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一仁

【摘? 要】目的:探討和分析中醫中藥治療肝硬化腹水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7月到2019年6月期間,來我院就診的9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參與本次臨床研究;將研究對象隨機劃分為各46例的研究組與參考組;分別對其施以中醫中藥療法和常規西醫療法治療;對比不同療法的治療效果;結果:研究組患者治療后包括ALT、AST和ALB在內的肝功能指標均有十分顯著的改善,且其改善幅度顯著優于參考組,P<0.05。同時,研究組患者的總有效率89.1%顯著高于參考組的67.4%,P<0.05。結論:治療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中醫中藥療法,能夠更好的發揮辨證施治的效果,所以對于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標更加有效,臨床療效十分理想,可作為一種有效療法對其廣泛推廣應用。
【關鍵詞】中醫;肝硬化腹水
【中圖分類號】R2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1-0158-01
引言:
近年來,肝硬化的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肝硬化容易引發多種并發癥。對于肝硬化晚期患者來說,有很大的概率會引發腹水。對肝硬化腹水患者來說,通常會表現出腹脹、黃疸、渾身無力、食欲不振等癥狀;其中有7.5%的患者,病情會逐漸演變為頑固性腹水,給治療增加很大的難度,同時會進一步引發肝功能衰竭等更為嚴重的并發癥,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1]。近年來,在治療肝硬化腹水患者的過程中,人們發現中醫中藥的療效頗為顯著。為了進一步探討其實際治療效果,本院做了此次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7月到2019年6月期間,來我院就診的9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參與本次臨床研究;將研究對象隨機劃分為各46例的研究組與參考組。在兩組患者中,男女比例分別為23:20和15:18;平均年齡分別為(51.4±5.7)歲、,平均病程分別為(3.2±1.1)年、(3.1±1.3)年。以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來看,研究組與參考組中的重度、重度和輕度腹水患者分別有8、16、22例和9、17、20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采用統計對比分析,無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
患者入院以后,對患者提供所需的營養支持,限制水、鹽攝入;同時提供常規西醫療法治療。患者口服螺內酯,每天服用兩次,每次40mg;口服呋塞米,每天服用一次,每次20mg;口服維生素C,每天服用三次,每次0.2g;口服符合符合維生素B,每天服用三次,每次兩片。連續治療一個月。
在此基礎上,研究組患者接受中醫中藥治療,中醫治療的基礎藥方如下:川芎、柴胡, 益母草、茯苓 、青皮 、雞內金、香附 、澤瀉、白茅根各15g,丹參20g;根據患者的實際癥狀酌情增減。患者連續服用中藥一個月。
1.3觀察指標
(1)檢查并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肝功能指標,主要包括ALT(谷丙轉氨酶)、AST(谷草轉氨酶)、ALB(血清白蛋白)三項指標;(2)對比患者經過治療后的實際效果。臨床療效標準如下:患者的腹水完全消失,肝功能基本恢復常態,視之為顯效;患者的腹水有一定程度改善,肝功能指標基本正常,視之為有效;未達到有效標準,則為治療無效[2]。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0.0對研究中兩組患者的相關指標展開統計分析,計量數據運用t檢驗,計數數據運用χ2檢驗,以P<0.05作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的判斷標準。
2 結果
2.1 肝功能指標對比
如下表1所示,研究組患者治療后包括ALT、AST和ALB在內的肝功能指標均有十分顯著的改善,且其改善幅度顯著優于參考組,P<0.05。
2.2 臨床療效對比
研究組患者的總有效率89.1%顯著高于參考組的67.4%,P<0.05。
3 討論
臨床上認為肝硬化腹水一種病理機制頗為復雜的疑難雜癥,發病機制復雜,治療中存在較大的難度。當前,運用西醫治療肝硬化腹水,尚未證實有特效方法,大多數是以患者癥狀作為治療依據。內科多采用腹水超濾濃縮回輸的方法實施治療,然而采用這種方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病情,對于感染性、癌性腹水幾乎難以發揮作用[3]。
我院近年來嘗試采用了中醫中藥實施治療,經過臨床研究表明,效果有顯著的提升。綜上所述,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中醫中藥療法,能夠更好的發揮辨證施治的效果,所以對于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標更加有效,臨床療效十分理想,可作為一種有效療法對其廣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沈燕平,朱琳.中醫綜合方法治療陽虛水停證肝硬化腹水45例的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32):35-36.
[2]????? 夏會敏,張麗萍,田婷.針灸療法聯合中藥湯劑輔助治療肝硬化腹水臨床研究[J].上海針灸雜志,2019,38(02):141-145.
[3]????? 吳姍姍,王振常.肝硬化腹水中醫辨證論治的研究進展[J].大眾科技,2019,21(01):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