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山
摘 要:輸配電工程和用電工程,一個是供給系統組成一個是消耗系統組成,只有供給和消耗匹配,才能確保供電產生的環境壓力處在合理范圍之內。因為現階段我國仍然是以燃煤發電為主。每發一度電會產生千余克CO2,再者實現供電和用電平衡也能培養用電單位節電意識,使得電能得到充分利用。最終將反饋到電力企業,使其得到巨大的利益。本論文針對當前輸配電和用電工程存在問題予以討論,對二者未來予以展望,給出相應的改善意見。
關鍵詞:輸配電;用電工程;行業發展
引言:
從輸配電以及用電現狀來看,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快速地區比如北上廣等存在輸配電落后情況,而經濟發展落后地區卻存在巨大窩電現象。簡而言之從全國范圍來看輸配電和用電存在很大的不均衡。另外,和先進國家采用的直流供電不同,我國采用交流供電,其會因為線纜電阻而產生電能損耗,無疑中增加了供電成本。解決這些問題,將對我國經濟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1現階段的輸配電和用電存在的問題
1.1吃不飽和吃不了同時存在
南方地區電能供應不足,北方卻因為經濟落后電能得不到充分利用而出現窩電。導致這一現象除了和經濟發展速度有關之外,還和我國目前發電現狀有顯著關聯。比如燃煤發電主要存在北方,因為燃煤發電產生余熱可以供暖,可以提升煤炭的使用效率。南方無需采暖,用燃煤發電顯然不符合當地條件。南方水資源豐富,用水力發電顯然更合理。另外南北方發電手段來看,顯然北方更具優勢,其存在風力發電、光伏等等形式。加上北方經濟發展落后電能消耗低,導致窩電。這便是所謂的吃不飽和吃不了。
1.2交流電增加了電能消耗
直流電輸送和交流電輸送二者存在很大差異,主要是前者不僅耗能低而且可以降低線纜橫截面積等同于降低線纜成本。然而目前我國城市供電還是交流電,其會因為線纜存在的電阻而導致大量的電能消耗,這種消耗隨著線纜距離增大而越發明顯。另外直流電輸送不需要兩側交流系統同步,而交流電輸送時則必須保證兩側交流系統同步,但是實際上因為各種因素影響很難做到同步,只能利用繁雜的系統來予以補償,這無形中增加了供電不穩定性和供電成本。
1.3電網設計落后地區電網設計需要根據地區經濟發展狀況,進一步說要根據當地具體用電企業的數量和用電規模來設計電網,但是現階段電網設計還沒有實現數據化管理,往往導致輸配電和用電存在不對稱,大多數情況是電網不能滿足用電需求,增加了電網運行的不穩定性。其實,電網設計落后是“吃不飽”“吃不了”以及交流配電成本增加的根本因素。也是我國輸配電工程和用電工程不能有效對接的根本因素。
2輸配電和用電工程未來發展方向
(1)當下追求輸配電穩定性是確保用電企業實現安全生產的關鍵。這種要求必然也對未來的輸配電以及用電工程產生影響。即追求電網可靠性將是供電企業常抓不懈的常態工作之一。(2)解決供電窩電和用電企業缺電,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供電企業的主要工作。該工作有賴于智能電網的建設,能夠使得過多電能在智能設備控制下,通過線纜不斷地注入到缺電地區,在更大范圍內實現用電平衡。第三,針對直流配電的各種優勢,直流配電的研究將越來越趨于成熟,對交流配電進行改革也必然會提上日程。第四,我國關于直流配電方面的人才將會得到更大力度培養。
3改善我國輸配電和用電工程效果建議
3.1統一電網是消除窩電的關鍵
窩電嚴重地影響了我國南北地區經濟,因此消除窩電不僅可以增加供電企業的盈利,還能促使南方地區更快發展,實現南北地區的供需對接。就目前的電網情況來看,主要是兩個地區電網參數不同,導致電能不能有效流通。比如北方電網普遍老化,而且同屬北方的不同城市間的線纜橫截面積不同,這會造成電能在流通過程中發生損耗,這種損耗在千里迢迢的南北對接間已經超過了提供電能所能獲得利益。如此只有統一電網,從線纜的電壓、電流、電阻等方面予以合理設置,確保北方電能在向南方地區轉移時產生最小的損耗。當然,這有賴于智能電網的建設。該種電網集合了先進的遙感、測量以及遙控等技術,可以實現不同地區間電能互通。
3.2直流電和交流電配送
現階段在局部地區實現了直流配電,然而在全國范圍內直流配電實現要觸動太多的設備、硬件以及線纜布局,所以在未來一段時間之內只能存在直流配電和交流配電同時存在的情況。這便是多電壓等級構成的多層次環狀電網,其交流直流混聯,具體是通過規范的統一接口來實現混聯。不過,這種直流交流混聯會對電網造成一定程度負面影響,主要體現在電網穩定性不足,故此需要專業人才介入。即直交流配電網的實現最終還要著落在人才的培養上。當然如果通過研發,能夠推出一種更為先進的線纜,降低交流配電的損耗同時線纜還能擁有較高的使用年限,這也不失為一種解決方案。
3.3加強技術人才培養
培訓作為有效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和專業質量的手段,在企業開發過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輸電和配電過程中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對電力公司不同管理部門的職員進行定期的教育、培訓,可以解決職員在工作中面臨的問題以及挑戰,通過最新的國內外技術培訓,解決一些業務上的問題。同時還可以讓工作人員掌握最新的技術設備。在此基礎之上,電力公司還可以與大學簽訂人才培養協定,通過合作的大學培養適合電力建設的技術人員,而沒有在大學接受培訓的人才不予以錄用。在輸配電以及用電工程標準化建設的過程中,只有在有具有高專業水平和綜合質量的團隊的情況下,才能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解決問題,進一步向標準化方向邁進。
結束語:
輸配電工程和用電工程二者關乎到了電能合理利用,直接影響到地區經濟發展。現階段影響二者的主要因素有電網因素、人才因素。電網因為存在電壓、電流、電阻以及橫截面差異,導致南北電網對接困難造成了窩電。另外供電企業因為缺乏人才導致電網設計不合理,導致當地供電和用電矛盾突出,這種矛盾普遍存在于全國范圍內,且形成了南北方用電的差異。這兩種因素中人才因素是關鍵因素,故此培養人才在輸配電以及用電工程發展當中占據非常重要地位。
參考文獻:
[1]吳海方,張健.關于輸配電及用電工程標準化建設的幾點建議[J].科技與企業,2015,(24):72.
[2]李娟,孫百佳,夏弢.關于輸配電及用電工程的標準化與跨越式發展[J].科技風,2012,(19):138.
[3]賀新宇.淺析我國輸配電及用電工程現代化模式的發展歷程[J].科技創新導報,2014(21):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