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霞


【摘? 要】目的:探討疑似醫院感染暴發的調查方法及原因。方法:采用追蹤調查法,對骨科2019年6月13日至7月14日出現的3例術后引流管尖端培養全耐藥鮑曼不動桿菌疑似醫院感染暴發事件進行調查分析討論,并在采取干預措施后進行效果評價。結果:通過調查及綜合患者癥狀、體征分析,排除疑似醫院感染暴發,系鮑曼不動桿菌定植。
【關鍵詞】鮑曼不動桿菌;醫院感染;疑似暴發
【中圖分類號】R1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1-0281-02
鮑曼不動桿菌為人體條件致病菌,該細菌易產生耐藥性,且對多種抗菌藥物耐藥,導致患者治療難度增加、住院時間延長、醫療費用增加、病死率升高[1],需引起臨床醫務人員和醫院感染管理人員的重視。針對骨科近期術后3例引流管尖端檢出全耐藥鮑曼不動桿菌,通過追蹤調查及綜合患者癥狀、體征分析,排除鮑曼不動桿菌疑似醫院感染暴發,系鮑曼不動桿菌定植。現報道如下:
1 資料來源:
我院骨科近年來常規對術后拔除的引流管尖端進行細菌培養。近期通過監測發現2019年6月13日至7月14日引流管尖端培養出3例全耐藥鮑曼不動桿菌,患者年齡平均83.67歲,其中1例合并糖尿病。 基本情況見表1:
2 調查方法:
2.1追蹤調查:2019年1月至7月骨科送檢術后引流管尖端78份,陽性7份,陽性率8.97%. 具體情況見表2:
2.2 疑似醫院感染暴發的初步判斷:表皮葡萄球菌是滋生于生物體表面上一種細菌,屬于正常菌群類型,多數為非致病菌。當時引流管尖端培養陽性,懷疑皮膚正常菌群定植或污染,未作出任何處理,嚴密觀察患者術后切口均愈合良好出院。但鮑曼不動桿菌是醫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1個月內在同一科室出現3例,從暴露時間、區域分布、相同病原菌、相似耐藥譜初步判定為一起疑似醫院感染暴發,及時上報分管領導,啟動《醫院感染暴發應急處置預案》。
2.3 相關因素調查:
2.3.1 對骨科醫生和保潔人員手,病房物表,手術室環境、手術使用器械,供應室滅菌器械和純化水等隨機進行采樣,共采集標本35份,其中物表3份和純化水1份菌落數超標,但均未發現鮑曼不動桿菌。同時對供應室外來器械、骨科植入物等環節進行了追蹤調查,符合要求。
2.3.2 經過調查,3例患者唯一共同點是使用同一廠家的一次性負壓引流管。為了繼續查找感染源及感染途徑,抽取未開封的引流管6根在不同時間,分別在檢驗科和手術中分3次進行了培養,結果其中1根(放置前的引流管尖端)檢出全耐藥的鮑曼不動桿菌,與3例患者耐藥菌譜一致。
2.4 積極采取防控措施:按照醫院感染暴發邊救治、邊調查、邊控制、妥善安置的原則。①將2例患者(另1例治愈出院)安置在隔離病房,專人負責,出院患者床單元進行終末消毒處理。②藥械科通知供應商對所有未使用的負壓引流管回收退貨,通知手術室停止使用。③對使用該產品的患者追蹤隨訪,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反饋,確保患者安全[2]。④鮑曼不動桿菌屬于條件致病菌,徹底消毒是控制環境污染的有效措施,而醫務人員本身是導致環境污染的關鍵環節,指導科室對無菌操作、手衛生、環境清潔消毒等進行監管,嚴密觀察患者切口愈合情況。
3 結果
調查期間3例患者病情平穩,手術部位無感染癥狀,先后治愈出院。同時對今年使用該產品的95例手術患者進行了追蹤隨訪,截止11月底反饋信息患者均無手術部位感染征象。
4 討論
綜合分析此次調查結果,鮑曼不動桿菌定植主要原因可能與一次性負壓引流管產品不合格有關。但本次調查發現,骨科病房環境清潔消毒不到位,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低,鮑曼不動桿菌主要通過接觸傳播,桌面、鍵盤、侵入性導管、呼吸機面板、聽診器表面、人手等為主要傳播媒介和儲菌源[3]。因此醫務人員手衛生和環境物表清潔消毒執行不到位也是引起多重耐藥菌定植的原因之一;再者患者年齡大,基礎疾病多,免疫力低下也是多重耐藥菌定植的高危因素。
參考文獻
[1]????? 凌月明, 蔡媛媛, 王建福, 等. 鮑曼不動桿菌臨床分布, 易感因素及耐藥情況分析[J]. 檢驗醫學與臨床,2014,11(2):212-214.
[2]????? 王臨英.泛耐藥鮑曼不動桿菌的防治進展[J].重慶醫學, 2010,39(20):2808-2811.
[3]????? 秦瑾,聞海豐.醫院環境中物體表面碳青霉烯耐藥鮑曼不動桿菌及 同源性分析[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5,14 (6):36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