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劉小青


【摘? 要】目的:探討對肝衰竭患者在人工肝支持治療的同時協同中醫護理干預對改善其腹脹、失眠癥狀的作用。方法:選擇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肝衰竭患者68例,均采用人工肝支持治療,隨機分為采用常規護理對照組(n=34)與協同中醫護理實驗組(n=34),對比兩組患者腹脹、失眠癥狀的改善情況。結果:實驗組腹脹、失眠癥狀積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肝衰竭患者在人工肝治療與護理的同時,配合中醫護理干預能夠明顯改善患者腹脹與失眠癥狀,可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關鍵詞】人工肝支持治療;肝衰竭;腹脹;失眠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1-0181-02
隨著臨床醫學的發展,人工肝支持治療在肝衰竭的臨床治療中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可通過體外機械、化學以及生物性裝置,能夠暫時替代部分肝臟的功能,有效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但受病情影響,患者普遍存在嚴重的心理負擔以及精神負擔,常伴隨睡眠障礙、焦慮等癥狀,容易增加患者的應激反應,且受疾病影響,普遍伴隨腹脹癥狀,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存在嚴重的不良影響,為此有必要在人工肝支持治療的同時,做好臨床護理工作[1]。為探究更為有效的護理方案,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采用人工肝支持治療患者為研究對象,對比分析了常規護理方案與協同中醫護理方案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選擇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肝衰竭患者68例,均采用人工肝支持治療,隨機分為采用常規護理對照組(n=34)與協同中醫護理實驗組(n=34)。對照組中男18例,女16例,年齡35~74歲,均數(56.1±7.8)歲,實驗組中男20例,女14例,年齡36~75歲,均數(55.7±8.2)歲,兩組患者基礎資料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患者均經臨床檢驗確診為肝衰竭,符合《內科學》中診斷標準,均具有失眠、腹脹等癥狀,采用人工肝支持治療方案,年齡18~75歲,認知功能正常,排除合并其他重大臟器疾病、精神疾病等患者。
1.2方法
1.2.1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人工肝支持方案進行治療,常規靜脈給藥促肝細胞生長素、還原型谷胱甘肽、新鮮血漿等進行營養支持,并使用人工肝支持系統進行肝膽紅素的吸附,或使用血漿置換療法、血液灌流法等治療,暫時替代肝臟的部分功能,促使干細胞再生。
1.2.2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案,分別從治療前、治療后兩個階段實施,主要內容包括:其一,治療前護理,對患者的基礎資料進行評估,并通過與患者的溝通與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心理狀況等,做好對患者的心理疏導工作。考慮患者病情危急,且治療過程中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患者由于擔心病情以及經濟成本,故容易出現焦慮、不安等負性情緒,容易影響患者的睡眠質量,故應該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進行人工肝支持治療的意義以及了解,并告知其及其治療方案的安全性,讓患者了解到該治療方案無需手術,只需要進行深靜脈穿刺置換血液即可完成操作,以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并通過舉出相關的治療成功案例,給以患者信心,輔助患者重構心理平衡[2]。穿刺前,也需要做好對患者血管情況的情況,并結合患者的凝血功能水平確定好是否需要使用抗凝藥物,避免出現體外管道中血液阻塞的問題,同時在穿刺治療的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是否存在出血或血腫,并測試血管的彈性,告知患者護理配合的相關要點。其二,治療后護理,密切監控患者的生命體征,觀察敷料是否存在滲血現象,及時更換敷料。并進行飲食指導,要求飲食清淡,少吃多餐,并以半流食位置,嚴格控制好蛋白質的攝入量。要求患者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告知其充足睡眠的必要性。同時做好感染的預防工作,結合氣候加減衣物,控制好環境的溫度,并減少家屬的探訪,避免患者感冒,交給患者正確的咳嗽與排便方法,避免過度用力[3]。
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協同中醫護理方案干預,主要內容包括:其一,情志護理,對患者的焦慮與抑郁情況進行評估,做好對患者的疏導工作,利用放松療法,舒緩患者情志,調和氣機,同時每晚對患者進行穴位按摩,以促進患者入睡。可分別使用按法以及揉法取患者的睛明穴進行按摩,5~6次即可,力道以患者耐受為宜。而后使用一指禪法,以印堂為起始點,順著眉弓朝太陽穴進行按摩,并往返進行,5~6次即可。并取百會穴、兩側神門穴以及足三里進行點按,每次按摩的時間控制在15~20min。其二,耳穴壓豆,取神門穴、皮質下、腎上腺、垂前、枕、失眠等穴進行壓豆,首先常規消毒,而后使用醫用膠布將王不留行籽粘貼在對應位置上,并進行按壓與揉捏,力度以患者耐受為宜,時間控制為2min,以產生酸麻脹痛感即可,以寧心安神,進一步維持患者情緒的穩定。
1.3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患者腹脹、失眠癥狀改善情況,以中醫證候評分進行評價,0~4分,分別代表癥狀消失、輕度癥狀、中度癥狀與重度癥狀[4]。(2)對比兩組患者生活質量,采用簡化SF-36生活質量評價量表進行評價,設定為情感職能、精神健康、活力、社會職能四個維度,分值均為0~100分,分值越高代表生活質量越好。
1.4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資料均在Excel預處理的基礎上,采用SPSS21.0軟件包進行處理分析,設定為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癥狀改善情況
干預前兩組患者失眠與腹脹癥狀積分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實驗組積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2.2生活質量
實驗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3 討論
肝衰竭屬于臨床常見的肝病類型,病情嚴重且進展迅速,常伴隨多種并發癥,預后情況不佳,病死率在50%~80%范圍內,臨床多采用保肝、退黃等措施進行治療,但效果并不理想,目前仍然缺乏特效的治療方案,而通過人工肝支持治療,則能夠有效清除患者體液的毒素以及過多水分等,有助于減少毒害物質在肝臟的大量積累,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故可認為對藥物控制無望的肝衰竭患者,及時進行人工肝支持治療是非常有必要的[5]。而在護理的過程中,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配合中醫護理方案則能夠更好的發揮出其簡單、便捷、廉價等優勢,提高護理的效果。肝臟具有疏泄的作用,與患者的情緒存在密切的聯系,如“暴怒傷肝”、“情志不舒,肝失疏泄”等均表明了情志與肝臟的聯系,故可從中醫情志護理角度入手,對患者進行按摩,以起到靜心凝神的功效。另外配合以王不留行籽耳穴壓豆,則能實現對神經、體液、內分泌等的調整,進一步起到鎮靜安神的作用,可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環,兼具調理消化系統的功能。本次研究中,實驗組腹脹、失眠癥狀積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代表中醫護理效果理想。綜上所述,對肝衰竭患者在人工肝支持治療與常規護理的同時,配合中醫護理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腹脹與失眠癥狀,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孟青芳.人工肝治療協同中醫護理對肝衰竭患者腹脹、失眠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5, 31(s1):155-156.
[2]????? 張愛寧, 孟青芳.中醫護理干預在人工肝治療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療效觀察[J].青海醫藥雜志, 2017(03):78-79.
[3]????? 林曉華,武敬,王鳳卿.心理護理干預對人工肝治療慢性肝衰竭效果的影響研究[J].吉林醫學, 2015(12):2662-2663.
[4]????? 劉珍慶,李偉.心理護理干預對MARS人工肝治療慢性肝衰竭效果的影響[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5(24):248-249.
[5]????? 冷其娣.為采用聯合人工肝支持系統進行治療的急性肝衰竭患者施行綜合護理的效果探析[J].當代醫藥論叢, 2015(14):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