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天昊 中國人民大學
前言:目前,互聯網金融投資是一種不可逆轉的重要理財方式,對于投資者而言,降低投資風險和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是主要目的。然而,縱觀互聯網金融投資實踐,其風險隱患問題十分突出,盡管相關部門工作者已經制定一系列降低或規避互聯網金融投資風險的制度、政策等,但是投資風險問題依然屢見不鮮。所以,相關人員有必要結合互聯網投資的實際情況,對投資風險做深入分析,以制定有效的風險控制策略,降低互聯網金融投資風險,提高金融投資者的利益,進而為穩定金融市場整體利益創造條件。
基于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的背景,各種形式的互聯網理財產品層出不窮,如余額寶、網絡信貸等。基于新型投資理財產品,其收益可觀,受到更多大眾的青睞。伴隨互聯網金融投資產業的發展,逐漸呈現出如下特點:
首先,互聯網金融投資具有交易靈活性的特點。投資者可通過網絡平臺自主實現投資信息的甄選與改進升級等操作,十分便利。同時,投資者所投入的資金可隨用隨取。其次,金融投資具有效率高的特點。互聯網金融投資以計算機數據處理系統為重要操作平臺,操作流程相對簡單。與傳統投資方式相比較,投資者可減少不必要的排隊辦理業務時間,更具快捷性。再次,互聯網金融投資的覆蓋面積相對較廣。通過互聯網交易,社會大眾可實現網購、手機話費充值、生活繳費等,且能夠第一時間從網絡中獲取多元的投資信息,由此,投資者可根據實際需要而合理選擇投資類型。最后,高風險是互聯網金融投資的重要特征,其風險主要體現在資金收益無法得到確切保障的方面。尤其在互聯網金融投資環境日益復雜的條件下,存在不法分子進行非法集資等,威脅投資者的資金安全[1]。
伴隨互聯網金融投資產業的發展,因高收益、高回報而吸引著更多投資者的目光。當前,互聯網金融投資越來越被人們所認可,在為投資者帶來豐厚利益的同時,也存在著風險隱患問題,可能使投資者遭受巨大經濟損失。根據互聯網金融投資的實際情況,其風險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互聯網金融投資中,投資者因風險評估能力弱,導致盲目投資的現象十分常見,甚至在傳統理財投資中,投資者也具有盲目性的特點,未能對投資產品加以全面的掌握而隨意投資。對于互聯網金融而言,投資者要進行有效的投資,有必要咨詢理財顧問,使之根據投資者的實際需求做出合理的規劃,可在滿足其要求的同時,將投資風險降至最低,給予其專業指導。然而,許多投資者并未意識到投資理財顧問的重要性,大多只是對客服人員進行簡單的理財咨詢,在尚未完全掌握投資收益與投資風險等信息之時,便做出投資決定。該決定過于盲目,可能給投資者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影響[2]。
就金融經濟本身來看,其具有波動性大的特點,所以,互聯網金融投資理財產品的投資期限的時間相對較短,資金流動性低,不穩定。與銀行理財和投資方式相比較,經濟收益相對更高,因而許多投資者選擇互聯網金融投資方式。但是,收益與風險是呈正比例的,高收益必然與高風險相伴,如果經濟效益明顯下降,則會給投資者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甚至損失慘重,本金無法收回。由此可見,互聯網金融投資方式雖然能夠給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回報,卻也伴隨著高風險,不能切實保障投資者的經濟收益,甚至使其承受一定程度的風險隱患。
互聯網金融背景下,金融產品良莠不齊,如若投資者不能對其加以有效的鑒別,則可能在高收益的誘惑下,進行盲目投資,致使自我卷入較大的投資風險漩渦之中。對于非法斂財產品,予以投資者以高收益、高回報的誘惑,且在投資者前期投資期間,收益相對較高,如若投資者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后,此類網站開始關閉,而投資者的資金將進入非法集資人的手中,使投資者承受巨大的風險損失[3]。
鑒于當前互聯網金融投資風險問題較多,相關人員有必要對其產生原因進行分析,主要包括:首先,投資者的互聯網金融意識薄弱。由于諸多互聯網金融知識尚未普及,且互聯網金融投資門檻不高,使更多投資者進行盲目的理財,大大提高金融投資的參與度。基于此,許多理財產品被賦予高收益的夸大宣傳及渲染,將投資者的互聯網金融風險意識逐漸沖淡。所以,有關部門工作者需對風險投資知識普及工作給予重視,一方面加強相關部門的聯合工作,權責明確,另一方面,有針對性開展投資風險知識普及工作,增強投資者的互聯網金融風險意識,使之謹慎投資,降低風險。其次,基于互聯網平臺的金融投資本身具有較大的風險隱患,因其以計算機數據為基礎,在數據傳輸過程中,極易出現中病毒、帳號或數據丟失等問題,威脅投資者的經濟安全。倘若遭受黑客攻擊,則給投資者帶來巨大風險隱患。由此,互聯網金融投資風險問題越來越多,不僅威脅著投資者的財產安全,而且阻礙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進程[4]。
互聯網投資環境是十分復雜的,信息內容公開透明度不夠,難以為投資者提供明確的參考,無形中降低投資者的信賴。基于此,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為投資者創造良好投資環境是尤為重要的,因而完善風險防控管理系統是必要的。首先,對互聯網投資項目加以仔細分析,從中識別風險,并加以控制,減少該風險對投資者經濟利益的威脅。其次,凈化互聯網金融投資環境,促進投資良性循環發展,規避高風險投資。基于風險防控管理系統的完善,建議相關機構對互聯網金融投資行業采取信用評定的方式,以循序漸進的構建金融信用體系,為投資者提供科學的投資分析。如果投資者的信用評分較高,其所承擔的信用風險也相對較高。再次,加快市場風險控制體系的建立與維護,用以規范互聯網投資環境和降低風險發生幾率。最后,加強互聯網金融品牌建設,為投資者提供更為有效的參考。此外,建議投資者增強自身的風險防范意識,從根本上規避互聯網金融風險隱患。
在互聯網金融投資活動中,涉及到諸多方面的領域,其中包括法律層面。隨著互聯網金融發展速度的加快,導致我國關于互聯網投資的法律法案相對不夠完善,不能靈活應對復雜的互聯網投資環境。對此,建議相關部門進一步健全互聯網金融投資相關的法律法規,以營造良好的互聯網金融環境。首先,我國可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金融投資制度,在結合我國發展實際的基礎上,完善有中國特色的互聯網金融投資法律法規制度。其次,加大對校園網貸等方面的打擊力度,通過與相關金融投資部門有機聯合,嚴厲懲治違法的互聯網金融投資行為,從根本上杜絕互聯網投資的詐騙行為,維護互聯網投資秩序[5]。
目前,互聯網金融投資活動日益頻繁,為降低和規避互聯網金融風險,相關部門應加大對互聯網金融投資的監管力度。現行的互聯網金融投資監管形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市場監管;二是企業內部監管。立足于互聯網金融投資的視角,實踐證明,良好的監管環境下,更能激發投資者的參與熱情,但由于互聯網金融投資缺乏明確的投資與經濟收益的衡量標準,更突顯出監管的重要性。首先,從市場監管方面看,嚴厲打擊設投資騙局的不法分子,并強化投資者的風險防控意識,最大限度的降低投資者上當受騙幾率。其次,從內部監管層面看,需創建良好的互聯網內部平臺,保證平臺安全穩定運行,降低風險率。基于此,互聯網投資企業需以計算機信息技術為重要依托,強化監管部門建設,并充分發揮該部門的監管作用和優勢,實現網絡監管與人為監管的雙管齊下,在降低金融投資風險的基礎上,促進我國互聯網金融投資行業的永續發展。
結論:隨著互聯網金融產業的快速發展,面臨著更為復雜的金融環境。規避互聯網金融投資風險,既能保障投資者的投資利益,又有利于維護金融投資市場利益的穩定。縱觀互聯網金融投資市場,存在諸多風險隱患問題,如投資風險評估能力弱、不能切實保證經濟收益、存在非法斂財的金融產品等,直接給投資者帶來巨大的風險隱患。基于此,建議相關部門立足于實際風險問題,強化風險管理與防控,最大限度的降低互聯網金融投資風險。一是完善風險防控管理系統;二是健全互聯網金融投資法律;三是對互聯網金融投資加強監管。基于此,可創造更為有利的互聯網金融投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