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1-0007-01
我國將每年11月26日確定為全國心力衰竭日,心力衰竭是各類心血管疾病發展至晚期的臨床綜合癥,該疾病已成為危害人群健康的大敵。特別是隨著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的不斷加深,患有心力衰竭的人群數量也在不斷增多,對于心力衰竭的防治需要積極做好相關危險因素的有效防控,同時規范治療藥物的應用,這對于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預后極為重要。
人體的心臟就好比一個水泵,時時刻刻不停歇的將血液輸送至全身及各個器官。心力衰竭也被稱作為心功能不全,是患者心血管疾病的不斷發展嚴重性階段,此時心臟原本的泵血功能發生衰退,就好比失去了彈性的皮球,心臟的輸出血量無法滿足全身正常代謝所需,同時各個器官以及組織內的血液也無法順利回流至心臟。隨著心臟復合的不斷加重以及心肌受損,心臟的泵血功能也會持續下降,同時還會產生一系列的心臟功能性以及結構性變化,進而誘發一系列的缺血以及淤血等癥狀表現。心力衰竭也是一種十分嚴重的綜合征,患者通常會表現出下肢水腫、呼吸困難以及全身乏力等癥狀。
1 心力衰竭有哪些癥狀表現?
對于患有心臟病以及高血壓疾病的患者來說,在日常生活中若過度疲勞以及情緒波動之后發生呼吸困難、下肢水腫、無法平躺以及心悸等情況時,需要及早入院接受診療。如若不知道自己既往是否患有心臟病,然而突然間的感覺無法喘氣、全身疲乏、心慌并出現了腳踝和小腿部的水腫情況,此時需要立即入院就醫,積極排除心力衰竭的患病可能。若以往接受過心電圖檢查或者心臟超聲檢查時存在異常,當時并未被診斷為心力衰竭,在之后的生活中出現疲勞、氣喘以及呼吸困難等表現時,需要立即入院就診。
2 心力衰竭的七個信號
2.1無力
對于心力衰竭患者來說比較常見的癥狀為氣短和體力下降,許多患者在活動了數分鐘之后就產生上氣不接下氣的現象,主要原因在于心臟功能減弱,流通至組織與肌肉內的血液量減少。
2.2腳腫
腳踝腫脹也是心力衰竭患者的常見癥狀表現,主要原因在于患者的心理衰竭以及腎功能減退,造成體液大量積聚,針對持續性的腫脹情況以及體重突然之間增加就需要及早入院就醫了。
2.3情緒低落
對于心力衰竭患者來說抑郁癥的患病率與正常人相比高出二到三倍左右,主要原因在于患者擔憂自身健康,同時擔心拖累家人以及高額治療費用等。
2.4無法入睡
近年來的研究中發現[1-2],約有一半的心力衰竭病人曾經經歷過中樞性睡眠呼吸暫停,這是一種比較典型的睡眠障礙,由于睡眠過程中患者大腦無法正常像呼吸肌發出指令所導致,該疾病容易快速將病人由深度睡眠中喚醒,使得患者出現夜間驚醒情況,此種異常感覺通常會在坐起數分鐘之后自行消失。
2.5呼吸困難
心力衰竭患者在保持平躺體位時,由于肺部存在大量的液體積聚,此時會感覺到呼吸較為困難。
2.6持續性咳嗽、咳喘
心力衰竭患者常常伴隨著持續性的咳嗽或者咳喘癥狀,主要原因在于肺部大量液體積聚。
2.7手腳冰涼
心力衰竭患者時常感覺到渾身發冷以及手腳冰涼,主要原因在于患者機體中大部分血液流向大腦和重要臟器,造成四肢血供量不足,此時可通過增加衣物保暖或者通過短途行走以及有規律的按摩來促進血液循環。
3 心力衰竭的防治
許多心力衰竭患者及其家屬未能正確的認識心力衰竭這種疾病,并且認為心力衰竭就是終結狀態,治療或者不治療最終都會換來悲慘結局。然而事實上心力衰竭這種疾病是能夠預防和治療的。
對于心力衰竭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其重點工作是早診斷,特別是針對心力衰竭高危人群,例如患有高血壓、冠心病以及糖尿病的患者,需要積極地接受診斷及治療避免延誤疾病治療而發展至心力衰竭。若患者在接受治療期間產生了心力衰竭的臨床癥狀,例如在運動之后出現了呼吸困難癥狀,夜間保持平臥,睡眠時出現氣短和咳嗽癥狀等,通過體格檢查在肺部啰音以及雙側踝關節水腫癥狀時,需要特別警惕心力衰竭的發生可能[3]。患者需要及早入院就診,并盡快明確心力衰竭的具體病因,通過找出心力衰竭的具體誘因并及早啟動心力衰竭的規范化治療是能夠得到良好的治療效果的。
需要提醒廣大心力衰竭患者或者高危人群,冬季是容易發生急性心力衰竭的季節,這是因為寒冷的天氣容易造成心肌缺血,進而產生刺激作用,導致血壓水平升高。除此之外,還非常容易誘發患者的肺部感染情況,因此存在心力衰竭相關危險因素的人群,進入冬季后需要特別警惕還需定期接受檢查。若日常生活中發現了呼吸急促癥狀并且逐步加劇,以及出現心率加快和心悸惡化等一系列癥狀時,需要立即入院就醫。
綜上所述,雖然心力衰竭屬于不可逆性的臨床疾病,然而心力衰竭是能夠預防和治療的,其防治的重點在于早診斷和早治療。
參考文獻
[1]????? 那開憲,張桂云.對于心力衰竭的防治,不要忽視性別差異[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9,28(12): 5.
[2]????? 王強,王承龍,王少麗.Markov模型在中醫藥防治心力衰竭臨床研究中的應用[J].中醫雜志,2018,59(8):659-662.
[3]????? 盛儒丹,石立鵬,廖衡, 等.慢性收縮性心力衰竭中醫藥防治研究進展[J].湖南中醫雜志,2018,34(4):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