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志軍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1-0009-01
引言:
便秘是老年群體中的常見癥狀之一,誘發因素較多,以飲食不合理、排便動力不足、不良排便習慣及精神因素等存在相關性,明顯降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水平,影響正常生活活動。在氣候干燥的秋季,老年人便秘的發生率會更高,瀉藥是老年人出現便秘時常用應對措施,但針對秋季老年人便秘,盲目使用便秘是不科學的,本文秋季改善老年人便秘癥狀的方法作出探究。
1 老年人便秘
老年人便秘是困擾老年人的一個常見的問題。在臨床上,便秘被定義為指排便頻次減少,伴隨排便過程吃力、糞便較干結。正常人可能1-2d排便1次,或者是1d排便1-2次。便秘患者可能每周排便次數<3次,并且在排便過程中有明顯的吃力感、糞質硬結,量相對較少。既往有資料統計,1/3老年人可能會有便秘的現象,這是影響該類群體生活質量的主要原因之一。針對有便秘癥狀的老年人,還可能會因為用力排便而誘發血管病變,很可能因為腦血管灌注流量減少而引發暈厥,冠狀動脈供血不足者心絞痛、心肌梗死等嚴重疾病發生的風險相應增加,高血壓者可能會出現腦血管意外,甚至誘發動脈瘤或室壁瘤結構破損,因此老年人便秘危害性很大。
2 秋季便秘,慎用瀉藥的原因
秋季來臨,暑熱濕氣逐漸消退,天氣干爽,秋風習習,人們在享受秋日獨特風光的同時,也極容易被秋天的干燥所傷及,津液流失量較大,進而表現出不同程度的“上火”等癥狀,秋季是便秘的高發季節,很可能是天氣干燥節氣性因素形成的影響。
對于老年人而言,尤其是在病后或體質較虛弱者,氣血逐漸虛弱,臟器功能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氣虛推動力度不足,血虛津虧,進而造成胃燥腸枯,正常的濡潤傳輸功能不能正常發揮。而其臟腑虧虛以及功能紊亂,勢必會對大腸傳導功能形成不良影響,這對便秘發生發展過程。由此可見,因虛致實才是便秘發生病理因素,應被納入至“虛秘”的范疇。那么針對老年便秘,該怎么辦?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吃瀉藥,其實不在醫生指導下盲目使用瀉藥對真題形成的危害很大。既往有很多研究指出,長時間數次使用瀉藥會干擾人體支配腸蠕動的神經,減緩腸道蠕動速度,很可能會適得其反,加重便秘癥狀,故而針對老年人便秘,其不能依照主觀意愿擅自使用導瀉藥,切忌過度依賴瀉藥達到通便目的。服用瀉藥盡管能在短期內協助老年人通便,但長時間使用會對結腸神經細胞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降低腸動力,削弱自主運動能力,對藥物形成依賴性,進而加重便秘癥狀,很可能誘發“瀉藥性便秘”。除此之外,導瀉藥大蒽口是很多瀉藥的主要構成,長時間服用會造成腸黏膜黑變。國內有一些專家認為黑變病與結腸息肉、腫瘤存在密切相關性。
3 老年人便秘的合理防治辦法
3.1飲食干預
老年人應自主養成按時按量進食的習慣,做到不偏食、不挑食。由于老年人身體各項功能伴隨年齡增加持續衰退,胃腸蠕動減緩,動力不足,故而老年人應多食用粗纖維及有助于通便的瓜果,常見的有芹菜、韭菜、菠菜及蘋果等,粗纖維食物在消化后形成較多的殘渣,可以對胃腸道形成良好刺激,進而提升排便過程的順暢度。每天起床先喝一杯溫開水,可加適量鹽與蜂蜜少許,進而實現潤滑腸道的目的;每天飲水6~8杯,總量約為2000~2500ml。
3.2中藥穴位按摩法
針對老年人便秘,中醫穴位按摩對胃腸道血液循環有一定促進作用,參與結腸慢波及平滑肌動作電位形成,以神經與經絡傳導反射為支撐,促進胃腸蠕動并增加消化液分泌量,提高胃腸代謝水平,加速腸道內毒素排出速率,最終實現治療便秘的目標。天樞、水道、豐隆等穴位屬于陽明胃經穴,有扶助正氣、梳理脾胃、行滯通腑及滋陰通便等諸多功效。
3.3加強運動
既往數據資料并不能對“增加體育活動能改善胃腸運動能力”提供足夠的支撐,但是運動確實對改善便秘癥狀有很多益處。老年便秘者應運動起來,其在改善便秘癥狀可能還會提供一定幫助。
4 結束語:
便秘是老年群體的常見癥狀,雖然不是疾病,很可能使老年人產生諸多不適感,故而應予以一定重視。老年人在出現便秘癥狀時,應不能盲目使用瀉藥,應及時就醫,聽醫生的建議,自覺改善不良生活習慣、采取中醫療法、適量運動并維持良好心理狀態,盡量采用非藥物療法改善便秘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