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霞 顧華艷 曲偉華萊陽市農業農村局
前言: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誘變育種技術也日趨多樣化。誘變育種技術通過改善種子或植物體組織的物理輻射環境,獲得有益的種子突變體。利用射線、中子、離子等物理輻射技術,可以有效縮短育種周期,提高育種效率,提高育種成果的精確程度。當下誘變育種技術也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我國在誘變育種技術中也取得了極大的成就,誘變育種技術的應用提高了我國農作物的產量。在今后的小麥種植過程中,我國要進一步發揮誘變育種技術的作用,這樣才能進一步促進我國小麥生產的現代化發展。
誘發突變技術可以改變農作物種子的突變頻率,擴大農作物種子的突變范圍,從而有利于幫助農作物種子克服原有的缺陷,提高農作物的抗病蟲害能力。與其他的育種技術相比,誘發突變技術較為穩定,可以提高農作物的品質。誘發突變技術具體包括:組織培養、化學誘變和輻射誘變……當下誘發突變技術,在諸多國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通過誘發突變技術而培育的農作物品種已經超過了上千個。
小麥作為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為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國在小麥品種的培育過程中,充分發揮了輻射誘變技術的作用,目前我國在小麥育種過程中的技術水平已經居于世界領先地位。我國河南省的小麥誘變育種技術,已經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河南省在小麥又變育種過程中,選育了豫同系列的高產、高抗病性能的小麥品種,河南省也培育了我國第1代航天育種小麥——富麥2008,富麥2008畝產可達700千克以上。
誘變育種技術與常規的育種方式相比,具有相對穩定性,而且種子的培育周期較短,誘變育種技術的后代性狀穩定快,但是誘變育種技術也存在一些發展局限。以下對誘變育種技術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與其他的育種方式相比,誘變育種技術培育的周期雖然較短,但是誘變育種技術突變頻率具有不確定性。目前誘變育種技術在發展過程中仍然面臨著有利突變太少的瓶頸問題,這個問題也導致了誘變育種技術突變方向的不確定性。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我們要進一步探究新的誘變源,這樣才能加大誘變育種技術過程中的選擇機會,有利于提高誘變育種技術的突變頻率。
要想利用誘發突變技術培育出高品質的種子,就要對突變后代的結果進行篩選。在植物種子突變的早期分離時期,篩選是確保獲得植物種子有益變異的主要方法。其中常見的篩選方式包括:現代分子生物法、形態學和細胞法、生理生化法?,F代分子生物方法利用了RAPD、AELP技術,當下該方法在突變體的篩選過程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在植物種子早期的突變篩選過程中。形態細胞法是根據誘變植株與對照植株在苗期性狀呈現出來的差異進行篩選,對照植株和誘變植株在早期的成長階段,其出苗率、幼苗的成熟期以及抗病蟲害、抗旱能力都有著明顯的差別,以此為依據,可以對育種結果的抗性能力進行鑒定。利用細胞法可以對突變指數染色體進行觀察,進而可以在早期觀察出突變體染色體結構和數量的變化。細胞法和早期植株對照法也是誘變育種過程中最常用的篩選方式。利用生理生化方法,其原理是根據誘變植株體內的過氧化物酶活性以及蛋白質含量來進行篩選。
小麥育種誘變技術在我國已經有了多年的發展歷史,也成為了小麥新品種培育的重要方式。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如何利用誘變技術培養出更加高產、早熟的小麥品種,成為了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要進一步提高誘變育種技術的確定性,減少誘變育種技術的隨機性,要加強分子生物技術在種子誘變結果篩選過程中的應用。這樣才能有效提高誘變育種技術的誘變效率,從而能夠更好地改善我國小麥品種的質量,能為我國小麥增產帶來新的增長點。
結束語:誘變育種技術能夠很好地改善農作物種子的質量,誘變育種技術具有周期性短、抗逆性強、品質優的特點,但是誘變育種技術的穩定性還有待提高。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我國要加大對優質小麥品種的宣傳力度,擴大優質小麥品種的種植面積,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誘變育種技術的作用,讓誘變育種技術更好地服務于我國的農業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