穆克熱木·依米提
摘要:如今,隨著我國影視行業的快速發展,屏幕文字成為電視節目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頻道專業化的趨勢經過不斷探索,獲得了巨大的進步,節目和電視頻道的整體視覺系統都得到了重新的構建,已經形成為當今重要的屏幕文化,例如對于視覺表現功能的運用,經過屏幕文字的作用分析,經過編輯運用中的各類功能的規范,例如字幕的位置、字體的選擇等,成為為電視畫面增添魅力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屏幕文字;電視畫面編輯;規范性
電視節目作為一個聲音與畫面相結合的藝術表現形式,能夠帶給受眾視覺與聽覺的雙重刺激,而其中屏幕文字則屬于介乎兩種感官之間存在的符號,是對聽覺與視覺的外在記錄。屏幕文字的編輯工作作為電視節目畫面編輯的關鍵內容,除了要滿足最基本的可讀功能之外,現代電視節目編輯人員更需要重視起文字效果表現。因此,要對屏幕文字在電視畫面編輯中的規范性運用展開分析,以期能夠為電視節目的良好的發展奠定基礎。
一、屏幕文字在電視畫面中的表現作用
按照使用功能對屏幕文字進行分類,主要可分為說明類、介紹類、轉場類以及提示類文字,不同類型的屏幕文字在電視畫面中有著不同的表現作用。其一,說明類屏幕文字能夠通過文字的表意功能對電視畫面展開補充說明,有效彌補了觀眾對信息接收的局限;其二,介紹類屏幕文字能夠引導觀眾對節目內容有更為清晰地了解,同時能夠給觀眾留下思考空間;其三,轉場類屏幕文字能夠呈現出時間流逝、空間轉換的效果;其四,提示類屏幕文字能夠凸顯出節目內容中需要引起注意的重點,加深觀眾的印象。
二、在屏幕文字的編輯中要注意哪些方面
1.字體選擇適當
對于電視屏幕文字的字體運用要根據節目內容和觀眾視覺進行決定。我國的漢字字體繁多,既有古代的各種書法字體,又有現代的各種藝術字體,而不同的字體表現形式不盡相同,其中所蘊含的感情色彩也是有差異的。例如:行書行筆勁速、節奏輕快,楷書筆畫平直、豐滿秀麗,草書行云流水、筆畫奔放。因此在對于字體的選擇性上要考慮整體可觀性和觀眾的視覺接受性。
2.文字的修飾作用
對于文字的大小、形狀、陰影、亮度等都可以進行調整,大小要求較為靈活,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出選擇,過大則失去字體的靈氣,過小又顯得太單薄。因此電視編輯中屏幕文字的修飾要以節目的定位為方向,用適當的文字修飾加強屏幕文字的表達效果。
3.文字色彩選擇
屏幕文字的色彩選擇與運用具有一定的復雜性,選擇色彩時一定要適當,否則會影響畫面的整體效果。文字的色彩三要素主要是紅、綠、藍,在編輯過程中需要以三原色為基礎調制其他顏色,以達到屏幕文字的不同效果和作用。在制作過程中背景要使用清晰的畫面,這樣才能提高文字的可辨認度,但是屏幕文字沒有和背景完美融合,又會造成視覺沖突,影響觀眾注意力。
4.屏幕文字的應用
除了要貼合節目主題外,還要充分考慮字體的合理性。在通常情況下電視節目中的標題、標注、同期聲和滾動字幕等一般運用宋體或楷體:片頭字幕多使用書法與手寫等形式的藝術字:兒童片主要應用美術字體,以彰顯節目活潑可愛的特點。在選擇屏幕文字大小的過程中,一般選用36-42號字為宜。若是太大,則文字會占用過多的屏幕比例,顯得臃腫,不夠協調:若是字體過小,會給觀眾在觀看的過程中造成一定的困難。在確定字間距和行問距的時候,則要遵循字幕的左右邊距小于上下邊距、行距大于字間距的原則。通常情況下,字間距選擇1-1.5倍為宜,行間距則選擇1.5-2倍為宜。對于長篇文字在屏幕中滾動時,屏幕中所出現的行數不宜大于8行,每行顯示20字為宜。也就是說,屏幕中出現的總字數在160字左右最佳。
三、屏幕文字在電視畫面編輯中的規范性運用
1.對于電視節目的字幕編輯
編輯字幕時,要注意字體的大小等,要采用得當的處理方法,運用視覺符號要結合受眾的收視習慣、愛好等,選擇恰當的字體非常關鍵,不同的字體有著不同的藝術風格。例如黑體的厚重感、楷體的平和感、草書的飄逸感等,在使用的時候,運用標題字幕、同期聲字幕,能夠讓更多的字幕中的書法運用找到適合的呈現方式,將字幕加以科學編排,每行的字數進行精細化計算,還原字的細節,合理分配間距。將字幕的上下邊距等進行有效安排,將文字量加以更多的編輯。
2.保證字母和背景色彩搭配效果的和諧與統一
保證屏幕文字在電視畫面編輯中具有較好的規范性,就要保證字母和背景色彩搭配效果的和諧與統一。在電視畫面中,確定色彩也是一項關鍵的工作,選擇過程中要對頻道種類、節目風格、文字背景色等因素進行考慮,保證最終效果的和諧性。如今的電視頻道側重其品牌效果,欲完美地展現品牌效果則要注重電視頻道包裝的統一性。在確定好背景主色調的基礎上,字幕的搭配過程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要在其色調、明度、飽和度、對比度等方面進行綜合的運用,才能達到清晰的觀看效果。例如,背景色調為黑色時,字幕的顏色則要選擇相對鮮亮的顏色,增強其對比的效果,使畫面清晰,如白色、黃色等,在亮度上也要由強漸弱。結合實際的經驗,在兩個明度相近的顏色進行搭配,其文字的清晰度會有所下降。當下,屏幕的色調趨于艷麗、斑駁,所以在選擇字幕的過程中,也可以和當下的流行趨勢相結合,以達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3.確保字幕停留時間與節奏保持適度
電視畫面中屏幕文字的停留時間與節奏會對觀眾的節目觀感帶來直接影響,所以在編輯過程中一定要站在觀眾的角度去審視節目。通常來講,觀眾收看節目往往抱著一種放松的心態,所以此時畫面中出現的屏幕文字觀眾能夠很快閱讀,所以一般我們要保證畫面中人物、地點或事件的介紹字幕與畫面、聲音保持同步,避免給觀眾造成拖沓的感覺。此外,廣告、綜藝節目的字幕還需結合鏡頭的組合與移動、音樂節奏的快或是慢予以確定出入時間,并且要結合特技效果去設置出入的速度。通常來講,新聞或專題節目等電視節目的標題、整屏字幕以及同期聲會選擇“淡入淡出”的表現手法;文藝類電視節目則會選用三維特效的表現手法;少兒節目因為其風格特點,會選擇“旋轉”或是“飛入飛出”的效果。對于電視畫面中屏幕文字的停留時間并無硬性規定,需要結合字幕表達的實際內容與觀眾完全理解所需要的時間進行綜合考慮。通常來講,正常人1秒能夠閱讀約7個漢字,屏幕文字平均字數約為15個,因此可基本設定停留3—4秒時間。另外,個別欄目的受眾群體為中老年人,其可以適當延長停留的時間,促使目標受眾更好地接收字幕內容。
四、結論
屏幕文字在電視畫面編輯中的應用,主要就是從使用規范化的字體,保證字間距與大小具有合理性、保證字母和背景色彩搭配效果的和諧與統一、保證字幕的停留時間與節奏適中這幾個主要方面進行規范化的建設與完善。增強規范性有利于提升節目的層次,為電視節目的效果提供了保證,有利于促進電視行業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