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出生在神農嘗百草的湖南茶陵。上大學時,他選擇了中醫藥專業。2001年,研究生畢業后,他放棄在上海任教的機會,選擇來華潤三九研發中心做藥品研發。2008年,他再回母校上海中醫藥大學,邊工作邊攻讀博士學位。19年來,他攻克了一個又一個影響產品生產的障礙,解決了一項又一項的技術難題。他就是華潤三九研發中心高級工程師陳周全。
對搞研究的人來說,遇到最多的就是失敗。各種各樣的難題考驗著研究人員的堅守意志,鉆研、學習、提升,再鉆研、再學習、再提升……這是一個研究人員必須唱好的 “三部曲”,循環往復,沒有盡頭。對此,陳周全再熟悉不過。
999感冒靈是華潤三九的拳頭產品,藥方中的“薄荷素油”成分具有易揮發的特點,生產過程中的加入方式,無論專業書籍的解釋,還是通常的做法,都是 “在生產最后環節,以適量溶劑稀釋噴入”。但這樣生產出來的藥品,薄荷味道不僅容易散失,且常常“味道不均一”,大大降低了消費者的用藥體驗,影響藥物的療效。
為了解決這一技術難題,陳周全帶領團隊,認真分析處方和有關工藝流程,結合改善化藥含量均勻度的需求,撰寫了30多份研究方案。他來到各個生產車間,與生產部門的技術人員、崗位操作人員反復溝通交流,并現場隨機抽樣100多批次;他首先解決 “人、機、料、法、環”,并在測得準、“秤”稱得準的前提下,組織100多次實驗,獲得5000多組試驗數據、30多份總結報告;2015年,他僅利用國慶節假期,就對一份報告反復修改了5次,對一個醇沉工藝的優化研究方案反復修改了6次。
通過不斷地摸索,陳周全創新性地改善了薄荷素油的加入方式,在使其更利于保存、口感均一的前提下,改善了化藥含量均勻度。而優化的醇沉工藝,每年直接節省成本約150萬元,實現了 “質量、成本、效率”的同步提高。該成果獲得了廣東省藥檢所的認可,完善了上報國家藥典委藥品標準產品制法的描述,確保了標準的合理、可行,感冒靈顆粒國家標準提升研究獲得了公司2018年度價值貢獻獎銀獎。
這成績的背后,是無數個周末,陳周全的大女兒在華潤三九研發中心辦公室的沙發上,不知熟睡過多少次;是整整一個暑期,陳周全在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實驗室推進合作項目,成為唯一全勤留校的 “學生”;是僅一個多月的時間里,陳周全在中國藥科大學中藥學院制劑實驗室,留下十幾次通宵達旦的身影……陳周全說: “這份工作是很枯燥,也很寂寞,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我不知道寂寞是啥,而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還需要繼續努力。最重要的是終身學習,不斷儲備自身知識,最終你會越來越喜歡研發工作。”
作為在企業從事研發的技術人員,陳周全常說:“到基層去,到生產一線去!技術解決現有產品的問題,有明顯的天花板效應,需要與現場管理結合起來,才能更有效。只有了解、熟悉生產,技術才能更好地為業務提供服務。”
抗病毒口服液是華潤三九感冒藥家族中的重要成員,當時生產的產品,質量不太穩定,直接影響藥效發揮。2014年,公司把解決這一問題的任務交給了陳周全。
其實,陳周全有乘機恐懼癥,但他沒有猶豫,第一時間飛往生產這個產品的下屬企業——位于浙江桐廬的老桐君制藥有限公司。剛開始,老桐君技術人員對陳周全持懷疑態度,因為原來的工藝是浙江省藥物研究所專家研究成熟且使用多年的成果,大家不太相信陳周全能在短時間內解決他們幾年也沒有解決的產品質量風險問題。
面對質疑和挑戰,陳周全沒有退縮,一方面與技術人員探討生產過程、質量檢測操作中的每一個動作,另一方面聊富春江、桐君山、富春山居圖、桐廬的美,興致所至也來一首 《贊桐廬》,為桐廬喝彩,也為自己打氣鼓勁。一個多月的時間,他全程參與到 “投料到成品”的每一過程,每天泡在生產、檢驗的現場,觀察每一個生產細節,對每一個具體問題交流看法。他受中國哲學中對水的看法啟發,嗅到了問題所在,明確了技改方向:考慮工藝動作先后順序對產品質量的影響,設計了19條工藝路線。對工藝調整可能的結果 “橫著比、縱著比”,開展樣品的試制研究,反復實驗上百次。
2014年的國慶節前夕,試制的樣品一批批分裝好,快遞到華潤三九總部做最后的產品質量檢測。節日期間,陳周全帶著兩位同事泡在實驗室,檢測了60多份樣品。節后拿到結果,所有試驗樣品加速穩定性都好于市場對標產品,這說明陳周全判斷問題存在的原因基本準確。通過生產工藝的優化,在大大提高設備利用效率的同時,抗病毒口服液的生產工時也縮短了近1/3,節省了物料和人工成本。按照藥典標準評價,其質量穩定性明顯優勝于市場同類標桿競品。抗病毒口服液產品團隊獲得了公司2018年度價值貢獻獎銅獎。
此時,陳周全與老桐君的技術團隊已打成一片,成了工作上的好朋友。現在,一有技術上的困惑,老桐君的員工都會直接打電話給陳周全。這份尊重和信賴來自于陳周全面對困難,頂著壓力解決問題的專業能力和敬業精神。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陳周全還在華潤三九雷公藤片、強力枇杷露、茵梔黃口服液、咽炎片、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冰連清咽噴霧劑、解郁膠囊等產品工藝改進、質量攻關、新品研發方面貢獻卓著。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為發揮中醫藥在防治各種傳染性疾病,尤其是突發性的新冠病毒疾病方面的優勢,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下發 “關于推薦在中西醫結合救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使用 ‘清肺排毒湯’的通知”。第一時間,陳周全積極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相關部門領導聯系,并向公司相關領導匯報,建議將 “清肺排毒湯”制成復方顆粒劑支援疫區。
得到各方的支持后,陳周全按照技術要求,參照多年來在 “古代經典名方中藥復方制劑”研發中積累的經驗,落實 “清肺排毒湯”復方顆粒劑的生產。期間,因生產過程的技術問題、研究方案的制定,陳周全多次工作到凌晨。截止目前,已完成34800劑 “清肺排毒湯”復方顆粒劑的制備,并按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統一安排用于新冠肺炎患者救治。4月29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特發函致謝華潤三九研發中心。
制藥人的匠心就是經得起時間的磨礪,經得住仁心和良心的考量。對于未來,陳周全表示,將繼續勇往直前,用工匠精神書寫中醫藥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