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青芳
【摘? 要】疼痛是骨科臨床中常見的癥狀,它是一種非常復雜的生理過程和心理反應,直接影響著疾病的康復,并可出現一系列并發癥,隨著對疼痛病理、生理認識的提高,疼痛治療正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疼痛已被作為“第五生命體征”(1)來評估。及時有效的止痛,不僅能減輕疼痛對機體的刺激和病人痛苦,并能減少或控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自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我科對45例骨科患者進行疼痛護理,收到了滿意的效果,現將護理總結如下。
【關鍵詞】骨科疼痛;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1-0204-01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45例,男30例,女15例,年齡27—61歲,平均39.2歲。胸椎骨折6例,腰椎骨折15例,上肢骨折4例,下肢骨折9例,腰椎間盤突出l 1例。其中手術者40例,非手術者5例。
1.2疼痛評估方法
臨床上我們通常使用文字描述評分法(VDS)。VDS是把一直線等分成5份,每個點表示不同的疼痛程度。0:無疼,l:微疼;2:中度疼痛,3:重度疼痛;4:劇痛。讓病人根據自己所感受到的疼痛程度在直線上標出相應的位置。同時監測病人生命體征、呼吸方式,姿勢體位、面色出汗、表情、局部肌肉的緊張度等,間接了解疼痛程度,對疼痛程度做出正確的評估,分值越高說明疼痛越劇烈。本組45人中,重度疼痛25例,中度疼痛17例,劇痛3例。
2 正確評估疼痛
疼痛是主觀的感受,每個病人對疼痛耐受程度不同。病人的行為、生命體征、親屬的估計、醫護人員的意見等都不如病人的主訴可靠,不能代替病人所言(2),故對疼痛程度的評估要進行個體化評估,認可病人訴說疼痛的感受程度,正確地評估疼痛,才能采取針對性的治療護理措施,才能及時得到良好的止痛效果。本組中曾有3例因護士對病人疼痛的評估低于病人的自我感覺以至延遲應用止痛藥,最后不得不采用靜脈止痛。
3 正確認識疼痛
疼痛對機體的影響表現為一系列軀體運動反應植物神經內臟反應和復雜的心理反應幾個方面。
因疼痛不敢咳嗽可引起肺不張,因疼痛不敢活動可致肢體僵硬、萎縮。術后疼痛還會引起內臟反應,表現為心動過速,血壓升高.惡心、嘔吐、出汗等,同時由于肢體受傷致痛和炎性介質的異常釋放,加重受傷局部組織缺血、缺氧和水腫,又可引起體內蛋白質合成緩慢,分解加速,不利受傷部位及手術切口愈合,同時疼痛還可使人體免疫球蛋白下降影響術后康復。疼痛還會引起病人常見的恐懼和憂慮,長期疼痛的折磨還容易使病人產生悲觀絕望甚至輕生的念頭。
在過去,醫務人員對病人訴說的疼痛程度往往不重視,認為骨折或手術后造成的疼痛是必然的,忍一忍就可以了,甚至有時認為止痛是小題大做,有時擔心病人用麻醉止痛藥會成癮產生依賴性,而盡可能拖延或不給止痛藥。護士在鎮痛處理中產生消極的態度(3),認為只有在疼痛難以忍耐時,才可以實施鎮痛。并且只能使用1次。這種對疼痛的陳舊觀念阻礙了有效的疼痛控制。有些病人害怕麻醉止痛藥物的副作用及上癮而拒絕使用,應向病人講解麻醉止痛藥的作用,告之止痛藥上癮率極低,止痛后能有利于機體早日活動,減少骨折并發癥,解除其不必要的顧慮。美國在一次調查中,有12000例用過麻醉藥的病人中,僅有4例成癮(4),因此正常情況下我們完全沒有必要憂慮止痛藥成癮而害怕給病人用藥。
4 及時解除疼痛
解除疼痛是病人夢寐以求的事情,也是護士孜孜追求的目標。
4.1對創傷性疼痛,創傷后要妥善保護患者,制動肢體,減少疼痛;
4.2對炎癥性疼痛,根據炎癥的特點有效運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有膿腫時要及時切開并排膿;
4.3對急性缺血性疼痛,要迅速去除導致缺血的原因,如去除一切外固定物及包扎過緊的敷料,改善組織缺血狀況;
4.4對惡性腫瘤性疼痛,早期一般無疼痛,臨床將疼痛視為惡性腫瘤的中晚期癥狀。從無到有,從輕到重,一般方法和鎮痛藥難以奏效;
4.5對神經性疼痛,針對不同病因行手術,牽引或按摩,并輔以應用消炎藥物及理療,以消除局部組織炎癥、水腫,解除神經壓迫。
目前臨床上骨折病人不疼痛是不現實的,只是疼痛的程度因人而異,每一個護士都應該對疼痛病人具有同情心,認可其疼痛,把自己作為一個病人去看待,去體驗,更好地去理解疼痛本質,從而有效的進行疼痛管理。
5 護理要點
首先查找疼痛的主要原因,然后才去有效的護理手段,主要應用以下幾個方面。
5.1心理護理? 疼痛能增加不良的情緒和應激,使人焦慮、不安、痛苦,失眠、局部組織功能活動受限。良好的心理護理能減輕和避免患者的疼痛感。在護理中要及時與病人開展心理交流,講解有關疼痛的知識,耐心傾聽病人主訴,認可其疼痛感受,多陪伴病人,穩定其情緒,盡量滿足病人需求,建立良好護患關系,消除引起疼痛的心理因素,使病人心理生理處于最佳狀態,以提高病人疼痛閾值。
5.2對癥治療
5.2.1 藥物鎮痛。對疼痛較劇烈或應用其他護理手段不能緩解,使用鎮靜藥物止痛。非阿片制劑常有阿司匹林、鎮痛新、西樂葆、利多卡因卡馬西平。阿片制劑常用的有嗎啡、芬太尼。以往人們普遍認為止痛藥易成癮,強調忍耐,病人常常備受疼痛折磨,隨著對該問題的研究深入,人們逐漸接受了預防性用藥的觀點。預防性用藥所需劑量較疼痛劇烈時小得多(5),鎮痛效果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且24小時總用量一般比疼痛時再用藥的藥量小。
5.2.2 技術性鎮痛法。技術性鎮痛法主要有理療法,針灸療法,神經外科手術止痛如植入給藥泵、神經切除術、神經刺激術。同時為病人創造安靜,清潔,舒適的病房環境,引導病人過愉快充實的生活,幫助病人制定康復計劃。骨折病人病程長,有的可能會伴隨終身,無私地教授患者鍛煉原理,提高其功能鍛煉的自覺性與科學性。與患者的親朋好友溝通,共同為患者創立最好的康復條件。
6 總結
隨著醫學的發展,解除疼痛己成為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正確認識疼痛,及時有效的止痛,對改善疾病的預后有重大意義,不僅有利于骨科病人早期活動.減少手術后并發癥,促進早日康復,還可減少住院時間及費用。國內尚未出臺了解護士疼痛知識的掌握程度的有效工具,各醫院使用疼痛評估的工具各式各樣,疼痛記錄也沒有統一的標準,這一系列的因素均可影響臨床上疼痛管理實踐的效果,從而影響病人的康復,生存質量及滿意度。因此。將疼痛管理細節標準化、正規化、系統化是非常必要的。重視疼痛管理,為病人設身處地著想,幫助其更好更快地康復是每一個護士義不容辭的責任。
參考文獻
[1]????? Merboth MK, Barnasons. Manoging pain[J]. The Fifth Vital Signj Nurs Clim Novth???? Am,2000,35(2):375-383.
[2]????? 陳梅芳,蘭振琪.有關病人疼痛訴求處置的新觀念[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2,21(7):311.
[3]????? Mcmiluan SC.對護士處置癌癥疼痛知識的調查[J].江明霞譯。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1,20(5):222-223.
[4]????? 馮金娥.術后疼痛護理中的障礙分析及對策[J].實用護理雜志,2000,16(8):36-37.
[5]????? 耿萍華.外科手術后病人疼痛控制進展[J].實用護理雜志,1999,15(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