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銀斌
甘肅省定西理工中等專業學校
近年來,我國汽車產業快速發展,造就了我國當前汽車增長量位于世界前列,且這個數據一直在快速增長,面對我國日益增長的汽車增長量,如何平衡汽車制造業與汽車維修業,一直以來是業內最為重要的研究問題。一般而言,大部分的應屆高中畢業生,在聽聞“汽車維修”這個專業時,認為就業前景不佳,導致了我國目前缺少高水平、高素質的汽車維修人員。另外,當下汽車維修人員的水平參差不齊,存在濫竽充數的現象。因此,如何在高等職業學校開展汽車維修職業化教育,成為了目前開設“汽車運用與維修”行業的重中之重。本文,筆者將借助實踐教學模式,結合當下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發展,略談幾個方面。
當下,由于競爭壓力較大,部分高等職業院校積極開展“對接本科”類的專業項目,導致像“汽車維修”這樣傳統的應用型專業缺少相對應的師資力量和生源,在部分高職院校的眼里,“汽車維修”專業應當是作為中職院校開展的科目,在高職院校開展“汽車維修”有點過于缺少就業競爭力,其實,當下我國汽車維修領域人才較少,良莠不齊,年齡結構極其不合理,缺少受過高等教育的高水平、高素質的人才。作為輸送我國應用技術型人才的高職院校,理應結合我國技術領域的現狀,努力培養高精尖、高素質、高技術、高水平的汽車運用與維修人才。
目前,我國高等職業院校的“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發展水平不盡相同,除了部分學校的“汽車維修”專業受到國家和省級單位的重點建設,其余部分高職院校的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發展都缺少動力。根本原因在于,汽車維修專業從名稱上不占招生優勢,另一個原因就是汽車維修專業可以不用受學歷的影響,汽車維修行業需要經驗與時間。所以,對汽車運營和維修專業進行教育教學改革,事關我國未來汽車維修領域的發展。
高職院校受教學硬件的束縛,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只是局限于理論講解和課本知識,從長遠來看,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如果知識進行理論知識的宣講,那么就會缺少相對應的實踐經驗,而且也會讓學生對于理論知識感到迷茫,特別是作為高職院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本身就是一項符合高職院校辦學宗旨的專業之一,就是培養我國高素質高水平的應用技術型人才。如果汽車維修不能結合實際,則會讓學生感到迷茫與空洞,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只有真正地將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走出課本、走出課堂,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才能讓同學們更加深刻地理解專業知識,學好本專業的知識內容。例如,將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學生帶進某品牌4S店的售后維修廠,讓學生近距離觀察維修工如何進行汽車的專業維修,只有讓學生真正走入未來工作環境,只有讓學生親自去體會未來工作,學生才能更好地做到將理論與實際結合。因此,汽車運營與維修專業從實踐出發,則可以繞過晦澀難懂的課本理論知識,讓學生在專業的工作氛圍中學習相關理論知識,之后回歸課本可能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實踐教學必須要找準自身的定位,通過清晰的定位來開展各項汽車運營與維修專業教學工作,作為傳統高等職業院校的代表專業之一,學生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在汽車維修廠進行實際維修或者從事汽車維修的科研工作,以傳統的服務業為主。因此,專業的定位要求每一位汽車運營與維修教師和學生要找準自己未來的教學或者是學習方向,要以實踐為主,理論為輔。結合當下就業領域和市場企業調研,找到契合學生和相關汽車運營與維修工作的關鍵所在。例如,調研部分汽車制造品牌對招聘汽車維修工作人員的要求,讓學生在招聘要求中找尋自己的優點和不足,明確目標定位,提高自己的實際技術水平和專業素養,為未來進入工作崗位做好基礎。
沒有計劃的教學內容,則會讓學生產生無所適從的感覺,特別是在當今快速發展的時代,如果教學內容不能緊跟時代的步伐,那么諸如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這樣傳統的服務業則會被淘汰,只有不斷地結合就業形勢和時代背景,提高實踐教學內容的專業性和針對性,學生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形勢中保證有優勢。例如,在實踐環境中,教師要有計劃地進行講解,不能一味地讓學生去感受,教師應該按照實踐教學計劃,合理安排實踐時間和教學方式,動用學生的視聽說,全面讓學生感受實踐教學的優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專業能力。
工學教育可能會給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實踐教學帶來一定的啟示和幫助,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要順勢發展,確保專業、科學、合理的同時,還要兼顧一些更加深層次的工學知識,要以學生為中心,將實踐教學與工學理論知識相結合,全面培養復合型應用技術人才。例如,教師在實踐教學中,可以通過分析工學中力、電等專業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汽車維修的原理,提高學生思考和探究能力。喚醒學生鉆研探索的好奇心,也能夠幫助他們在未來的就業中,有一技之長。
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實踐教學任重而道遠,但是其對于汽車運用和維修專業的教學發展意義重大,通過專業定位、實踐教學內容和工學結合等模式的構建,能夠以全新的視角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主干知識和未來發展,將理論融入實踐,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