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延華 高妹茹
【摘? 要】目的:探究神經節苷酯聯合丁苯酞治療急性分水嶺腦梗死近期神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方法:選擇觀察對象為2014年8月~2016年8月于我院治療的82例急性分水嶺腦梗死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以神經節苷酯治療的40例患者設為對照組,將對照組治療基礎上聯合丁苯酞治療的42例患者設為觀察組,比較治療兩周后臨床療效,觀察用藥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3.33%,顯著高于對照組(7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反應發生率差異不顯著(P>0.05)。結論:神經節苷酯聯合丁苯酞能顯著提高患者神經功能以及生活質量,降低神經元損傷程度,在提升療效的同時不增加不良反應。
【關鍵詞】神經節苷酯;丁苯酞;急性分水嶺腦梗死;神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中圖分類號】R74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1-0110-02
分水嶺區腦梗死又稱為腦分水嶺梗死(WI),臨床上也稱為邊緣帶腦梗死。目前將神經節苷脂用于腦梗的輔助治療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其具有促進神經系統發生、生長、分化和再生的功能[1]。丁苯酞是公認的抗腦缺血藥物,目前對于兩者聯合用藥的報道較少,因此本文探究神經節苷酯聯合丁苯酞治療急性分水嶺腦梗死近期神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方法
1.3 療效與指標判定標準
臨床療效:基本痊愈:臨床體征、癥狀完全消失,基本生活自理,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NIHSS)降幅90%以上,傷殘評級為0級;顯效:臨床體征、癥狀明顯改善,能夠下地行走,NIHSS降幅46%以上,傷殘評級為1~3級;有效:臨床體征、癥狀部分改善,NIHSS降幅18%以上;無效:未達到以上標準甚至病情發展、死亡者。
1.4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7.00統計分析軟件,計數資料都記為百分比“%”,采取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平均數
表示,采取t檢驗,當P<0.05時表示統計學意義存在。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3.33%,顯著高于對照組(70.00%)(P<0.05),見表1。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兩組不良反應反應發生率差異不顯著(P>0.05),見表2。
3 討論
急性腦梗死是指腦組織局部因缺血、缺氧等血液循環障礙而出現的軟化壞死,進而表現出一系列神經功能缺損癥狀,是臨床上的多發病與常見病。
神經節苷脂是一種鞘脂類藥物,含有一定的唾液酸,主要分布于神經元細胞膜內。近年來有研究認為,神經節苷脂在促進神經系統軸漿轉運、生長、分化以及再生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腦神經生長發育的重要物質。有研究證實,神經節苷脂具有增強神經生長因子活性的功能,對形成新的神經網絡具有促進作用,能夠修復腦神經。研究認為,神經節苷脂可有效降低興奮性氨基酸對神經系統的毒性,能夠激活腦組織Na+-K+-ATP酶,提高神經細胞膜的穩定性,具有保護腦神經、緩解腦細胞水腫的療效[3]。丁苯酞對缺氧誘導因子1α、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及的表達具有增強作用,促進缺血區形成新生血管,進而增加毛細血管數量,促進缺血區微循環的重建,保證微血管形態、結構的相對完整性,加強缺血區灌注,逐步恢復血流供應,減小病灶范圍,從而降低缺血損傷神經功能的嚴重程度。丁苯酞能夠對缺血區腦線粒體產生直接作用,增加缺血期呼吸鏈復合酶Ⅳ的含量,從而達到改善呼吸鏈功能的目的。也能對缺血區產生間接作用,以提高缺血腦組織的三磷酸腺苷及磷酸肌酸水平,達到改善缺血期三磷酸腺苷耗竭造成的腦線粒體結構和功能損傷的目的。本研究對照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以神經節苷脂治療取得了70%的治療有效率,而觀察組療效更佳可能得益于聯合丁苯酞治療。
綜上所述,相較于神經節苷酯治療,聯合丁苯酞具有療效提升作用,能顯著提高患者神經功能以及生活質量,降低神經元損傷程度,在提升療效的同時不增加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 唐彥,張凡,竇艷霞,等.神經節苷脂聯合丁苯酞治療急性分水嶺腦梗死的臨床療效及其對血液流變學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響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7,25(3): 42-45.
[2]?????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4[J].中華神經科雜志,2015,48(4):246-257.
[3]????? 桂心,謝小紅,黃曉霞,等.丁苯酞聯合神經節苷酯對老年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血小板聚集水平及神經功能學評分的影響[J]. 醫學綜述, 2016, 22(9):1771-1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