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炳越
摘要:廣場舞已成為群眾文化建設中具有中國特色的靚麗風景線,給文化建設增添動力,有利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目標的早日實現。因此,必須重視廣場舞,提高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地位和作用,規范開展廣場舞,進而創新廣場舞藝術形式,才能充分發揮廣場舞的魅力和作用,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群眾文化建設。
關鍵詞:廣場舞;群眾文化;藝術特點
近年來,隨著群眾文化建設力度的加大,廣場舞已經成為了人們,尤其是中老年人群眾文化活動中一股時尚潮流。在晚飯過后,社區、廣場、公園等開闊場地幾乎成了廣場舞的天下,節奏感強的音樂加上一群興致勃勃的中老年人群使得原本空曠的場地瞬間變得充實起來。廣場舞的參與多是自發性,其舞步簡單、變化較少,對于初學者幾乎沒有門檻,同時參與廣場舞幾乎不需要成本,而這也是它之所以能夠吸引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參與其中的原因。在群眾文化建設中,如何能為群眾提供一種喜聞樂見的,并且能夠豐富其精神生活的文化形式,則成為當前社區管理工作的重點,而廣場舞無疑做到了這一點。因此,如何在發揮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則成為當前文化管理工作的重點。
一、廣場舞的藝術特點
廣場舞是近些年才應運而生的一個全新的文化娛樂項目,是由參與者自發組織的,在比較空曠的場地進行的簡單的舞蹈活動,意在調節人們的身心。廣場舞是近些年才應運而生的一個全新的文化娛樂項目,是由參與者自發組織的,在比較空曠的場地進行的簡單的舞蹈活動,意在調節人們的身心。廣場舞的開展比較隨意,人數不受限制、藝術形式也不受限制,常常是將多種藝術形式結合在一起,如民族舞與交誼舞相結合、腰鼓舞與健身操相結合等等。這就使得廣場舞具有潮流化、新穎化、舞蹈形式豐富等特點,貼近廣大人民群眾,能夠很自然的感染廣大人民群眾,使之參與其中,這對我國群眾文化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意義。廣場舞的舞步比較簡單,既可以娛樂健身,又可以益智健腦,尤其適合中老年人,也因此成為中老年群體中非常受歡迎的娛樂活動。通過廣場舞表演,可以使參與者獲得身心的愉悅感,而且也會給觀賞者一種賞心悅目、振奮精神的效果。
二、廣場舞對群眾文化建設的作用
1.促進群眾身心健康發展
廣場舞從形式上來看是一項簡單的運動項目,參與者通過反復的身體運動能夠有效地改善身體新陳代謝情況,提高身體機能。參與廣場舞的多是中老年女性,心腦血管疾病是威脅中老年人身體健康的一個主要因素,而通過經常跳廣場舞可以提高其身體代謝率,促進血液循環,從而改善身體情況,提高身體活力。此外,廣場舞伴隨著節奏感強的音樂,在音樂、舞蹈中,參與者的心理狀態能夠得到有效改善,以緩解身心疲勞,保持心情愉悅。
2.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群眾文化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對于大多數群眾,尤其是中老年群眾而言,過于藝術性,或者成本過高的文化形式內容難以對其產生足夠的吸引力,而廣場舞不僅學習成本低,參與形式也非常簡單,這就使得群眾的參與熱情被調動起來。近年來,隨著廣場舞活動的逐漸普及與發展,其規模也越來越大,甚至出現了一些專業性的廣場舞組織,而這大大改善了過去群眾文化形式單一,推廣困難等問題,使得社區群眾文化真正獲得了群眾的參與與支持。
3.為群眾文化交流提供載體
廣場舞并不是簡單的舞蹈、運動形式,它還是一個廣泛的群眾交流平臺。廣場舞的活動多是自發性的,而在參與與學習中,各個成員之間則可以根據跳舞內容建立有效的交流與溝通。在現代社會,隨著移動智能設備的普及,人與人之間的面對面交流逐漸減少,尤其是年輕人與中老年人之間的交流更是日漸匱乏,而通過跳廣場舞,這些大爺、大媽可以在同一團隊中與同齡人進行交流,以緩解老年人在脫離現代社會中產生的孤寂感,這對推動中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4.推動群眾文化的和諧構建
社區群眾文化建設是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一環,而廣場舞的普及與推廣則為群眾文化的和諧構建貢獻了力量。目前廣場舞已經成為一種非常受歡迎的娛樂形式,在參與中,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得到交融與溝通,這打破了現代社會人之間相對冷漠的人際關系,使得群眾文化建設更加賦予人性化。此外,社區在推動廣場舞文化建設中,也能夠利用其實現對社會風氣的構建,進而豐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內涵。
三、提高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地位
(一)規范開展廣場舞
由于廣場舞外放的音響還會造成擾民的情況,需要占用大量的公共區域,來有關廣場舞擾民與占地的矛盾越來越多,因此這就需要廣場舞這種文娛活動有待規范。首先,要從組織形式上面下手,目前我國的廣場舞沒有相關部門的引導,都是自由組織的,廣場舞活動經常會影響到其他人的正常生活,還不夠規范,這樣會對廣場舞的發展造成較大的影響。
(二)創新廣場舞藝術形式
目前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發,廣場舞雖然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還需要進一步的創新廣場舞的文化形式,通過創新廣場舞的藝術形式能夠充分的調動人們的積極性,能夠吸引更多的群眾參與到廣場舞中,因此必須要創新廣場舞的藝術形式,促進廣場舞的發展。
(三)政府部門加強重視
通過對廣場舞的發展態勢進行分析,能夠看出廣大群眾的運動需求和健身熱情比較強烈,這主要得益于政府健身工程的宣傳推進以及社會老齡化的日益嚴重。現如今,廣場舞已成為人民群眾的自主參與的健身行為,人們政府或街道的管理部門都無權管理,其流動性和隨意性比較大,但一旦發生集體性問題就很難進行及時解決。所以轄區負責人要加強廣場舞的管理和引導,通過有效措施加強健康運動的宣傳,使人民群眾能夠長期保持健身熱情。
(四)增加活動場地
廣場舞的活動地點大部分在居民小區附近,但長期以來有人反映廣場舞具有較大的噪音,嚴重影響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社會體育管理單位可對轄區內的文化廣場、公園空地以及閑置體育場館進行綜合調配,將場地、電源、飲水等各項服務措施提供給參與廣場舞的群眾,并將他們的運動范圍引導到專門的場地中。針對廣場舞中老年婦女較多的現狀,職能部門可以進行溝通協調,為老年人提供優惠月票或開行專線,從而確保廣場舞能夠健康發展,減少了對附近居民生活的影響與干擾。
總之,廣場舞作為新時期發展的產物,它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而不斷擴大發展。從廣場舞發展的情況來看,面向的是基層群眾,并基于簡單的舞步、廣泛的參與性和較強的靈活性等優點,受到了廣大人民的喜愛,并逐漸成為社區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但是在廣場舞文化發展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其在管理與規范中存在的問題。社區應該加強對廣場舞的積極引導,平衡廣場舞與其他文化活動形式,以及居民正常生活之間的關系,讓廣場舞真正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社區群眾文化形式。
參考文獻:
[1]劉瑩.廣場舞對社區群眾文化建設的積極作用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6(18):51.
[2]李玉紅.廣場舞對社區群眾文化建設的積極作用[J].東方企業文化,2014(0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