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慶炮
摘 要: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直接影響到我國農業水平。當前時代,人們的經濟有了極大程度的提升,對物質方面的要求也在同步增長。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農業發展亟需加大農業科技研究力度,引入足夠的資金,保證農業產品的產量以及品質。農業在國家現代化發展過程中,應該從國家角度出發,思考農業技術優化以及推廣,從而提升我國農業發展水平。農業新科技普及就要抓示范,建基地,推廣普及增產增效的新品種,努力培育出一批適應新技術,適應新農村建設的新型農民,從而引導農民學技術,用技術,依靠科技致富,進而提升農村產物的科技含量,加快農業生產的發展速度。要想實現增產增效,就需要采取合理的施肥方法,從而使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快速發展。本文就通過新技術推廣的必要性、如何快速高效地推廣新技術以及具體措施進行具體分析。
關鍵詞:農業技術推廣;途徑
引言 ?農業產業是我國支柱產業,直接影響著民生。在現代化發展階段,農業行業應該根據未來社會發展趨勢及時調整工作重心,根據當前經濟形態完善農業經濟制度,結合現代科技優化農業技術,這對我國農業發展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但是農業技術推廣階段卻存在極大的問題。首先我國貧富差距較大,導致部分農村勞動力向城市遷徙,這樣就會出現農田無人耕的情況。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展,產業結構出現了較大程度的變動,以往農業發展模式,已經難以適應當時形勢,無法滿足廣大群眾的需求,當地很多政府在發展過程中,并沒能根據當前社會發展形態以及國家對農業設定的政策做好引導工作,這樣無疑嚴重影響了農業行業的發展速度。
一.我國農業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
1.受體接收效率低下
在當前的農業生產過程中,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年輕人大多數選擇外出務工,從事農業生產的的農民大部分年齡偏大,這類人群的文化水平相對較低,思想觀念陳舊,學習能力較弱。在對這部分農業人員進行技術推廣時,往往會遇到兩方面的問題,一是這部分人由于觀念陳舊,思想保守,不愿接受新鮮事物,對于推廣的技術難以接受甚至是不愿接受;二是這部分人的學習能力不夠,對于推廣的技術學習起來很吃力,難以理解和運用。
2.推廣體系不完善
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是為了讓農民及相關經營主體更好地掌握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屬公益性工作,這也就決定了我國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需由政府統一安排,所需的資源和資金由政府統一調配,層層傳遞進行落實。但相關機構在設置方面還存在合理性不足問題,省市級存在職能交叉,內容重復,多頭管理現象,而縣級及鄉鎮則存在銜接不緊,力量不足,難以發揮作用問題。對推廣工作需要達到的效果沒有做明確要求,相應激勵及考核機制欠缺。
3.推廣人員專業素質不高
這里的專業素質指的是專業的農業技術知識和專業的推廣能力。目前我國從事農業技術推廣的人員主要是三類:一類是專業的技術人員,這類技術人員具備專業的農業技術知識,但是沒有推廣經驗和推廣技巧;第二類是專業的推廣人員,這類人員知道怎么進行推廣,但是缺乏專業的農業技術知識,在推廣中遇到專業問題無法解決;第三類是從其他崗位轉化過來的非專業人員,這個最常見的就是有社區或者是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兼職進行推廣,這就使得推廣效率低下。
二.農業技術推廣問題的相關建議
1.加強農業技術推廣隊伍的建設
一方面需要培養具備專業技能的推廣人員,在進行人事招聘時,可以在社會公開選拔具有農業生產經驗及專業技能的人才,當地政府也可以利用相關的人才培養計劃,吸引高校農業類的專業人才加入到推廣隊伍中來。另一方面需要建立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把推廣農業技術的效率和成果作為考核推廣人員業績的依據,從而影響到推廣人員的獎金薪酬和職位晉升,極大調動推廣人員的積極性,使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積極從事推廣工作,并主動學習相關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質,同時也能激發推廣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2.加大資金投入,完善推廣體系
各級政府要意識到先進農業技術推廣及應用在實現鄉村振興中的重要性,加對農業技術推廣資金的投入,大力完善推廣體系。進一步明確推廣目的和推廣對象,針對不同的推廣對象研究不同的推廣方法。農業技術推廣部門要對所負責推廣的技術及相關內容進行跟蹤反饋,對農業技術的使用效率和效果進行跟進,做好記錄,適時進行改良及二次推廣。
3.創新農業技術推廣方式
針對各地的不同特點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方式進行推廣。一是在推廣前對推廣地區進行實地考察,對該地農業生產條件進行詳細地了解,以匹配相適應的農業技術。二是在進行農業技術推廣時,可以根據各地的特殊情況進行適當調整,如之前匹配的種子和化肥,但是該地的土壤不適合用此種化肥的情況下,可以在不改變種子使用的情況下調整化肥的使用,從而使農業技術的推廣和地方特點相適應。
4.推行政府長效領導
隨著農業發展不斷壯大與完善,切實保障“三農”問題有利于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這就需要充分發揮政府部門的職能作用,不僅需要增加農業科技投入資金,而且要創新農業建設服務,建立完善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農業生產在實際發展過程中,應當秉持地方政府的建設理念,構建新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和公益性機構,加強領導階層的執行能力,嚴格履行公益性職能對農業發展的長效作用。政府機構應該著力于發展以鄉鎮層面為核心的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并給予充足的資金支持和指導意見,進而完善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的服務標準,從而促進科技創新農業發展。
5.優化農業服務體制
加強農業技術推廣是實現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目標,因此應當創新發展農業服務體制改革,不斷推行公益性服務職能對農業發展的積極作用。農業技術推廣是建立在以城鄉公共服務階段為同等化建設目標的基礎上,優化農業服務體制,旨在提高農業技術推廣的服務質量,同時推動以縣市和鄉鎮為核心的農業服務機構,從而實現一體化的公益服務模式。為了有效推動農業技術服務機制的創新改革,不僅需要借鑒先進生產經驗而采用較為成熟的推廣模式,還需要在政府部門的協調領導下構建公益性服務機制,這有利于給農業發展賦予充足的活力,并保障專項資金的規劃使用。
結束語:隨著科學水平的提升,農業工作人員需要加大農業技術的研究,引入資金,國家也應該發揮引導作用,制定農業照顧政策,吸引外資企業、民營企業、個人單位參與其中,還應該擴大農業宣傳范圍、了解以往農業結構存在的不合理之處,優化農業結構、豐富功能,從現代角度出發,思考農業技術,加快我國農業發展速度。農業生產水平的提高是經濟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礎,而農業生產水平的提高需要依賴于先進農業技術的推廣與使用。我國目前的農業技術推廣面臨著許多問題,因此,在進行農業技術推廣時需要加大資金投入,創新方式,建立專業的推廣隊伍,不斷提高推廣效率。
參考文獻:
[1]羅長學.我國農業技術推廣的現狀及改善對策[J].農技服務.2017(23):208.
[2]楊開友.淺談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家參謀.2018(07):2.
[3]劉玉蓮.加強我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的對策[J].南方農機.2018(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