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建忠 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隊
消防“生命通道”消防人員實施滅火救援和疏散被困人員的通道。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防火通道和應急車道是生命通道,要確保暢通無阻”。近期由于“生命通道”被占用、堵塞而給群眾生命和財產帶來嚴重損失的問題,備受社會關注。應急管理部黃明書記強調“要把打通“生命通道”與提高基層治理能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緊密結合起來,以消防通道一個“小切口”,帶動基礎建設三大項目。為了進一步落實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論述精神,有針對性的推進消防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筆者分析了南京市老舊小區“生命通道”的現狀,并對如何打通“生命通道”提出了具體策略。
南京市現存居民小區共計12536個,其中2000年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有三千余處,而存在消防車通道堵占現象嚴重的老舊小區多達兩千余個。這些老舊小區由于歷史問題,規劃不到位,停車位偏少,消防車道不足4米,而且普遍存在占用、堵塞消防車道的現象。
據抽樣調查,占用、堵塞消防車道的行為發生夜間以及周末,空置的消防車道成了業主們“停車首選”,而且具有動態性和反復性。絕大多數的物業公司不愿管、不敢管、不會管,物業管理單位只對小區承擔管理職責,沒有行政執法權,對于業主占用、堵塞消防車道的違法行為僅能是口頭告知、勸阻等方式進行制止,而對強硬業主,起不到任何作用,甚至“妥協讓步”,最終導致物業管理單位的“三不”現象,對占堵行為視而不見、放任自流。
據調查,經濟的迅猛發展使得私家車迅速走進千家萬戶,“一家多車”現象越來越普遍。而2000年左右開發的小區,其停車位配置數量還不足業主總戶數的30%,另有大批小區根本沒有規劃停車位。近年來按每戶一個停車位考慮,但現存泊位數遠遠不能滿足業主停放的要求,如鼓樓區的世紀花園小區2004年建成交付使用,共計906戶,私家車約1500輛,地下停車場300個車位,地上停車位220個,停車位滿足不了業主私家車泊位需求,最終導致的就是破壞綠化,占用消防車道的局面。
全國居民打通“生命通道”集中攻堅行動,要求畫設“嚴禁占用消防通道”的警示牌,并對占用、堵塞消防車道等違法行為進行查處整改。但機構改革后,公安派出所對居民小區的消防安全監管趨于弱化,住建、城管、交警等部門在住宅小區的安全監管方面無明確的法定職責,消防救援機構的執法力量有限,造成居民小區的消防安全監管法定職能缺失、監管力度弱化,形成監管盲區。
為了保持消防車道永久暢通,打贏攻堅戰,黃明書記提出“由急到緩、由短到長、分步實施”的工作要求,通過建立全面、完善的整治機制,采取“政府主導、部門配合、物業協助、群眾自律”的模式,才能更好地解決這一難題,確保標本兼治。
在相關法律法規中明確消防車道的標識設置和劃線管理的主管部門和相應職責。物業管理單位負責小區的消防車道管理工作并由住建部進行監督指導;城市建成區可將消防車道管理納入網格化管理范圍;公安派出所可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于不配合整改的進行查處。消防救援機構要結合“五進工作”進行宣傳教育演練工作;另外,可以適當授予物業管理單位可依據相關規定及授權情況對于占用和堵塞消防車道的個人進行處罰。
“生命通道”被占用、堵塞,從根本上看,是由于停車泊位與私家車的增長率不相適應,因此,要強化源頭管控。在住建部門在對新建住宅小區進行規劃設計的初期,需要科學、合理的推算社區車輛保有數量,并強制規劃小區停車泊位。而對已建成的小區,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科學改建公共停車設施,如增設立體停車庫等增加泊位。同時像南京市形成政府令,積極協調企事業單位在夜間及節假日開放停車場,提供錯時停車;同時在沿街小巷劃上臨時限時泊位,緩解停車壓力。
要將消防車道管理工作納入“雙創”檢查工作內容,結合公安警務改革,對居民小區內占用堵塞消防車道的行為給予行政處罰,并將違反消防法行為納入信用體系建設;推動社區安裝“智慧消防”等技防設施,實現全時防控、動態管理;通過南京消防公眾號的“隨手拍”、“火災隱患有獎舉報”等,發動群眾及時發現隱患,制止違法行為,消防救援機構要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消防監管工作,積極開展滅火演練和宣傳培訓,增強業主的主觀意識,提升消防安全意識。
通過輿論宣傳,加強與媒體溝通協作進行深度宣傳報道。聯合公安、物業及交管部門貼違法告知單,普及消防知識,告知法律責任,曝光占堵現象,震懾違法行為,促使業主摒棄僥幸心理。
打通“生命通道”是一項長期的基礎工作,不是依靠哪一個部門的強制性措施就能解決的,必須由各職能部門從規劃、設計、管理、使用等方面入手,提高全民安全防范意識,才能真正打通“生命通道”,也才能給廣大人民群眾一個舒適安定的居住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