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勇生 高榮安 李響
摘 要:地下管線是城市重要基礎設施,管理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本文針對目前城市地下管線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了問題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地下管線;管理;問題;對策
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的加快,城市地下管線的規模不斷擴大,市政管線的復雜程度也越來越大,同時也暴露出基本情況不清、事故頻發、安全隱患突出、道路挖掘頻繁、地下管線空間資源緊張、應急防災能力薄弱等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城市運行秩序,而且勞動力以及物力的浪費十分嚴重,地下管線管理形勢嚴峻,因此對于市政管線的綜合規劃急需加強,這就,意味著城市管理也需要越來越正規化。如何更好的對市政管線進行全面的綜合的規劃是現階段我國城市道路建設面對的首要問題。
一、存在問題及原因
一是缺乏統一管理,無法實現資源共享。地下管線建設主要有供水、雨水、污水、電力、弱電、燃氣等,涉及住建、電力、通信、燃氣、熱力等管理部門或企業。在城市地下管線的規劃、設計、建設及維護過程中缺乏統一的指導,往往各行其是,在工程建設和地下管線鋪設施工中經常出現挖斷管線、重復開挖的現象,造成了停水、停電和通訊中斷等事故,影響了城市生產和居民的生活,同時還造成資金重復投入浪費。
地下管線缺乏管理的重要原因,就是沒有將地下管線工程建設真正納入城市建設集中統一規劃管理的軌道上來。目前各城市管線規劃、建設、管理大體上仍是按行業各自管理,各部門所形成的管線檔案則基本上都由自己管理,檔案多頭保管的現象比較普遍,地下管線產權單位各自為政,各自保管,這種分散保管不能實現檔案信息資源的共享。同時多數地區未建立一個管理體制來協調各管線產權單位的關系,不能達到地下管線管理步調一致,形成共識,統一管理,出現“九龍治水,治不好水”的局面[1][2]。
二是管網規劃不健全,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目前,大多數城市,特別是中小城市尚未編制專業地下管線建設規劃,尤其老城區建設地下管線時,大多數區域并未編制過專業的規劃,更沒有對統一的地下管網規劃進行指導,導致各個部門地下管線建設時經常出現管線交叉或相互打架的現象,管網建設缺乏全局性和前瞻性,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3][4]。比如我市在新城區道路建設中配套建設各類地下管線,有效減少了“二次開挖”。其中,東城區及孟子湖新區建成道路30公里,分別建成雨水、污水管道60余公里,排水管網基本全覆蓋,且實現了雨污分流;但老城區排水管道大多數為雨污合流管線,短時強降雨往往會造成城市內澇,雨、污管道亟需分流建設。
三是建設資金緊缺,舊城改造難度大。老城區道路路網復雜,密集性大,基礎設施不完善,給老城區地下管網建設改造帶來了很大難度。而建成1公里地下綜合管廊估算總投資約0.8-1億元。盡管可以申請中央資金補助,但仍需大量地方配套資金,投資額巨大,緊缺的財政難以解決地下綜合管網建設資金[5]。另一方面,老城區改造難度大,涉及棚戶區拆遷、改造等任務,實施難度大,房屋征收量大,涉及老百姓的各種利益,非一朝一夕能夠實現,因此老城區地下管線改造難度更大。
四是地下管線管理手段落后,不能滿足工作需要。目前由于各單位普遍采用人工方式進行管理,甚至一些管線權屬單位沒有專門的管線檔案管理人員,而且過去的紙質圖紙數據難以入庫,綜合信息交換性差、通用性差。且與現有的電子數據標準或格式也不統一,即使進入計算機管理系統,也無法進行良好的銜接[6]。這些問題的存在,往往會造成停氣、停水、停暖、通信、停電、污水外溢、煤氣泄漏等嚴重事故,影響社會安定。
二、對策及建議
1.加強法規建設,完善管線的法治化管理。將地下管線管理列入地方性法規立法的計劃,制定適合當時實際的《城市地下管線管理辦法》,進一步整合細化部門、企業職責,推進地下管線在規劃建設、運行維護、應急防災、信息共享、智能管理等方面健康良性的發展[7]。
2.進行頂層設計,優化綜合協調機制。從國家層面進行頂層設計,理順地下管線管理體制機制,明確各級政府和各部門管理職責,建立跨區域跨部門的協調管理機制。在此基礎上,加快地下管線規劃編制工作,強化管線工程監督管理,推進城市地下管線管理的協調發展。
3.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打造智慧網絡體系。各個城市要深入進行次地下綜合管線數據的全面普查,摸清各種地下管線的空間分布、使用壽命、負荷運行等屬性信息,建立標準統一的綜合管線數據庫[8]。同時借助新一代的物聯網、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將管線信息數據作為一個整體加以規劃建設,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打造統一的地下管線協同管理信息系統,提高地下管線管理系統在日常管理、科學決策、安全監測、應急預警等方面的能力。鄒城市在濟寧各縣市區于2015年率先啟動城市地下管線普查及信息管理建設,2016年底組織了專家驗收,普查成果摸清了地下管線情況,為新建道路及配套工程的施工提供了支持。
4.創新管理模式,穩步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鑒于綜合管廊具有節約土地、運行安全、維護方便等優點,建議有條件地區優先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結合新城區建設、老城區改造和道路大修,特別是在軌道交通建設過程中,統籌考慮設置管廊設施更可大大降低管廊建設的成本[9]。同時通過制定合理的管廊管理和使用辦法,積極鼓勵社會民營資本參與運營建設,提高地下管網的建設和運行效率,為地下管線及智慧城市的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發揮其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趙澤生,劉曉麗. 城市地下管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對策. 城市問題[J]. 2013年第12期.
[2]譚蘭芳. 地下管線管理條例頒布,地下管線管理走出困局[J]. 城建檔案,2010年01期.
[3]杜永保. 徐州市煤氣地下管線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 上海煤氣,2001年04期.
[4]陳沛. 解決中小城市地下管線管理系統建立的困難[J]. ?城建檔案,2010年09期.
[5]張顏. 地下管線管理工作中的責任歸屬[J]. 中國檔案,2002年02期.
[6]戴紅. 加強地下管線管理,把握城市運行命脈[J]. ?工程建設與檔案,2005年05期.
[7]王淑清,李曉萍,劉紅英. 中小城市地下管線管理系統的建立與維護[J]. 內江科技,2008年1期.
[8]徐素華. 地下管線管理工作中的責任歸屬[J]. 江蘇建筑,2008年02期.
[9]陶玉,陳榮紅. 城市地下管線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城建檔案,2008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