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洪巖 火箭軍士官學校
在利用反射棱鏡(或者反射片)作為反射物進行測距時,反射棱鏡接受全站儀發出的光信號,并將其反射回去,通過計算光通過的時間測出全站儀到反射棱鏡的距離。由于光通過玻璃時的速度比通過空氣時要小,使得儀器測量的距離比實際距離要長,需要對測量到的距離進行改正;實際應用中,由于安裝位置的需要,棱鏡的頂點位置不在測量的鉛垂線上,也需要進行距離改正。同時考慮以上兩種改正,得到的改正數就是棱鏡常數。
全站儀瞄準棱鏡測量時,必須要設置棱鏡常數,通常棱鏡常數已在生產廠家所附的說明書上或棱鏡上標出,供測距時使用,通常國產棱鏡的棱鏡常數為-30mm。設置棱鏡常數時,需注意以下幾點:
1.一旦設置了棱鏡常數,則關機后該常數會被保存,直到用戶下一次輸入棱鏡常數;
2.我們常用的對中桿的棱鏡可以從正面和反面進行安裝,安裝位置不同,即使使用同一對中桿,棱鏡常數也不同。通常有一面標記為-30mm,另一面標記為0mm;
3.徠卡的棱鏡常數是徠卡專用的。用徠卡圓棱鏡,徠卡棱鏡常數就是0,絕對常數顯示的是-34.4mm。絕對常數顯示的是棱鏡的實際常數,如果用國產棱鏡,應選擇自定義,絕對常數設置成-30mm,徠卡棱鏡常數就會變成4.4mm;
4.作業之前,務必對棱鏡常數進行檢查。簡單做法:找一已知基線,分別在基線兩端安置儀器與棱鏡,測量一下水平距離,若觀測值與已知值一致,則說明棱鏡常數設置正確;
5.更換全站儀或者棱鏡后,重新檢查和設置棱鏡常數。
地形圖上兩點之間的距離與地面上相應點之間的水平距離(測站高程面上)一般是不相同的,其比值就稱為格網因子(GRID FACTOR)或格網比例因子(SCALE)。
為了將地面距離歸算到地形圖上,以便計算平面坐標,首先要將地面上的水平距離投影到平均海水面(或參考橢球面)上,然后再將海水面(或橢球面)上的距離按照地圖投影的規則投影到地形圖平面上(我國地形圖采用高斯-克呂格投影),為了表示平距變化的大小,引入了格網因子這個參數,包含了高程因子和比例因子。全站儀的氣象參數(溫度、氣壓)、單位設置、通訊參數等設置項比較常用,一般不會出問題,但格網因子的設置在工作中往往被無視,極易出現問題。
設置格網因子時,需注意以下幾點:
1.要確定使用的坐標是考慮橢球面歸算之后形成的,還是并沒有考慮橢球面歸算問題后得到的。若是考慮橢球面歸算,例如國家坐標系的點,要根據測區的海拔來設置高程,比例因子根據測區距離中央子午線的距離通過計算后進行設置;若是沒有考慮橢球歸算,例如某些工程坐標系的點,這個時候格網因子就是1。
2.某些型號的全站儀會在使用后方交會程序時,自動修改格網因子的數值,而且修改后并不給予任何提示,個人認為是全站儀設計的問題,不利于測量工作的正常開展。所以在使用這些全站儀的過程中,利用后方交會等程序后,一定要及時進行檢查,以防程序亂改格網因子。
3.格網因子設置錯誤,后續的距離測量將含有較大粗差,而且隨著距離的增加成比例增長,且誤差積累嚴重,應當盡量避免出現此類問題。
光線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并非常數。它隨著大氣的溫度和壓力而變,儀器一旦設置了大氣改正值即可自動對測距結果實施大氣改正,GTS-102N全站儀的標準大氣狀態為:溫度15℃,氣壓1013.25hPa/760mmHg,此時大氣改正為0ppm。通過設置溫度和氣壓,全站儀會自動求取改正值。
設置格網因子時,需注意以下幾點:
1.大氣改正的參數是自己通過溫度計和氣壓計來測量的,在使用儀器之前,應當先進行測量,并根據測量結果調整設置。
2.大氣改正值在關機后仍可保留在儀器內存中。當測量環境發生變化時,應當重新進行溫度和氣壓的測量,設置大氣改正值。
對于測量工作來說,測量誤差是必須考慮的重要工作,而全站儀的參數是影響誤差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不引起足夠重視,會造成許多粗差,從而導致測量成果不合格。因此,一定要在測量前,進行各個參數的檢查和設置,為測量工作的順利進行打牢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