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慶東 王遵萍
摘 要:研究顯示,2007—2016年間全國666個建制市中有84座城市出現了收縮,占比12.1%。僅以2014—2017年間城區常住人口變化情況看,就有22個城市人口連續三年下降,東三省占比73%,黑龍江有6個、吉林和遼寧各5個。如今,都市圈、城市群戰略成發展重點,很多一二線城市開啟“搶人大戰”,一些人口凈流出的三四線城市陷入收縮的可能性或將增加。
鶴崗是典型的資源型城市,是黑龍江省四大煤城之一,盛產優質動力煤、化工煤,煤炭產業過去一直是鶴崗產業結構的主體。但隨著近年來我國能源結構轉型升級,淘汰落后產能,以及煤炭產業“黃金十年”的結束,鶴崗這座因煤而興的城市如今已輝煌不再。鶴崗于2011年正式被列入全國第三批資源枯竭型城市,在《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年)》中,被列為衰退型城市。本文立足鶴崗自身實際探索城市轉型發展之路。
關鍵詞:城市;收縮;發展
1、收縮型城市特征和類型
1.1收縮型城市特征
一是持續人口減少,最直觀的變化就是人口變化。隨著城市化率不斷提高,人口從鄉村流向城鎮,從小城市流向大中型城市,從欠發達地區流向發達地區,這是必然的也被大多數學者所認可的規律。二是第三產業占比低。此外,也有學者提出,收縮型城市還普遍存在著工資水平低和老齡化程度高的特點。
1.2收縮型城市的類型
收縮型城市一般分為以下四個類型,
(1)資源枯竭型城市
因資源而生、同樣因資源枯竭而衰退,典型城市如、甘肅玉門、黑龍江雞西、鶴崗等。
(2)產業變遷調整型城市
這類城市無法適應產業轉型升級的變化,導致產業衰退和人口外流。如黑龍江大慶,隨著石油、油氣產業衰退而收縮。
(3)地理位置偏遠型城市
這類城市既不是交通樞紐,又遠離大城市,本身有缺乏資源支撐,對人口缺乏吸引力。比如:內蒙古呼倫貝爾,四川巴中等。
(4)被動虹吸型城市
由于大城市對周邊城市存在虹吸現象,使得周邊中小城市的人口不斷涌向大城市。如北京周邊的高碑店。
鶴崗屬于資源收縮型城市,同時地理位置偏遠,煤炭資源面臨枯竭,在沒有其他產業強力支撐經濟的情況下,人口呈外流趨勢。
2、收縮型城市的轉型發展策略
2.1正視現實、調整規劃思路和策略
要認清“收縮型城市”并不是貶義詞,城市收縮是國家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和城市自身發展階段的必然結果,是不可逆的。我們要接受現實,政策制定者、城市管理者應該適當調整城市化戰略,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學會做“收縮”的規劃。在規劃上實現“精明收縮“,要善于做小、做精、做出高質量。
2.2分類引導產業布局,大力發展新興產業
2.2.1石墨產業
鶴崗石墨資源富集,已探明儲量達17.31億噸,占全國儲量的三分之一。平均地質品位10.2%,具有儲量大、品位高、品質好、采選易、應用廣等優勢,是世界最大的天然石墨礦區之一。在鶴崗煤炭儲量即將枯竭的情況下,做大做強石墨產業對于培育新發展動能、推進資源型城市轉型、建設工業強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鶴崗確定了新能源、石墨烯、密封散熱、超硬和冶金耐火材料等五大產業鏈。力爭到2030年,把鶴崗建成中國石墨行業最重要的產業集群地和千億級的中國石墨城。
目前鶴崗市有蘿北縣海達石墨有限公司、蘿北奧星新材料有限公司、黑龍江省華升石墨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國信通科技訊息產業有限公司等四家石墨產業企業。已經開工建設的有海達石墨、國潤能源集團20億Wh高端鋰電池PACK產業等項目等,相信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的石墨相關企業落戶鶴崗。
2.2.2生態農業
鶴崗市地處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市域內共有耕地面積833萬畝,糧食產量穩定在90億斤,現有綠色、有機種植面積142萬畝,現代生態農業初具規模。但還應在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1)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堅持“優、特、精”發展戰略。
(2)堅持以整合提升綠色食品產業為重點,構建農業產業化生產體系。
(3)堅持以發展“互聯網+農業”為載體,助推農業現代化快速發展。
2.2.3旅游康養
鶴崗市擁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和豐富的人文景觀,擁有大界江、大森林、大冰雪、大濕地、大農業、大礦山、大石林,原生態保存良好,極具旅游發展潛力。
鶴崗市實施了棚戶區改造工程,建設了大量住宅,加之人口逐年減少,出現過剩趨勢??梢园l揮房價低、環境美的優勢,發展居家養老產業。
2.3加大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提升整體環境質量
鶴崗市地理位置不佳,對外交通不暢一直是制約發展的短板,隨著佳鶴快速鐵路的開工建設和鶴崗支線機場被列入全省2020年百大項目計劃重點推進,對外交通將更為順暢。鶴崗內部交通也再不斷完善中,“五縱七橫”路網格局即將成型。水電熱等基礎設施也在不斷加大投入力度,不斷完善中。近年來實施了“藍天保衛戰”、“城市雙修”等工程,城市綜合環境質量不斷提升,呈現出“天藍水碧、四野花開香兩江”的美好景象。
2.4優化營商環境
目前鶴崗市各單位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省、市委相關要求,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工作作風。通過再造工作流程、實施便民舉措、改善服務環境、提升服務水平、推進作風整頓使優化營商環境向縱深發展,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3.給語
換個角度看“收縮”反而是城市創新轉型的機會——利用減法來做加法,通過空間集聚、功能優化等挖掘潛在動力、提升區域效率和營商環境、增進城市活力、發展新興產業、來實現城市的高質量轉型發展和市民的高品質生活。
參考文獻:
[1]凱風. 注意!官方首提“收縮型城市”,這些三四線城市要小心[J].國民經略.
[2]龍灜、吳康、王江浩.中國收縮城市及其研究框架[J].現代城市研究.
[3]趙鳳莉.鶴崗打造石墨產業集群(N).中國化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