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尉
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
作品是創作者進行思想和情感表達的重要媒介,而色彩語言由于本身具有強烈的主觀性,對于表達創作者的主觀意識、自由表達自身的思想和情感具有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藝術創作本身并不是簡單的模仿,而是以主觀意愿為基礎,通過對主觀元素的整合最終形成沖擊人們心靈深處的作品。這些作品中都包含創作者的主觀思想。在國畫的創作過程中,配色的選擇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選取顏色本身就是一種主觀行為,對于國畫作品而言,色彩的運用可以直接對觀眾造成視覺上的沖擊,因此,合理地運用色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作品的表現力。
對于作品本身而言,顏色的運用可以為作品奠定一定的基調,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裝飾作用。尤其是在平面的色彩創作過程中,通過對色彩進行分割、重疊和組合,可以起到不一樣的表現方式,從而保持作品整體的協調性,充分展現色彩在裝飾方面的價值。在國畫創作中,部分創作者天馬行空,這種創作本身也是作品的創意所在,但作品在呈現的過程中,合理發揮色彩語言的作用,可以更好地保持作品的協調性。
通常情況下,色彩語言具有一定的象征性,這種特性屬于顏色的共性,在不同的設計領域,不同的顏色可以給人們的心理帶來不同的感受,因此,合理使用顏色,可以提升表現力,對于提升作品的象征性意義也具有重要作用。在當代的國畫創作中,色彩的這種特性一直被沿用下來,大部分畫家在使用顏色時,會對顏色的象征性意義進行全面考量,從而以色彩的象征意義表達自身對作品的情感和思想。
受到中國古代傳統禮教和儒學思想的影響,傳統花鳥畫在色彩運用上可謂是相對簡單,甚至稱為單一,更多地運用冷色調。大多情況下,都是以簡單的線條勾勒,配以墨色暈染。如此,雖然繪制簡單,但在情感、思想的表達上不夠鮮明,未能明確展示出繪畫的語言色彩。同時,在傳統花鳥畫中,通常都按照事物原本色彩進行著色,在形象上具有極強的概念性和象征性。所以,隨著時代發展,在當代花鳥繪畫中,很多繪者開始學習日本的繪畫色彩,為中國當代花鳥繪畫教學增添了五彩繽紛的色彩,在彰顯畫作特點上更具張力,具有超強感染力和表現力。
現代色彩繽紛的花鳥畫作的出現和應用,對當前工筆畫的發展也產生了深遠影響,無論是通過色彩的對比,還是節奏的演繹、情感的表達,與當代繪畫審美的觀念更加契合。除了運用國外繪畫色彩和當代繪畫技巧,在繪制現代花鳥畫時,還引入了很多民間繪畫的色彩和搭配技巧。民間繪畫色彩和技巧的引入,使畫作表現更加隨性、天真和自然,使畫作在表達上朝一種無意識形態的方向發展,主要是想通過對色彩的應用,將自己認為美好的事物記錄下來,展示給大家。所以作品在內容上更多表現出對美的“本能”的認知。這種色彩表現形式,在現代花鳥畫教學上的應用,對繪畫作品增加一種別樣的韻律和色彩意境,屬于作者內心深入最真實、質樸的想法。
院校要改變傳統教學理念,重視實驗室建設,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持續為實驗室建設投入教學資金。對于初期建設的實驗室,可能存在器材設備落后等問題,院校要及時予以更新,使實驗室建設緊跟新媒介技術的步伐,達到實踐教學的合理標準和要求。
建設開放性實驗室,積極鼓勵學生充分利用實驗室的便利條件,創新思維開展試驗,以此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為學生提供專業的實踐教學場地。基于中國花鳥畫課程實踐性強的特點,其教學考核的模式則應更傾向于實踐方向的考核,而并非如其他類專業注重理論性卷面考核。因此,教師在設定考核比例上要權衡輕重,既不忽視理論知識,也要抓住實踐考核的重點。
教師是課堂情景教學的創建者、管理者,因此,也需要對自己設置的情境中學生表現進行客觀評價,而該評價不是教師一句簡單的對錯就能決定的,需要完整的考核評價機制作為保障。在整個考核中,需要仔細觀察學生課堂表現,注重對過程的評價,即使學生出現錯誤,但只要其認真研究、努力探索過,教師也要給予其肯定,同時,幫學生分析問題,找出原因,鼓勵其繼續努力。
傳統教學模式下,考核方式主要為理論考試。結合中國花鳥畫課程知識點與學生情況改革考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重新構建以職業素養、專業技術標準為主的考核體系。實際中,理論考核學生相關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課堂演練考試主要考核學生的繪畫能力,加強學生對相關理論知識及鑒賞的直觀感受。拓寬實訓考試內容,可以采取情境體驗、即學即考的模式,考核方式加入情景模擬,觀察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溝通能力。在中國花鳥畫教學中,每學完3~4節課可之后,教師就要為學生安排一節課時間進行綜合性復習,在這節課時間內,要求學生回答所有關于已經掌握的中國花鳥畫方面的問題,幫學生梳理原先零星的知識點,連貫成系統性內容,促進中國花鳥畫色彩教學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