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立甲
摘 要:基于對路橋施工中鋼纖維混凝土施工技術應用的探討研究,本文主要從鋼纖維混凝土施工技術及其優勢,與將鋼纖維混凝土施工技術應用于路橋施工的有效策略這兩方面入手,希望能為路橋建設領域的發展貢獻微薄之力。
關鍵詞:路橋施工;鋼纖維混凝土;混凝土施工
引言: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飛速發展,我國路橋建設中的新技術也層出不窮,而鋼纖維混凝土施工技術作為最具代表性的技術之一,近幾年也憑借自身顯著的優勢,成為我國路橋工程關鍵性的檢測標準與核心技術手段。但現如今,社會發展對道路橋梁的要求還在不斷增高,若鋼纖維混凝土施工技術就此止步不前,那么道路橋梁作為滿足人民交通運輸需求的基礎設施,也就喪失了其應有的重要作用。因此,為使鋼纖維混凝土施工技術,能夠與未來一段時間路橋施工的技術要求相符,對其應用策略展開更深入的研究已勢在必行。
一、鋼纖維混凝土施工技術及其優勢
(一)鋼纖維混凝土技術的原理
鋼纖維混凝土簡單來講,即為將亂向分布的短鋼纖維摻入普通混凝土后,形成的新型多相復合材料,此時混凝土中的鋼纖維,能夠有效遏制混凝土在應用于工程建設后,出現的內部微裂縫或宏觀裂縫等問題,也能使混凝土抗拉、抗彎、抗沖擊以及抗疲勞的性能得到顯著改善。將鋼纖維混凝土應用于路橋施工,能使基礎力量得到更好的控制,且在初始受力的時候,水泥基礎材料與鋼纖維均為手里狀態,若此時道路橋梁出現裂縫,則承受荷載的主體就是鋼纖維,但如果路橋面的受力仍高于鋼纖維的極限標準,就會受損或嚴重變形。
(二)鋼纖維混凝土技術的優勢
1.提高路橋性能、節約成本
公路橋梁作為國家發展與社會運行的關鍵基礎,施工難度與施工要求是成正比的,尤其是部分路橋工程所處的地區,環境與地址條件都比較差,在工程跨度也非常大的情況下,工程結構也會更加復雜。而鋼纖維混凝土的有效應用,不僅能使橋墩和路基更加堅固,也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路橋工程的防御能力,同時由于使用鋼纖維混凝土材料建設的路橋整體重量有所下降,所以其安全性與耐用性會相應提升。另外,此技術對建筑單位在施工材料方面的成本節省也非常有利,從而盡可能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2.加強路面與橋面的整體質量
鋼纖維混凝土技術能夠有效提高路橋施工中樁的穿透能力與打擊速度,在將樁的錘擊工序合理縮短的基礎上,促進樁頂及樁尖力學性能的顯著提升,與此同時,鋼纖維混凝土材料還能增強樁頂與樁尖的抗沖擊韌性,使傳統方法易導致樁頂出現裂縫的問題得到有效規避,進一步全面提高公路橋梁工程施工的效率與質量。應用鋼纖維混凝土技術建設的公路橋梁工程,橋面與路面的抗凍與抗裂性能也更好,從而為人民群眾的出行提供更優質的體驗與感受。
二、將鋼纖維混凝土施工技術應用于路橋施工的有效策略
施工人員需從公路路面鋪裝、路橋結構、樁基礎以及邊坡與隧道等方面,來應用混凝土鋼纖維技術,且需在最大程度上保證施工的順利開展,及工程質量的整體達標。
(一)應用于路橋面的鋪裝
施工人員需在路面與橋面鋪裝的過程中,充分發揮鋼纖維混凝土的作用,從而為路橋面的舒適度提供更高程度的保證,并且確保其具備更強的耐久性與防開裂功能,與此同時,鋼纖維混凝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路橋的剛度與抗壓性,在橋面鋪裝厚度適當縮減的情況下,推動工程質量的全面提升。由于鋼纖維混凝土的強度較高,所以鋪裝時很難控制其平整度,此時施工人員就必須選擇合適的整平頭結構,并與鋼纖維混凝土技術結合使用,一方面提高路橋面的抗性,另一方面也能有效延長其使用壽命[1]。
(二)應用于公路結構的加固
以某市政公路工程為例,此工程相對來講規模與跨度較小,總長度為26.32km,要求質量與相關技術規范中的標準相符,同時由于此道路通車頻繁,所以還要求公路具備一定的美觀性。
此時施工設計人員與施工技術人員,就必須充分考慮到公路投入使用后可能會出現的裂縫等問題,尤其是車流量后續還會持續增加,所以必須要采取鋼纖維混凝土技術,對路橋結構進行加固處理,從而確保公路結構的強度與實際使用需求相符。另外,若想從根本上避免公路出現裂縫,施工人員可先檢查細節處有無缺陷,再通過對轉子噴射機的有效運用,將鋼纖維混凝土向需要處理的位置噴射,此過程中需將噴射范圍控制在5-20cm,從而盡可能提高公路的抗震能力,進一步使公路的整體結構更加堅固。
在傳統的公路施工中,都是使用剪切的方式進行修補,但速凝劑通常只能消除前期的開裂隱患,所以實用性其實并不是很強,而鋼纖維混凝土施工技術能夠與公路結構的具體情況相結合,使破損的問題得到有效處理,以提高公路結構的整體抗性。另外,施工人員也應適當加快施工速度,盡量減少鋼纖維混凝土由于施工速度過慢,而出現的硬化或凝結等問題,施工中也要定時噴霧,或者在澆筑或攤鋪時適當加水,避免水分過分蒸發而影響施工。
在應用剪切鋼纖維的時候,摻量通常控制在1%即可,且需要和適量的TS型速凝劑,與硫鋁酸鹽快硬水泥結合使用,如此能使公路在投入初期的抗裂性有效提升,施工人員還需對原本的混凝土表面,展開鑿毛處理或噴砂處理,從而保持新舊混凝土能真正融為一體。
(三)應用于樁基礎性能的增強
若想全面增強路橋工程中樁基礎的性能,施工人員就必須做到對鋼纖維混凝土材料的合理使用,如此也能使實際破樁過程中樁頂受損嚴重的問題得到有效緩解,從而將樁基礎受力受到的影響降到最低;鋼纖維混凝土技術也有利于增強樁尖入土能力,從而改變樁基礎打擊速度與質量。在鋼纖維混凝土技術實施的時候,施工人員盡量不要選擇全斷面整體澆筑的方法,這種方法對人力及財力的消耗極大,只適用于特殊情況。
與此同時,工程在前期方案設計的階段,有關部門與設計人員就應考慮到成本問題,通常情況下,路橋施工中應用的樁基,仍可采取傳統的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或非預應力鋼筋混凝土來制作,如此既不會影響路橋整體強度,也能在使施工成本得到合理控制的同時,提高施工質量。
(四)應用于路橋隧道襯砌
隧道施工在路橋工程施工中其實非常常見,在應用鋼纖維混凝土技術時,卻極易由于轉子噴射機對施工人員技術水平要求較高,而導致其無法充分發揮應有的效果,因此,建筑部門對施工隊伍的選擇非常重要,這也鋼纖維混凝土技術應用后,隧道整體結構強度有所提升,以及規避漏水問題的關鍵基礎。由于隧道施工時的地質條件都比較差,例如邊坡巖石節理裂隙發育地段等,此時支護部分使用普通的混凝土即可,然后再使用轉子噴射機來實現強化,此時施工人員也可使用轉子噴射機,噴射所有的截面部分,從而達成支護與強化目的。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與普通混凝土技術相比較來講,鋼纖維混凝土技術的優勢十分顯著,這也是其能在我國路橋工程施工中得到廣泛推廣與應用的重要原因,此時為確保其能發揮更好的效果,建筑部門與施工人員都要注重傳統設計觀念與施工觀念的轉變,在全面掌握鋼纖維混凝土中新材料、新技術及新科技的基礎上,促進路橋工程整體質量的真正提升。尤其是在新時代、新形勢的影響下,國家與社會各界除路橋質量外,也更加關注路橋施工的長遠性發展,而以鋼纖維混凝土為例的技術,不僅能為人民提供更多便利,也是增強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前提,因此,值得展開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王立生, 陳川峰. 試析路橋施工中鋼纖維混凝土施工技術應用[J]. 江西建材, 2015, 000(007):212-21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