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春香
【摘? 要】目的:探討流動復合樹脂和玻璃離子水門汀修復楔狀缺損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16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46例(84顆牙)楔狀缺損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3例(42顆牙)。觀察組采用流動復合樹脂修復楔狀缺損,對照組采用玻璃離子水門汀修復楔狀缺損。充填1年后復查,對比兩組療效。結果:充填治療1年后復查,觀察組的成功率為95.24%高于對照組的85.7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對于楔狀缺損的充填治療中復合流動樹脂較玻璃離子,操作性能及遠期治療效果均有明顯優勢,故臨床操作中值得進一步推廣,并逐步予以替代。
【關鍵詞】楔狀缺損;前磨牙;玻璃離子水門汀;流動復合樹脂;療效
【中圖分類號】R7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1-0041-02
楔狀缺損是臨床較為常見的一類牙慢性損傷性疾病,通常指牙的唇、頰側頸部硬組織發生緩慢消耗所致的缺損。其病因諸多,目前認為刷牙是引起楔狀缺損的主要原因[1],也是口腔科的常見病、多發病之一。楔狀缺損輕則無癥狀,重則出現牙本質敏感,更有甚者可引起牙髓、根尖周炎癥等。楔狀缺損由于其獨特的洞型特征,導致充填后易發生充填物脫落。由于口腔材料的發展,近年來充填體脫落發生概率已有顯著降低,常用于修復楔狀缺損的材料包括玻璃離子水門汀、復合體、流動樹脂、樹脂等。復合流動樹脂具有高密度充填填料,在物理性能上具有較高的抗變形能力和強度。本研究探討流動復合樹脂和玻璃離子水門汀修復楔狀缺損的臨床療效,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46例(84顆牙)楔狀缺損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3例(42顆牙)。入選標準:①成年患者;②知情同意且積極配合完成治療和隨訪工作的患者;③對研究中修復材料耐受者;④口腔衛生良好的患者。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牙周及牙髓疾病的患者;②嚴重心肝腎等器官疾病患者;③患牙有齲壞的患者;④無法正常交流配合完成研究資料收集的患者。其中觀察組男12例,女11例,年齡26-53歲,平均年齡(38.81±7.90)歲。對照組男14例,女9例,年齡25-54歲,平均年齡(39.07±7.8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首先進行比色,并檢查患牙咬合狀態,調磨早接觸點,牙本質硬化清除,再進行排齦,牙面隔濕干燥,玻璃離子襯墊,20s光固化,酸蝕玻璃離子層15s,徹底沖洗,吹至半干,涂布黏結劑,10s光固化,復合樹脂填補,10s光固化,磨光、修整牙齒邊緣,取出排齦線,24h之后進行拋光處理。
1.2.2觀察組:充填前常規消毒,隔濕,吹干后涂布可樂麗菲露S3-BOND光固化自酸蝕粘合劑,氣槍輕吹,光照10s,充填可流動樹脂,分層光照,樹脂固化后修整外形,拋光。
1.3療效判定標準[2]
分別在修復后3個月和修復后1年對患牙的修復進行臨床效果評價。成功:修復體解剖外形良好,修復體與牙體之間邊緣密合,修復體表面完整或輕度粗糙,修復體無色澤變化,無繼發齲產生,未出現牙髓和根尖周癥狀;失敗:修復體脫落,修復體與牙體之間出現裂隙,邊緣變色或食物嵌塞,修復體表面有深的凹坑、磨耗嚴重或者有折斷、松動現象,有繼發齲,出現牙髓或根尖周癥狀。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充填治療3個月后觀察組無不良反應發生,一年后復查表變形態不良1顆、脫落1顆,成功率為95.24%(40/42)。對照組3個月后復查表面形態不良1顆、脫落1顆、繼發齲1顆、牙髓炎3顆;一年后復查表面形態不良2顆、脫落1顆、繼發齲2顆、牙髓炎1顆,成功率為85.71%(36/42)。兩組比較觀察組的成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楔狀缺損是常見的慢性牙體損傷疾病,其發病率僅低于齲病。楔狀缺損改變了牙頸部的應力分布,隨著楔狀缺損的加深,牙頸部受到的壓力也隨之增大,而牙頸部壓力的增大又進一步加重了缺損程度,形成惡性循環。在出現楔狀缺損后需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修復,緩解患者的疼痛感,以免對牙髓造成損傷,引發根尖周炎、牙髓病等。充填修復是目前臨床上治療楔狀缺損的主要方法,其治療效果與多種因素有關,口腔環境、咬合力大小、患牙缺損程度、修復材料的理化性質等,其中修復材料最為關鍵。
由于楔狀缺損的形狀特殊,固位型較差,邊緣位于齦緣附近或齦下,對操作和充填材料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楔狀缺損區釉質較薄,多由牙本質或牙骨質組成,充填材料與洞壁粘結性較差而易發生微滲漏,使得接觸邊緣發生染色、齲壞、過敏或脫落,致使治療失敗。適當預備短斜面,暴露更多釉質,提高粘結強度。相比與傳統的復合樹脂,流動樹脂有良好的滲透性,更容易進入缺損底部的窄溝處,消滅充填死角;對牙釉質的粘結性最好,使微滲漏發生率低;操作簡便,其流動的特性,使表面更光滑,色漬不易附著。本研究用的流動樹脂屬于Ⅱ代新型的材料,在強度、粘結性、聚合收縮等都明顯提升,可以用于直接充填V類洞。臨床觀察中發現,流動樹脂和復合樹脂在修復效果接近,兩者的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夾層技術結合了玻璃離子黏結劑和復合樹脂兩者的優點[3]:①玻璃離子具有良好的組織相容性,減少對牙髓的刺激;②且經酸蝕后,其表面形成帶有微孔的粗糙面,能與復合樹脂形成可靠的機械嵌合;③玻璃離子在固化后可持續釋放氟離子,促進對牙本質小管的鈣離子、磷離子的吸收,有防齲效果;④復合樹脂美觀、耐磨性好。在夾層技術運用中,復合樹脂充填的越多,缺損區充填材料的應力相應的降低,使得其穩定性更好。
綜上所述,在對于楔狀缺損的充填治療中復合流動樹脂較玻璃離子,操作性能及遠期治療效果均有明顯優勢,故臨床操作中值得進一步推廣,并逐步予以替代。
參考文獻
[1]????? 彭偉偉,李林光,韓俊力,等.流動樹脂修復楔狀缺損的療效觀察[J].口腔材料器械雜志,2018,27(4):238-240.
[2]????? 何靜,張鵬恩,陳洪.GC 低流型流動樹脂與玻璃離子修復楔狀缺損療效比較[J].淮海醫藥,2017,35(3):266-268.
[3]????? 周貫華,呂欣欣,姜雄英.流動樹脂和夾層技術修復深型楔狀缺損的臨床研究[J].系統醫學,2018,3(4):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