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雪如 李桂娟
唐山師范學院玉田分校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電子書已悄然替代紙質圖書的市場。筆者考慮幼兒年齡特殊性,試圖以兒童熟悉的繪本形式引入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中,體現傳統圖書的優點,還原圖書原本面貌,讓幼兒近距離接觸本土文化,讓傳統文化與新時代同頻共振。
我國繪本體系教學尚不完善,尤其小城市及農村地區,更是缺少以繪本進入教學的嘗試和經驗。利用兒童繪本當作介質,開展幼兒美術教育,帶著幼兒看更遠更廣的世界。地方文化融入繪本故事中可以有效地實施傳統文化的啟蒙教育,傳承創新非遺、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其次,本土文化融入繪本教學,需要幼師有繪本教學的能力,有助于幼兒師資課程設置的完善,推動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培訓幼師職前階段其“繪本美術教學”能力,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想象力、創造力以及促進視覺認知和藝術表達等多種能力的發展。①定期組織到先進幼兒園、教育機構觀摩和培訓。②建設繪本專題研討團,探索活動內容和自創,幼師生間相互學習。③根據兒童繪本的具體特征,對其進行藝術歸類,并對其整理添加地方美術文化資源為自園的繪本研究成果,為自己所使用的資源庫,形成自身美術教育體系。
繪本是兒童感知地方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之一。在幼兒園美術課程中,地方特色文化可作為美術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將地方特色文化所蘊含的審美成分和本身的精神融入其中,也是幼兒園繪本美術教學的重心。幼兒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地方文化的傳承與交流當中,而幼兒園的美術教學是實施美術教育最重要的地方,因此需要不斷地挖掘繪本美術作品當中的人文內涵,幫助傳承多元化文化,突出地方文化資源功能,可以將當地歷史、藝術或者地理位置等凸出并進行融合,以自己獨特且穩定的形式表達出來。
巧用兒童繪本為幼兒美術教學資源,拓展地方美術文化。首先,對繪本進行深層的歸類和解讀,找準切入點挖掘其中適宜幼兒接受和理解的美術價值。其次,需要著重對中國傳統藝術及地方文化作描述和引導,以此為契機,開展地方美術活動。在進行繪本美術教學過程中,幼師根據當地特色,因地制宜地豐富其中的內容,利用繪本當中的色彩以及線條,對地方美術資源進行展示。還應通過多種的表現形式結合到動態和靜態的美術元素向幼兒進行演示。最后,用有效的方式將地方傳統文化所保留的文化設施以及材料進行收集,請當地的民間藝人到幼兒園進行才藝展示。以唐山本地美術資源,如泥塑、瓷器、紙鳶、樂亭大鼓等開展繪本美術活動設計。
幼兒園是為幼兒建立的一塊自由天地,藝術和幼兒在這里是不可分離的,讓幼兒更加切身地認識到美,任何的美術作品都不是相對的,也不是孤立的,需要在一個濃郁的文化環境當中才可以被創造出來。在歐洲,幼兒有屬于他們的兒童畫展、戲劇、音樂會等多種美術形式。還有定期的展覽、觀摩和交流。幼兒園方面,如德國的想象力幼兒園、化妝舞會幼兒園、大森林幼兒園等,他們有很多藝術創造的內容,繪畫的、動手的、做各種各樣的東西,材料空間都給孩子們。所以,我們的幼兒美術教師在面對繪本教學的時候,需要融入一定的文化環境,而不僅僅是其中的線條或是色彩對幼兒進行引導和描述。例如,中國最經典的皮影藝術,現在很多人對皮影藝術并沒有太多的了解,尤其是地方性皮影藝術形式,唐山皮影、四川皮影等。幼兒園美術老師需要適當地借助地方美術,在幼兒美術課程當中創設出文化主題氛圍的藝術環境,讓學生強化對地方美術文化資源的了解和認同,這是非常有必要的。
變革幼兒美術教育單一性,開展繪本與美術綜合藝術課程,讓兒童繪本美術教學立體化。如開展“皮影戲里話繪本”活動,繪本故事搬上皮影戲臺。角色扮演是幼兒喜歡的一種活動形式,幼兒喜歡表演,也喜歡看別人表演。發揮唐山皮影戲美術教育的最大潛能,例在繪本《影子爺爺》《老鼠嫁女》中以皮影的形象來表現故事內容,我們為幼兒創設一個開放的空間,滿足他們的表現欲望,與幼兒一起玩兒游戲,幼兒扮演角色,通過皮影舞臺表現故事情節,再現繪本作品中的場景此情此景,如同身臨其境。幼兒在扮演中充分體驗故事的人物,場景變化,體驗著這種傳統文化所帶來的樂趣。
在繪本《小青花》的引入下,老師互動帶孩子真正地到生活中去體驗,去看真實的花海,鄉村矮房的屋里屋外,述說唐山古老瓷都的過去和現在,采風瓷窯工作室了解青花瓷的制作過程。再利用泥或陶土制作自己的小陶貓,用青花瓷手法和色彩進行裝飾。培養幼兒的創造力以及動手能力,可以提升幼兒對地方傳統藝術的了解和熱愛,從而加深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我們利用繪本將地方美術文化特色融入其中,并在農村幼兒園美術教學中進行整體優化設計,形成農村幼兒美術教學特色,是希望做出一個幼兒繪本美術教育理念的典范、教學的示范。
綜上所述,將地方美術文化資源融入幼兒園繪本美術教學中,是目前教育改革的方向所在,更是幼兒園美術課程價值體現的重要方向,還可以有效地傳承地方美術文化特色,這也是開展地方特色教學的一種全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