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秀峰 常小榮

【摘? 要】目的:探討針灸聯合康復訓練對中風后肢體功能障礙的作用。方法:隨機抽樣法選取近兩年本院84例中風后肢體功能障礙患者,抽簽法分組:對照組(42例)實施康復訓練,研究組(42例)實施針灸聯合康復訓練。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治療后,研究組FMA、BI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中風后肢體功能障礙采用針灸聯合康復訓練治療可改善肢體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關鍵詞】中風;肢體功能障礙;針灸;康復訓練
【中圖分類號】R7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1-0108-02
中風為臨床常見腦血管疾病,病死率高,且多數幸存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功能缺陷,如語言功能缺陷、肢體功能障礙等,影響身心健康、生活質量[1-2]。中風后肢體功能障礙既往多經康復訓練治療,但療程長,恢復慢[3]。近年來,較多研究證實中醫針灸在中風后肢體功能障礙治療中效果確切,可促進功能缺損恢復[4-5]。為探尋中風后肢體功能障礙有效治療方法,本研究在42例患者中聯用針灸、康復訓練,獲得理想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樣法選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本院84例中風后肢體功能障礙患者,均無嚴重認知或意識障礙,無凝血功能障礙及其他嚴重疾病,且患者、家屬知情同意。抽簽法分組:對照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齡41-76歲,平均(62.35±3.94)歲。研究組(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齡40-75歲,平均(62.27±3.88)歲。兩組基線資料保持同質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康復訓練:①肢體運動功能訓練,醫護人員先為患者揉搓、牽拉肢體各關節,以緩解肌肉痙攣;隨后指導其循序漸進進行起床坐起、翻身、側臥、扶床站立、扶墻行走、邁步行走等訓練。30min/次,1-2次/d;②日常生活能力訓練,包括自行洗臉、刷牙、穿衣、洗澡等,30min/次,1次/d,持續治療2個月。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針灸:主穴包括內關、百會、人中、合谷、三陰交、足三里,配穴包括極泉、四神聰、委中、印堂、尺澤、手三里、氣海等。百會、印堂、四神聰以平刺法進針,深度0.8-1.2寸,捻轉補法,持續30s;其余穴位以直刺法進針,深度0.5-1.2寸,提插捻轉瀉法,得氣后運針30s。1次/d,治療6d后休息1d。1個療程為2周,持續治療4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①采用簡化Fugl-Meyer運動功能評估表(FMA)[6]評估兩組治療前后肢體功能,含下肢仰臥位、上肢仰臥位等5個維度50個條目,最高100分,得分越高情況越好。②采用Barthel指數(BI)[7]評估兩組治療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包括進食、穿衣、修飾、洗澡等10項,最高100分,得分越高情況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
以SPSS20.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以χ2檢驗對比。計量資料以t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
2 結果
治療后,兩組FMA、BI評分均高于治療前,組間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既往臨床多采用康復訓練治療中風后肢體功能障礙,可促使大腦受損功能重組,創建新的側支循環,使肢體運動能力逐漸恢復,且越早進行康復訓練效果越理想。但單純康復訓練治療也存在療程長、恢復慢、見效慢、患者依從性低等問題,影響康復效果。近年來,中醫對中風研究不斷深入,并就中風后肢體功能障礙提出較多干預手段。
針灸為中醫傳統治療方法之一,可經由刺激相應穴位,發揮調和氣血、舒經通絡等作用[8]。本研究在研究組治療中聯用針灸,主穴包括內關、百會、人中、合谷、三陰交、足三里穴,均為患側偏癱穴,經由針灸,可促使受損神經細胞恢復正常,且能促進病灶側支循環建立,緩解水腫,重組壞死腦組織,使得組織突觸的傳遞功能恢復。本研究治療后,研究組患者FMA、BI評分改善效果較對照組更為理想,說明針灸與康復訓練聯合應用可改善中風肢體功能障礙患者肢體運動能力,且有利于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分析是因為,治療中聯用針灸與康復訓練,可自不同機制發揮協同作用,一方面經針灸促進病灶側支循環重建,恢復組織突觸的傳遞功能,另一方面結合康復訓練,可進一步增強患者神經興奮性,改善肢體運動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恢復效果。
綜上所述,針灸與康復訓練聯合治療中風肢體功能障礙,可改善患者肢體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劉沖沖, 劉道新, 張運克. 從玄府理論探討中風的外風學說[J]. 中醫學報, 2017, 32(12): 2383-2386.
[2]????? 劉興安. 從腹論治中風后遺癥偏癱[J]. 中醫學報, 2019, 34(2):52-55.
[3]????? 張潔, 徐艷. 肢體功能鍛煉"三期十步法"在腦卒中偏癱病人康復訓練中的臨床觀察[J]. 蚌埠醫學院學報, 2017, 42(4):549-551.
[4]????? 趙森. 針灸穴位注射配合康復訓練治療中風后遺癥患者的療效觀察[J]. 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 2018,33(1):93-93.
[5]????? 趙先彬, 陳妍, 李國華. 針灸聯合早期功能訓練對腦卒中患者后期肢體功能和生存質量的影響[J]. 陜西中醫, 2017, 38(1):109-110.
[6]????? 陳大為,白定群.早期康復訓練干預對腦卒中患者神經、運動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老年學, 2017, 37(11):2692-2693.
[7]????? 何曉璐. 社區醫院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偏癱病人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影響的研究[J]. 全科護理, 2017, 15(3):337-339.
[8]????? 金鑫. 針灸治療中風偏癱患者的臨床研究[J]. 中國醫藥指南, 2017, 15(2):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