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寶 畢勝
1.景德鎮陶瓷大學科技藝術學院
2.景德鎮陶瓷大學陶瓷美術學院
20世紀90年代以后,計算機輔助設計在陶瓷藝術設計領域逐漸興起,進入21世紀之后,隨著虛擬現實(VR)技術在生產、科研和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陶瓷行業也逐漸應用該技術。陶瓷的設計與生產從傳統的手工方式、機械化方式發展到高新技術輔助方式,其突出特征就是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陶瓷產品的造型與裝飾,這為陶瓷產品的開發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然而,新產品開發成功的關鍵在于準確獲取市場的信息后快速地開發出市場所需要的產品,并最大限度地縮短新產品開發周期。因此,對陶瓷產品虛擬現實展示方式的研究和探討是非常必要的。
虛擬現實(VR)技術的基本特征是具有沉浸性、交互性和構想性的計算機高級界面。它綜合利用計算機圖形學、多媒體技術、仿真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并行處理技術和多傳感器技術,以有效模擬人的視覺、聽覺、觸覺等感覺器官功能,使用戶能夠沉浸在計算機生成的虛擬境界中,并能夠通過語言、手勢等自然的方式與之進行實時交互,創建了一種以人為本的多維信息空間。在虛擬現實環境系統中,能夠使人具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用戶不僅能感受到客觀世界中所經歷的情境,而且可以獲得由于客觀物理條件的限制而無法經歷和體驗的感受。因此,當虛擬技術與陶瓷產品展示設計結合時,能在一定范圍的時間和空間內,使用特定的藝術、設計語言,借助合理的技術媒介,通過對空間與氛圍的精心創造,有目的地對陶瓷產品的陳列、視覺傳達以及銷售和購物環境進行綜合的構想、設計與實施,將產品的信息準確地傳達給客戶,以期在客戶的心理、精神與行為方面產生有意識或潛在的影響,以達到宣傳產品、推銷產品的目的,滿足生產者、推銷者和消費者三者的需求,最終為客戶創造出更科學、合理、符合人們物質與精神生活需求的產品。
對陶瓷產品最適合的虛擬展示方式進行研究,能為陶瓷行業提供有效的產品虛擬展示的理論基礎和藍本,便于商家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實現三維虛擬展示,用一種更為有效的方式讓消費者和商品形成良好互動。消費者能更容易、更全面地掌握商品的信息以對商品進行評估,進而做出購買的選擇利于滿足消費者的生活需求。對商家而言,產品虛擬展示既提升產品的開發和完善效率,也使開發商最大限度地節約成本、提高效率和產品開發的準確率。虛擬陶瓷產品的展示不僅有利于新產品的開發而且有效地提高了設計師設計產品的效率及準確性。此外,在疫情的當下,虛擬展示在交互性、不受時空限制方面,以及節約資源、信息交流和產品推廣方面體現了明顯的優勢。
陶瓷產品品類繁多,每一種類別都有自身的特點,產品不同的特點應該有其不同的虛擬展示手段和最適合的技術去展現它們,下文主要探討日用類陶瓷虛擬現實展示設計的特性與原則。
首先,日用類陶瓷,主要區別于建筑用瓷、衛浴、藝術瓷類,如餐具、茶具、咖啡具、酒具、燈具、花插等。日用類陶瓷產品不僅具有特定的使用功能,還具有相應的審美功能。例如,一個好的馬克杯,既有容器的功能,又具備區別使用、標榜個性的功能。又如,一套工夫茶具,不僅具有飲茶、款待賓客的功能,還有營造茶藝空間、藝術氛圍的功能。因此,在對日用類陶瓷產品展示設計時,不僅要考慮其功能性,還需考慮其造型、材質、裝飾等審美特征、風格的呈現,這也是其實用功能與審美功能的統一特征。
其次,日用類陶瓷產品展示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視覺傳達的表述方式、產品設計的形態特征和空間環境構筑方式構成了產品展示的基礎。這些展示的基本要素在限定的區域和空間內,運用具體的設計語言,通過對空間和平面的塑造,在人與物、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創造出一個交互的環境。在這個環境中要使產品通過展示達到最終的目的,就必須遵循功能、經濟、美觀、質感、量感的展示原則。這些基本原則能保證更適合產品自身特點并提升展示效果,并且從中我們嘗試尋找出它的基本展示特性。第一,從屬性:產品的展示從屬于產品的功能。在產品展示的系統化組織工作中,從空間環境、道具、視聽媒介、色彩、照明到裝飾陳列等,從總體到單項,都必須圍繞更好地實現特定產品的功能而進行。例如,我們常見的陶瓷臺燈,在虛擬展示中除了應充分顯示其功能范圍和適用使用環境,同時,也應展現了絢麗的釉色、光潔的質感和獨特的造型,創造出了賞心悅目的視覺效果和愉悅的氛圍。第二,參與性:最合適的產品展示方式,能充分顯示產品的品質和魅力,吸引和激發用戶和各類消費者積極參與到產品的互動中來,從而形成一個良好的交流空間氛圍。因此,在虛擬展示時,應注重空間的通俗易懂和場景的真實感。使消費者在身臨其境的氛圍中感受產品的吸引力。第三,科學因素和藝術因素的有機結合:陶瓷產品在展示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給予人們美的享受,它是“為人的”設計的科學化的產品,也是構建美好生活的“藝術化”的日用品。第四,經濟因素和文化因素的結合:其經濟性因素體現在追求經濟效益。陶瓷虛擬展示效益是產品展示活動追求的根本目的,不同類型的陶瓷產品所追求的效益目標各有所不同。文化因素通常也成為是某些產品開發的依托,通過文化內涵的挖掘與展示,為經濟產品賦予更多的附加值,從而獲得更多消費者的喜愛。經濟性和文化性結合的典型案例有:工夫茶具產品的虛擬展示,茶具上紋樣所蘊含的含義是其文化性的代表之一,而消費者獲得對茶藝空間的體驗,又是商家最有效的推銷形式。
再次,日用陶瓷產品的虛擬展示,無論從其外在的造型、裝飾或者內在的質感,都依賴于視覺形象傳達信息。因此,視覺傳達是產品效果展示的本質。第一,空間形態的處理。如日用陶瓷產品有碟、盤、碗、杯、茶具、咖啡具等不同體量、不同形態、不同釉色的產品,其各具不同的特點,在空間的處理上各有不同。例如,運用直線分割畫面、限定空間可起到引導視線的作用。曲線則豐富了視覺效果,打破直線造成的理性空間,給予人自由、靈動、活潑的感覺。圓形在展示設計中,可以延伸為扇形、螺旋形等,易于與周圍環境協調。三角形在展示設計中的恰當適用,可以穩定視覺感受,從而形成視覺的焦點。運用矩形進行分割和限定,能使空間規整、莊重但容易顯得呆板,適合與其他圖形組合使用,能產生均衡卻有變化的視覺感受。第二,運動因素也是空間處理上的常用手法之一,其特點是容易引起視覺的強烈注意。
最后,應注重對色彩心理學的運用。據學者研究表明,色彩對人的情緒有潛在的影響和作用,它可以刺激人類產生共同的情感體驗,傳達共同的情緒。例如,白色傳達純潔、美好之意;深藍色給人冷靜、內斂、深邃之感;紅色表達熱情、力量的之情;淺藍給予人們清新雅致、活潑有度之感。又如,色彩的色階變化色調,猶如音樂的音階一樣,使色調呈現漸變的狀態,使觀眾的視點產生從一端推移到另一端的效果。在陶瓷產品虛擬展示中,我們應當了解并合理地運用這些因素以配合展示主題的表達,并充分運用燈光的效果,發揮烘托產品質感和渲染氣氛的作用。
綜上所述,在商品經濟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對日用陶瓷產品虛擬展示設計的應用原則進行研究,能對實際的虛擬陶瓷產品設計提供理論支持,有利于陶瓷產品的科學性呈現。尤其在疫情的當下,虛擬展示在交互性、不受時空限制方面,以及節約資源、信息交流和產品推廣方面體現了明顯的優勢。希望此次的理論研究能對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提供支持,從而更好地為陶瓷產品的線上營銷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