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加興
摘 要:煤礦井下作業環境復雜,很多煤礦開采難度很大,也難以全面確保作業安全。在安全管理中,礦井通風是影響安全的重要因素,也是管理中的重點,很多安全問題都是由于通風不良引起。要提高通風質量,就要加強通風設計工作。基于工作實踐,本文探討煤礦礦井通風設計,旨在提高通風設計科學性、通風有效性、作業安全性。
關鍵詞:礦井通風;通風系統;設計
引言
煤礦井下作業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容易出現各類安全問題。而通風是影響安全水平的重要因素,良好的通風可以有效減少各類有害氣體、危險氣體積聚。現如今,煤礦安全生產已經引起廣泛關注,雖然機械化水平提升,人力不再是煤礦生產主力,但依然會面臨很多安全問題,需要引起重視,注意通風安全。
1礦井通風技術概況
根據煤礦發展情況,當前主要應用的井下通風技術有:
1.1礦井通風系統
主要涉及通風方式、方法以及通風網絡建設,這些部分構成了通風系統。實際應用中,可利用現代計算機技術實現對通風系統的整體網絡化控制;可以根據實際空氣情況適時調整通風量,進而保證空氣質量水平。當出現井下火災等安全問題時,系統會發出相應的報警,之后計算機會計算事故現場的CO濃度等獲得必要信息,再根據這些信息調整井下通風口、送風量,有效減少損失,保障作業人員安全。
1.2多風機多級機站
現如今礦井通風技術正在不斷走向成熟,很多節能技術也在嘗試應用其中,一些技術展示出良好的應用效果,獲得大力推廣。調控系統對確保作業環境安全有重要意義。其中,多風機多級機站不止總功耗低,并且在有效風量上也有很大優勢,具備良好的節能效果。
2通風系統分類
按照當前煤礦中設置的通風系統數量,可分為集中通風、分區通風兩種。前者是整個礦井使用一個統一的通風系統,通常在一些礦體走向相對較短、煤炭埋深淺、分布集中并且漏風情況少的煤礦中;也可以用于可以建設成為并聯回風系統的礦井,這些礦井煤炭分布分散、走向長,不過各段、采區有空間、條件進行回風井開挖,安獨立風機的礦井。而分區通風系統則適用于一個礦區有多個區域的復雜礦區或者礦山,在每個區域單獨設進風、出風口,可以提升采區通風效果。另外也可以按照通風方式進行區分,當前通風系統采取的通風方式有單翼對角、中央對角以及分區通風等。
3通風布置方式
根據當前技術發展情況,有多種布置方式可供選擇:
(1)將進、回風都設在礦井中間,稱為中央式通風。實際應用中可以按照實際情況進一步選擇并列式、分列式布置,參考依據為進、回風井位置。并列式通常可用在一些有較大埋深、傾角,并且瓦斯危害較小的煤礦礦井;而分列式一般適合在埋深淺、傾角小并且受瓦斯危害嚴重的一些煤礦中。
(2)對角式通風,通常是進、回風設在礦井兩翼位置。實際應用中,按照進風井實際位置上的差異,又有單翼、兩翼、分區三種對角方式。
(3)分區域式通風,一般在一些礦區大、瓦斯嚴重的礦井使用,需要在每個礦區生產區均設置進、回風井,每個區域設置獨立的通風系統。
(4)混合式通風,采用了多種通風方式,是一種組合式通風布置方式。混合式雖然所用方法多,但組合靈活,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一般用于環境條件復雜,產量高且會嚴重受到瓦斯影響的大礦井。
4礦井通風優化設計
基于實踐以及相關研究,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嘗試優化通風設計:
4.1優化改造方案
煤礦礦井環境復雜多變,通風系統會嚴重影響作業安全性,本身也有很高的技術難度,需要考慮的內容較多。實際工作中,需要深入了解礦井情況,結合企業實際條件,制定可行的通風改造方案,確保通風效果符合預期,提高生產安全。不同礦井、甚至同一礦井的不同區域情況都可能有很大差異,隨著生產作業推進,情況也會發生相應變化。進行通風系統改造,必須注意到這一情況,因地制宜,結合實際。工作中,必須了解實際地質條件、具體的采區布置情況、礦井內部的通風阻力分布情況、瓦斯涌出量等,要結合現有的通風井巷以及相應的通風設備,礦井生產情況以及今后發展規劃做出合理的改造方案,提高通風系統設計科學性、有效性。
4.2通風模式
礦井通風需要使用通風機,實際工作中,可以根據通風機的布置方式將通風系統分類。基于當前技術應用情況,常見類型有抽出、壓入、抽壓混合式。要結合煤礦采深、瓦斯量、煤質情況合理選擇。當前,受機械化發展影響,國內普遍采用機械化的抽出式通風。
4.3調整通風量
井下環境復雜,難免有通風量需求上的差異;不同工作內容、工作周期等也需要相應的通風量配合,需要調控好不同井下區域的通風量。例如,隨著開采作業不斷提高采深以及開采強度,風阻會隨之上升,而以往的通風設備很可能工作性能捉襟見肘,需要進一步改造礦井通風系統,使之與實際需要相適應。如果有必要,也需要設置一些輔助通風裝置,保證空氣供應質量。
4.4保證通風結構可靠
當前煤炭依然有很高需求,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對煤炭的需求也有上升的趨勢。我國西北地區是主要的煤礦產區,多山區,地勢起伏。在此環境下,僅僅依靠自然通風無法滿足采煤通風要求,因此要進行機械通風。實際工作中,需要注意通風設備安裝位置選擇,確保通風設備可以發揮應有的通風效果。現代科學技術不斷發展,也促進了通風設備、技術進步,應在設計中嘗試一些新思路,應用一些有可行性的新設備,平時加強對這方面的關注度,逐步提高設計能力以及整體設計質量。要注意新理念、技術可能帶來的效果不符合預期、技術不穩定等問題,做好權衡,提升系統穩定性。另外,也要注意通風設計應方便維護檢修,便于及時發現并處理問題。
4.5加強技術管理
在設計通風系統時,要先進行礦井通風量計算,獲取礦井內部情況相關數據信息,提高設計科學性。要保證選用的通風設備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在使用過程中,定期做好運行工況檢查工作,做好維護,保證設備正常運轉。要適時更新通風設備,落后設備及時淘汰,使用時間長、故障多發的設備及時換新。設計、系統維護人員要加強技術培訓,與時俱進,掌握現代技術,提高設計、維護現代化水平。
結語
煤礦生產會產生一些瓦斯、粉塵,長期在這樣的環境內工作會帶來職業病問題,影響作業人員健康,也可能出現瓦斯爆炸等事故。良好的通風是減少這些有害氣體、礦塵危害、提高空氣質量的有效且必要的措施。為了提升井下作業環境安全性,必須重視并做好井下通風設計。
參考文獻:
[1] 徐旭.試論煤礦礦井通風安全信息系統的優化[J].低碳世界,2019(7):132-133.
[2] 任增玉.礦井通風技術及通風系統優化設計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9,(12):36.
[3] 頡占勝.關于煤礦礦井通風技術管理的思考[J].技術與市場,2019,(4):48.
[4] 張英.龍門煤礦礦井通風系統的優化設計探討[J].科協論壇(下半月),2019,05: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