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伶玲 國網江西省電力有限公司贛東北供電分公司
電力企業作為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基礎性能源企業,其經營管理是企業總體發展管理戰略中的一部分。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部門,概念收益的提升對電力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至關重要。供電企業概念收益與售電量增長、線損率、售電均價、購電均價密切相關。因此,合理地分析電力企業的概念收益,為電力企業更好地提升經營業績就顯得十分重要。于是,本文從“量價費損”四方面對概念收益的影響展開分析,為供電企業經營業績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由于概念收益的提升對供電企業經營業績的提升起著決定性作用。于是,供電企業制定了經營業績考核管理辦法,對概念收益增長率及概念收益增加值這兩個指標進行考核。
1.概念收益增加值
概念收益增加值=當期概念收益-上年同期概念收益。
其中:概念收益=售電量×售電均價(不含稅)-本單位自購小水電等購電成本(不含稅)-大網供電量×統購電價(不含稅)-銷售側基金及附加(不含稅)。
2.概念收益增長率
概念收益增長率=概念收益增加值/上年同期概念收益×100%。
這兩個指標是密切聯系的,評價周期為月度。由財務部牽頭,營銷部、發策部協同,其中:財務部負責購電成本及指標總體管控,營銷部負責售電量及售電均價管控,發策部負責線損管控。
3.概念收益影響因素分析
供電企業概念收益與售電量增長、線損率、售電均價、購電均價密切相關。
由概念收益的公式可以看出,售電量的增長、售電均價的增加與概念收益的變動是正相關的;線損率的增長、購電均價的增加與概念收益的變動是負相關的。其中,這些影響因素中對概念收益起著決定性因素的是售電量增長率,同時可以看出線損率降低后對概念收益增長率的提升有著正向作用。
為提升概念收益相關指標,供電企業應完善修訂經營管理考核辦法,從“量價費損”四方面開展工作,培養全員“抓管理、提效益”意識,切實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實現最大的效益。供電企業財務部每月結合經濟活動分析開展概念收益分析,組織營銷部、發策部對一般工商業調價、市場化交易、購售同期等影響概念收益增長的因素進行調研,了解指標變動趨勢,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
影響供電企業概念收益的關鍵因素是售電量,公司上下結合實際,切實制定出保障售電量的管控措施,努力提升經營效益。
1.加大電網建設投入。抓好項目開、完工計劃均衡管理和工程節點計劃管控,避免開、完工日期集中在年底,確保工期按節點計劃完成。針對重過載、低電壓臺區和跳閘頻繁的線路,開辟綠色通道進行整治,定期檢查整改完成情況,釋放用戶需求。
2.優化電網規劃,精準立項。優化電網規劃,針對影響售電量增長及電網運行的“卡脖子”問題,建立問題清單,采用銷號式管理實現項目精準立項。
3.強化電網運維管理。優化電網調度,避免大面積停電,同時讓低電價的小水電盡可能全部上網;科學安排計劃檢修時間,加強停電計劃審核管理,嚴格控制停電作業及計劃停電時間,減少停電次數與時長,有效促進公司售電量增長。加強搶修管理,在保證安全情況下增加帶電作業次數,深化開展多種類帶電作業項目,靈活使用絕緣桿和絕緣手套法作業,拓寬三類以下常用作業項目的帶電作業,縮短搶修時長。
4.優化市場管理。進一步簡化業擴報裝流程,提升業擴報裝完結時效,滿足新裝用戶接入需求。
提升售電均價的關鍵是嚴格執行電價政策,重點關注用電檢查和稽查工作及歷史遺留問題。
1.以反竊電稽查和日常巡視檢查為抓手,將反竊電及電價檢查工作實行常態化管理,加強高壓超容、居民合表、農業排灌電價清理工作。2.持續開展電價糾偏工作,對歷史遺留問題列出清單,落實專人,跟蹤督辦。加快公司電價執行不到位歷史遺留問題整改進度,提高工作成效。
電費管理的關鍵是規范電費賬務管理,推行實時費控。1.對低壓用戶實施全部費控,對高壓用戶強力推行費控,實時結算。2.對陳欠電費,按要求制定節點計劃,加快回收進度,對確實無法收回的,分析原因,明確責任。
強化線損管理,進一步降損增效,激發公司概念收益增長率指標持續提升。1.選取典型的輸電網絡,開展各電壓等級的理論線損測算。2.成立線損實時管控機構,以下工單的形式督辦。3.對重過載線路定期檢查整治,制定設備負荷轉移方案,解決新建項目交叉供電問題。4.加快高損、特高損臺區及線路治理進度,降低臺區線損。5.加快配電網改造工程,及時投運,降低10kV配電網損耗。6.加強設備管理,對線路停運實行日管控、周分析、月通報模式,重視跳閘原因分析和開展原因填報質量等級評定;加強線路巡視和防火管理,推動用戶設備稽查及加裝分界點隔離裝置。
由于影響供電企業概念收益的因素不僅僅限于以上,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實時對電價政策進行研究,如對一般工商業調價、市場化交易、購售同期等影響概念收益增長的因素進行調研,了解指標變動趨勢,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切實提升供電企業概念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