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寧 鄧婧嵐 劉璐 何立偉 木合塔爾·麥麥提 趙學榮

【摘? 要】目的:通過“多元一體文化”護理理論對失能老人進行干預,以期調整失能老人生活態度,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方法:通過基本生活活動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ADL)、24項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對研究對象進行測量,運用“多元一體文化”理論對研究對象的自理能力及抑郁心理進行干預,分析干預效果。結果:自理能力方面,在兩次“多元一體文化”護理干預后,經比較Z-6.788a,p<0.01。抑郁心理方面,經比較:Z-7.626a,p<0.01;在四次 “多元一體文化”護理干預后,經比較:Z-7.884a,p<0.01;抑郁心理方面, 經比較:Z-7.979a,p<0.01。結論:對失能老人進行“多元一體文化”護理理論干預可以有效提高失能老人自理能力,調整失能老人生活態度,降低抑郁率。
【關鍵詞】失能老人;多元一體文化護理理論;生活自理能力;抑郁心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1-0046-01
依據全國老齡辦、民政部、財政部最新發布的“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致4000多萬人,占老年人口18.3%。其中41.1%的失能老人存在心理抑郁問題。因此對失能老人進行照護的同時也要進行心里抑郁疏導。“多元一體文化”護理理念旨在開展整體性護理,選擇符合患者文化背景及語言行為習慣的干預方式進行干預,以達到提高自理能力,改善抑郁心理的目的,這符合整體護理與文化安全性的原則,有利于患者的康復。故本課題組提出此項目,并開展相應調研,現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
調查的烏魯木齊兩所老年公寓共有老人196名,納入標準;①存在失能情況者②神志清醒,且病情穩定者③自愿配合者。196名老人中,年齡無差異性,平均年齡75±20歲。 其中,42名是失智老人,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27名病情較重,有構音障礙;5名完全癱瘓,不適合量表評分;32名神志不清,病情不穩定;故此次研究實收符合納入標準的失能老人90例。
2 干預方法
2.1 具體干預措施
2.1.1一般關懷:做好失能老人心理疏導工作,保持交流與溝通。
我們通過交談、聽音樂等方式,引導失能老人走出心理不適應期,并通過講故事,看視頻等方式讓失能老人樹立一個積極的心態。在“多元一體文化”護理過程中應該關心失能老人的生活,尊重失能老人的生活方式,用交談、表演小節目的方式來讓失能老人心情愉悅,促進失能老人的心理健康,引導失能老人更好的面對病情,最大程度上恢復失能老人對生活的信心,改善抑郁情緒。引導失能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恢復失能老年人的自理信心。大部分失能老人思想意識清楚,只是在行動上受到限制。我們通過ppt講解和操作指導來教會老人應該做什么、如何做,以及做了以后的積極意義,調動老人提高自理能力的的積極性。
2.1.2專業關懷-康復指導:指導老人進行適度的運動鍛煉,實現一部分生活自理能力。人體的機能需要運動才能保持,不然就會退化。我們在“多元一體文化”護理中用ppt的方式,向失能老人講授保持運動鍛煉的原因、益處以及根據自身情況應該如何運動鍛煉。引導失能老人能做到吃飯、穿衣、短時間的步行等盡量自己來完成,實現一部分的生活自理。
3 結果
3.1觀察指標
分別于干預前、第一、二、三、四次干預后對干預的失能老人進行測定。
(1)日常基本生活活動能力量表(ADL)
(2)24項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
(3)觀察干預前、后失能老人自理能力及抑郁心理改變度。
3.2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不滿足正態分布和方差齊,采用秩和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檢驗,等級資料用秩和檢驗,以P<0.01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3干預過程
90例老人中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能情況,其中有39例存在抑郁心理問題。在干預過程中,由于失能老人與課題組成員的文化背景及生活理念存在差異,出現溝通障礙,答非所問的情況,此種情況下我們會耐心講解,站在老人的思想層面把我們“多元一體文化”護理理論核心要素向老人解釋,并通過PPT示教,護理技能示范等方法引導老人,以期望達到預期目標。同時,許多老人只是希望有人陪他們聊天,對于我們提出的改善措施并不感興趣,或是允諾會遵從我們的提議,但在之后的生活中仍然按照自己習慣的方式生活,面對這種情況,我們采取模擬對比法,將老人遵照護理措施后的身體,心理情況與現狀進行對比,引導老人做出改變。在調研及干預過程中,被調研老人熱情,渴望成為我們的調研對象,視我們為家人。
3.4干預結果
3.4.1失能老人干預前后ADL量表評分比較(見表1)
3.4.2失能老人干預前后HAMD量表評分比較
初始評分:第二次(中位數M:6;四分位數Q:5),第四次(中位數M:6;四分位數Q:5); 干預后評分:第二次(中位數M:5;四分位數Q:5), 第四次(中位數M:4;四分位數Q:5);Z(第二次=-7.626a,第四次=-7.979a) ;P=0.000。
4 討論
4.1“多元一體文化”護理與一般護理干預存在的差異性。
4.1.1“多元一體文化”護理是開展整體護理、確保患者文化安全性護理。即護士與服務對象的溝通與交流過程中,了解和尊重對方的文化傳統,語言或行為方式,讓服務象在身體和心理上輕松愉悅,這符合整體護理與文化安全性的原則,也有利于服務對象的康復。而一般護理具有強烈的目的性,有時不能從服務對象角度考慮問題,可能會引起抵觸情緒,從而影響溝通及良好關系的建立。
4.1.2“多元一體文化”護理更加關注人的心理需求,以期望通過人的心理需求的滿足促進、恢復健康。而一般護理注重病人身體的康復而忽視了病人的心理需求。
4.1.3“多元一體文化”護理注重從文化和文化差異的角度來認識服務對象,理解造成服務對象精神生活差異的根源,進而尊重服務對象的文化差異,滿足其不同的護理服務需求。而一般護理相對欠缺根據文化差異來對不同對象進行符合其文化的護理的能力。
4.2 運用“多元一體文化”護理理論干預的結果
運用“多元一體文化”護理理論干預后,失能老人ADL量表評分較干預前有所提高(均P<0.01),HAMD量表評分較干預前有所下降(均p<0.01),且隨著干預次數增多,Z值絕對值逐漸增大,說明運用“多元一體文化”護理理論對失能老人提高自理能力,改善抑郁心理有明顯作用。經回訪調查發現:失能老人在干預后可以通過掌握一定技巧,或借助某些工具,獨自完成部分生活中干預前無法或不知如何進行的活動;存在抑郁心理的老人,可以從心里開始逐漸認可“多元一體文化”護理方式,接受我們的幫助,從而改善抑郁心理。
5 小結
觀察并記錄干預前后失能老人自理能力提升及抑郁心理緩解情況,把失能老人接受我們幫助前后的狀況進行列表化記錄,并進行分析,總結“多元一體文化”理論在干預過程中,對失能老人生活能力重建及抑郁心理改善中起到的作用,以便更全面地滿足失能老人重建自理能力與改善抑郁心理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李小妹.護理學導論[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72-79.
[2]????? 吳慧瓊,張慧敏.我國多元一體文化護理的研究進展[J].衛生職業教育,2013(2).
[3]????? 劉兢,玄英哲.多元一體文化護理的必要性與要求[J].吉林醫學,2011(31).
[4]????? 姜安麗.護理理論[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257-272.
[5]????? 陳章芳,費方榮,徐藍珍.金華市907例60歲以上失能老年人生活質量及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16,4(3):176-179.
[6]????? 石小盼.遼寧省農村養老機構失能老人長期照護需求及影響因素研究[D].錦州醫科大學.2017.
[7]????? 李運,趙佳,唐啟群等.居住養老機構的老年人失能現狀及失能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9,39(05):1213-1216.
[8]????? 劉昱瑩,麻倩,井坤娟.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需求及影響因素研究進展[J].醫學研究與教育,2019,36(01):58-62.
新疆醫科大學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項目編號:CX2018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