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曼 端朝暉
河北化工醫藥職業技術學院
引言:伴隨我國高等教育體制的深化改革,以市場為辦學導向、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辦學目標的高職院校,逐漸進入了發展的黃金階段,各級教育部門和領導部門均予以高度重視。近年來,高職院校的生源數量呈現逐年遞增的發展趨勢,整體的辦學規模逐步擴大,高職院校不得不投入大量的建設資金。因此,這對高職院校財務績效水平評價和提升有更高的要求。
高職院校的以往經濟來源,主要靠國家的政策撥款進行扶持,然而現階段,高職院校經費不僅包含國家政策撥款,同時還有企業、銀行等扶持。因此,在進行高職院校財務績效水平評價過程中,不僅需要涵蓋高職院校的主管部門和管理者,同時需要納入企業、銀行等輔助經費組織。這樣一來,通過財務績效評價主管部門能夠充分了解高職院校的需要,為其提供有力的扶持。高職院校內部管理者通過財務績效評價,能夠對當前財務現狀有清晰的認知,繼而為高職院校制定科學的發展戰略。企業、銀行等方面,根據財務績效評價能夠了解資金的用途等,幫助高職院校規避財務風險。
對高職院校財務績效水平的評價客體,首先要明確對哪些內容進行評價,其中包括財務管理過程中的效率、效果、效益等。效率指的是高職院校開展辦學和人才培養過程中,教育資源利用率,以及人力、財力、物力的使用情況。通過財務效益,則可以體現出高職院校財務目標是否完成,以及對投資基金的分析。財務效果指的是高職院校在進行教育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等方面獲得的結果。
高職院校財務績效水平的評價的主要目標,是引導高職院校在財務管理過程中,不斷發現存在的問題,并尋求有效的解決方式,不斷革新傳統財務管理模式。與此同時,財務績效水平評價還能夠促使高職院校發現自身管理過程中的不足,進而努力的提升效益。同時,能夠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和辦學工作,提供投入與產出比率,使高職院校對自身有清晰的認知,主管部門也可依據此進行財政撥款。
高職院校在實施預算管理過程中,應高度重視控制成本,在分析預算項目的可行性時,需要充分的理論依據作為論證,保證預算管理的準確性,促使其成為高職院校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基礎前提。高職院校想要切實提高財務績效水平,則必須重視預算管理機制的不斷健全和完善,這樣才能夠提高預算管理工作的科學性、準確性和合理性。在進行預算管理機制完善過程中,可選擇滾動預算編制的辦法,進而能夠保證預算編制與高職院校的實際現狀充分契合,同時要保證預算不能隨意的進行調整,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工作需要嚴格抵制無預算和超出預算的成本支出。并未預算管理機制配備考核標準,保證高職院校預算具備較強的管理能力和執行能力。
管理會計是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構成,高職院校內部管理過程中管理會計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夠為其提供有價值的財務信息,并對內部管理工作行程監督作用。管理會計是立足于成本會計的基礎上,通過在內容中添加本量利分析的方法,并借助標準成本法,來對高職院校每個學生人才培養成本的預估和計算,這樣一來,國家財政部門能夠以此作為依據,采取按生撥款的方式給予高職院校扶持。當前,高職院校財務績效水平較差,同時有缺少優質的管理會計人才,因此,高職院校必須要為管理會計人才培育工作,制定完善的培養目標和規劃,使高校培育出更多優質的管理會計人才,建設完善的管理會計團隊,保障高校的各項工作順利推進。與此同時,高職院校在制定發展戰略和進行決策過程中,同樣應該融入管理會計,為高職院校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高職院校財務績效水平想要得到顯著提升,高職院校必須實施財務績效評價,針對當前高職院校財務績效的實際水平和情況,做出綜合全面的評價,找出高職院校資金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而采取針對性的措施,為日后財務管理工作劃出重點內容。同時,高職院校在進行財務績效評價過程中,能夠自檢自查,根據問題進一步明確高職院校的財務管理工作職責、工作范圍,以及工作模式的優化,促使高職院校資源合理利用和配置,構建完善的財務管理工作機制。此外,財務績效評價是高職院校發展過程中,有效的財務風險防范手段,能夠降低高職院校資金投入的盲目性。
結語:通過完善預算管理機制、構建管理會計體系、落實財務績效評價等途徑,切實提高高職院校財務績效水平,能夠強化高職院校的財務管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為高職院校的決策和發展提供有效的依據。此外,高職院校在注重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過程中,同樣需要立足于院校的實際情況,建立財務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保證財務績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