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慶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人口老齡化是當今世界各國面臨的重大問題,已經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我國于1999年步入老齡化社會,至2010年底全國老年人口1.78億,占人口總數的13.26%。“十二五”時期,隨著第一個老年人口增長高峰到來,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快,2015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將增加到2.21億,老年人口比重將增長至16%。面對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的新形勢,為了構建全方位的老齡服務體系,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目標,迫切需要培養高素質專業化老年保健與管理人才。2016年有高職院校在全國率先開設老年保健與管理專業,至今已有三年多時間。目前,全國約有七十多所院校(主要集中在高職院校)開設此專業。對這些院校的調查發現,此專業的課程設置不同學校間存在較大差別。為使專業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實現零對接,強化校企合作,方便校際交流,特開展老年保健與管理專業核心課程體系構成的調查研究。
核心課程的構建具有特定的育人目標和功能,對課程思想、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結構、教學實施和評價的取向等都產生著重要影響,課程建設、教學實施和評價等活動的開展都要遵從。從學校教育看,影響人才能力成長的主要因素是課程、教學實施和評價等。其中課程的內容對所培養人才的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
我校老年保健與管理專業培養理想信念堅定、德技并修、全面發展,培養具有一定的科學文化水平,良好的職業道德、工匠精神和創新精神,具有較強的就業能力、一定的創業能力和支撐終身發展的能力;掌握老年保健與管理的基本知識和技術技能,面向老年人身心康復保健服務崗位、老年人能力評估員崗位、養老機構技術主管崗位,培養能夠從事老年人健康評估、老年人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教育、老年人身心保健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前期已到上海幸福九號養老投資集團、寧波頤樂園、北京千禾頤養家苑養老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萬科怡園北萬光熙長者公寓、重慶第一福利院、重慶市第三社會福利院、泰康之家蜀園成都養老服務有限公司等養老機構實地調研,分發調查問卷。與畢業生訪談,深入企業調研,結合各崗位能力,分析對1+X需求情況,篩選工作任務。
各養老機構加入專業委員會,定期召開專業委員會會議,聘請機構優秀人員成為兼職教師,校企合作辦學,在教學過程發現問題,及時修訂專業核心課程體系,校企合作,共育養老護理人才。
主要包括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技能)課程。

表1 課程體系結構明細
老年保健與管理專業配備有校內專任教師和校外兼職教師共同組成的專業教學團隊,按教師與學生比例為1∶16配置專兼職教師。其中,專業帶頭人具備高級職稱,專任教師8人,“雙師型”教師比例100%;兼職教師7人,主要來自于周邊醫院及國內大型的養老機構、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或老年產品營銷機構。團隊專兼結合,結構合理,教學經驗豐富,積極投身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教學改革,能夠按照規范的教學計劃和要求,持續為學習者提供有效的教學服務,及時對課程內容進行更新和完善。基礎理論課程主要由校內專任教師承擔,保證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課內實訓、課外見習及養老機構頂崗實習由兼職教師承擔,強化技能的培養。
構建以提升老年照護與養老機構管理能力為重點,以職業崗位需求為主線的實踐教學體系,設立基礎實驗平臺、專業單項技能訓練平臺、綜合實訓及頂崗實習平臺,增加了實踐教學在教學計劃中所占比例(超過50%),滿足職業技能培養需要。具體實踐教學體系見圖1。
全國老年護理專業開辦數量少,課程設置不完備,缺乏統一的課程規劃與指導,專業課程的系統性和規范性不足。專業課程教材缺乏,未形成完整、獨立的老年服務教育體系。經過調研,結合養老機構崗位需求,通過企業委托培訓、課程研發定制來開發課程,制定《老年保健與管理人才培養方案》,完善課程設置(進一步討論,確定),編著專業課程教材(討論)。
沒有合格的師資,培養不出合格的學生。老年照護是全程、全人、全生命周期的過程,又區別于傳統的護理模式,這就對教師的綜合素質要求更高。目前養老專業教師普遍缺乏專業知識儲備和專業經驗,導致教學理論有余、實踐不足;學校需引進老年護理方面專業的師資或兼職教師,護理專業的老師還需進一步學習培訓,取得相關資質。另一方面,為了彌補專業教師實踐經驗的不足,讓專任教師去涉老企業一線掛職鍛煉,同時將有經驗的一線工作者請上講臺。這一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緩解課堂教學與實際需求之間的脫節以及師資不足等問題。
雖然市場有需求,但高校養老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并不樂觀,流失率也比較高。主要原因是,養老專業從業者沒有很好的職業晉升渠道和清晰的職業路徑。一般畢業生到養老機構就職都要從一線的基礎護理工作做起。但該專業畢業生沒有資格考取護理執業資格,不能從事技術含量較高的老年護理工作,只能考取養老護理員證書、老年照護師證書、失智癥照護證書,從事技術含量較低的生活護理工作。與此同時,用人單位為節約成本,不會大批使用高校本專科畢業生。這也給老年保健與管理專業的學生就業和職業發展帶來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