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陽 河北省衡水市第一中學
當今社會以時代快速的更替為主旋律,各種手機軟件層出不窮。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9月,短短三年躍居AppStore第二位,不可小覷,可以說一定程度上創造了奇跡。隨之而來的,是大眾對其銷售模式和經營理念的質疑,低成本拉新和品控成難點給這個新興的孩子又會帶來什么機遇挑戰,這些問題如果不解決,那么拼多多又會是曇花一現的經典代言人。本文通過經濟學分析認為拼多多的存在具有合理性,營銷上具有優勢,同時其降低成本的C2M模式和規模效應使得其低價具有可能性。
拼多多APP是一個2015年創建的基本上以手機登錄移動終端APP形式出現的網絡電商平臺,消費者可以通過拼多多的移動終端進入銷售頁面。同時,拼多多已經聯合微信開設了微信公眾號,在微信公眾號上同樣可以購買商品。[1]其中尤為引人矚目的,是其總裁黃錚在眾多電商平臺中探索出的C2M模式。C2M是針對現代產業的定制化、節能化和高智能化的模式。它的最終目標是通過互聯網將不同的生產商緊密連接,依據客戶的購買要求,選擇供應商和制定生產工序,最終生產出個性化產品。
C2M實現了客到廠的直接聯系,除去所有中間流通加價環節,連接制造商,為用戶提供超高品質,超低價格,專屬的商品。C2M模式還改變了從工廠到用戶的傳統零售思維,由用戶需求來引領生產制造,從電子商務平臺訂購,用戶買多少[2],工廠就生產多少,大幅降低甚至消滅了工廠的庫存成本。
自2015年創立,歷經三年風雨的拼多多終于“出人頭地”以與眾不同的銷售手段吸引著廣大消費者。拼多多能迅速獲得海量用戶的關鍵是社交鏈條和低價——讓價格非常低的商品通過用戶分享到朋友圈來進一步擴大影響范圍。
8元的櫻花小冰箱,2元的進口車厘子雖讓人歡喜,但其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倒也不少。不僅有的產品質量不好,還有的訂單被取消換成代金券或抽獎券。
另外價格低廉的各種山寨產品橫行,例如:小米新品,松下新品,老于媽(老干媽),粵利粵(奧利奧),雷碧(雪碧),康帥傅(康師傅)等等。隨著各類疑似侵權行為的爆出,拼多多平臺商品的品質飽受質疑。
中國時代的大潮流的迅速發展,讓人眼花繚亂,一個又一個的新事物出現,一個又一個的舊事物被淘汰,拼多多作為一個方興未艾的APP,其背后又何嘗不是危機四伏,C2M新模式的運營雖然為拼多多注入了無限生機,但C2M模式帶來的不只是活力,伴隨著的更多的是商家目光短淺,貪圖小利,有關部門的制度缺失等行為引起的難以掩蓋的拼多多價低質差的實質。
供給是指廠商在特定時期內在一定的價格條件限制下,生產者主動為市場提供某種商品或服務。需求,是指人們有能力購買并且自主愿意購買某個具體商品的意愿。
在中國經濟水平日趨增長之下,人均收入水平不斷提高,隨之而來的還有房價攀升,愈來愈多的人淪為房奴。一線城市與下線城市教育的斷檔,讓很多希望子女進入上層社會,出人頭地的父母將大量收入投在教育子女上,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二孩又成為了新的經濟負擔。拼多多提供了大量價格低廉的商品,緩解了人們的生存壓力,它的崛起便不足為奇了。拼多多電商平臺迎合了廣大群眾的需求,與我國中低收入階層的消費水平相契合。如此可見,拼多多的出現從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我國中低層人民的需求,因此拼多多的存在具有合理性與必要性。
拼多多總裁黃錚推出新型社交電商模式,探索出別具一格的補缺市場營銷戰略。拼多多以拼團購買的方式,很好地詮釋了Facebook在電商平臺的無限生機與活力,不同于京東,阿里巴巴的Google模式,開辟了一片新的領域。
不僅如此,拼多多從精準扶貧中發現商機,在售賣過程中省去了中間商,在貧困地區最缺的往往是客源,拼多多恰恰為其發展提供了所需條件,這樣的企業一定程度上會得到國家的支持。
STP是指實行市場細分化,目標化和定位,是企業營銷戰略的核心內容。
拼多多以著名社交平臺微信為傳播媒介,利用與騰訊的良好合作關系,充分利用微信資源,得益于微信平臺提供的銀行卡支付功能,微信掃碼支付手段和搶紅包功能,發展出自己的營銷策略,建立自己的廣大客戶群體。
從市場細分和定位角度,小城中老年人,未必會使用淘寶京東,卻大部分會使用微信等社交工具,通過拼團的方式讓消費者在其圈子內進行網絡,然后再利用熟人效應,既達成了賺錢的初衷,又免費為自己的招牌做了廣告,可以說一舉兩得。
C2M“客對廠”是一種新型的電子商務互聯網商業模式,這種模式是基于社區SNS平臺以及B2C平臺模式上的一種新的電子商務模式。[3]我國許多企業都面臨中間商裝差價的現狀,在交易流通過程中,生產商的出廠價格最為低廉,商品出廠價與銷售價往往天差地別。拼多多借此機會減少流通環節,實現客廠直接對話,降低了成本,是經營模式上的一次創新。
組團購買方式,不僅作為一個消費新手段,更重要的是減免了商家在流通環節中因不熟悉消費者的愛好,而造成的原材料和勞動資源的浪費。據調查顯示,我國雖為能源大國,但人口總量占全球六分之一,人均資源占有量不足全球人均占有量的二分之一。由于我國生產模式難以與發達國家媲美,資源利用率也極低,拼多多電商平臺迎合了我國的資源短缺現狀。
作為消費新手段,拼多多以拼團的方式,迫使消費者在自己的朋友圈內大力宣傳不費一絲力氣,就為廣大民眾所周知,這也為平臺節約了宣傳費用。
另外一次性大規模生產,對于流水線作業尤為關鍵,如是因幾十件商品而發動未免太過大題小做,拼多多對于商家來說也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從客源上看,拼多多一上市,就與騰訊建立合作關系,充分利用在近幾年興起的微信平臺,及其微信支付,紅包等方式,發展了眾多客源,并且也開創了拼團消費的方式,一時間可謂風生水起。
從宣傳模式上看,利用拼團消費迫使消費者在其關系圈內,大肆宣傳,達到吸引消費者擴大影響力的目的。
近期,拼多多假貨橫行,導致大眾對該平臺是否以低價“欺騙”消費者騙其購買與消費者期望并不相符的商品提出質疑。“進口車厘子2元一件”、“紅心火龍果19.9元一件”、“5.2元團購四周鮮花”等屢見不鮮。
拼多多的拼單邀請多是在微信群里由熟人發送,一方面產品名不副實,另一方面感覺被熟人欺騙,這樣的事例發生多了,難免讓民眾對拼多多的品質和模式造成懷疑。
眾所周知,在中國一件好事物的出現,勢必會引起眾多類似事物的興起,而如果不進步那么今日的輝煌往往成為曇花一現,拼多多充分利用C2M模式,微信支付手段,微信朋友圈,規模效應,流動性偏向心理造就今日輝煌,成功的模式一旦暴露,相似模式也會層出不窮,若拼多多不抓緊時間改變現狀,大好局面能否維持還要兩說。
雖有劣勢但還是有可以挽回的余地,若政府相關部門能夠加強對不法商家的管制,拼多多平臺的前途還是無限光明的。
有了前期的宣傳與鋪墊,拼多多在前進的路上將會更加謹慎小心,相信吸取教訓后的拼多多將會更上一層樓。
1.雙巨頭之下的小鮮肉
京東,阿里巴巴是擁有深厚根基的頗有影響力的電商平臺,在市場上占據了主要客源,不僅如此,京東阿里巴巴今年在各地不斷以智能手段吸引著顧客。在兩大強者的攻勢下,靠低端上位的主流媒體的抨擊下“小鮮肉”拼多多能否幸存也是其需要面臨的一個威脅。
2.漏洞百出的管理機制
2018年6月,上海公安網安部門調查發現,“拼多多”商城存在出售開刃刀、偽基站設備、偽假摩托車車牌等違法違規商品的情況。2018年7月,央視評拼多多涉嫌售假[4]。
對此,拼多多雖在其官方微博公開回應稱,對此高度重視,緊急排查,并啟動全面、系統清理,關閉涉事店鋪,下架違規商品,情節嚴重的店鋪已被列入平臺“黑名單”,但是可以看出其管理方面出現的漏洞。
以低價闖出一片天地,但問題隨之暴露,層出不窮的盜版商家,使其信譽陷入了尷尬境地,而如何在低價與優質之間找到平衡點尤為關鍵,由此,借鑒其他電商平臺的管理體制與自身相融合,而不是僵硬的生搬硬套,才是王道。
相關部門制定入門標準,可以在合作協議中注明合理行為和違規行為,用以規范商家行為。
從經濟學角度來說,人們在考慮問題時,往往以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為目的,而最終形成的局面往往并非是最理想化的,這時就需要政府的適當參與,促使人們選擇的最佳方案可以形成各方都最滿意的納什均衡狀態。
“顧客的眼睛是雪亮的”,市場監管方應該讓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監管,同時也要能正確識別顧客的反饋,以免顧客濫用權利,引發更大的混亂。
拼多多憑借新穎的社交電商模式和迎合大眾的經營理念打下了屬于自己的天下。正所謂“打江山易,守江山難”,拼多多的經營模式和理念也帶來了諸如假貨等問題,要想更好地發展必須要加強自身管理,并且政府要加強監管,只有這樣才符合經濟學的最終目的---使人們生活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