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坤 長陽縣龍舟坪林業管理站
梔果種植是都鎮灣鎮搶抓國家退耕還林機遇發展起來的主導產業之一,“金福紅梔”享譽全國。近年來,該鎮一手抓梔子培育,鞏固退耕還林成果,一手抓梔子加工,幫助林農增收致富。全鎮有18個村6700多戶種植梔果2萬畝以上,其中成園面積1.2萬畝,年產鮮梔3000噸以上,去年鮮梔收購均價2.4元/斤,梔子產業總收入1500萬元,梔子種植戶人平增收500元,成為都鎮灣鎮農業特色產業的當家花旦。近期就如何把梔子產業做優做大,深入基地、農戶、企業進行了廣泛調查,結合多年來指導發展梔子產業的具體實踐,特對都鎮灣鎮梔子產業的發展提出如下思考和建議:
1.國際國內天然色素市場的走俏,必將驅動梔子產業的興盛。“金福紅梔”以其個大、質優、色素含量高等特點而走俏市場,梔果的用途廣泛,主要是天然色素和藥材。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天然綠色食品已成為人民消費的大趨勢,在這一趨勢的推動下,天然色素的主要原料之一梔果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這就必然帶動梔果產業的興盛。
2.各級對梔子產業的高度重視,必將推動梔子產業的快速發展。縣政府在“十二五發展規劃”中將梔子產業列為全縣六大特色產業(梔子、茶葉、高山蔬菜、魔芋、柑橘、薯類)之一,把以梔子為龍頭的天然色素產業園作為全縣十大產業園進行規劃和建設;去年以來,縣政府主要領導先后主持梔子產業發展辦公會,帶隊考察梔子深加工。縣政府計劃每年從財政預算中拿3-500萬元扶持梔子產業發展,支持基地建設和扶持龍頭企業。都鎮灣鎮的黨委和政府把“建設成為中國梔子產業第一鎮”寫進了第九屆黨代會報告。形成了思想統一、政策措施過硬的發展梔子產業的良好氛圍。
3.龍頭企業的成功進駐,必將帶動梔子產業的提檔升級。2009年,鎮政府通過多方努力,成功引進了全國色素行業龍頭企業河南中大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在莊溪集鎮投資1000多萬元的蒸氣烘干生產線已建成投產,日處理鮮梔100噸以上。該公司計劃投資1.5億元,進一步擴張生產能力。龍頭企業的成功引進,從根本上保證了梔子產業的持續、有序、健康發展。
4.獨特的地理優勢和“金福紅梔”的優良品質,必將促動都鎮灣鎮梔子產業又好又快的發展。生產天然色素的水梔子對地理條件和氣候環境的要求相當嚴格,在長陽,海拔高于600米的地區,就不適宜梔子生長,主要是品質差,即色素含量低。即便在全國范圍內也只有在北緯30°左右自然環境生產出來的梔子才適宜提取天然色素,中大公司曾于5年前在都鎮灣鎮組織梔子苗到湖南試種,通過檢測色素含量,色價僅為長陽梔子的一半左右。以上情況說明生產天然色素的水梔子的適宜生長范圍狹窄,并不是可以到處種植的, “金福紅梔”的優良品質,是都鎮灣鎮得天獨厚的優勢,是梔子產業發展的取勝保障。
當前要重點從以下四個方面加強梔園的培育管理:一是對現有缺株(窩)斷行的梔園進行補植;二降低復種指數,實行合理間作,主要是改高桿間作(玉米)為矮桿間作(豆類、薯類等),達到增加掛果數量和增強光合作用的效果,促進單產和品質的提高;三是加強病蟲防治提高產量。指導梔農合理施用農藥,通過技術推廣、對梔園進行綜合防治,使梔園蟲果率由30%以上降到10%以下,梔果產量增加30%以上,全鎮就可增加梔果產量1000噸以上;四是加強梔園的培育和管理。指導農民冬春季節對梔園進行修剪和清園,改善梔園環境,促進梔樹生長旺勢,增強自身抗病蟲能力;對梔園進行中耕除草,焚燒病蟲枝,殺滅土層中蟲卵,降低蟲口密度,減少病蟲源。督導老百姓合理用肥,重要的是在梔子采摘后及時施用抱子還陽肥,這是增加來年梔果掛果數量的最佳措施,施肥量是全年用肥總量的60%,在開花前后和6、7月果實膨大期追施肥料以保障梔果生長所需。
近幾年來,都鎮灣鎮涌現了一大批依靠梔果種植致富的典型:十五溪村四組李景世,有梔園5畝,去年收鮮梔7800斤,收入19500元;十五溪村四組何本會,有梔園8畝,去年收鮮梔10600斤,收入25000元;嵩水坪村七組李玉龍,有梔園5畝,今年收鮮梔8400斤,收入20160元;寶塔的李紹波在十年前梔子產量就超過萬斤大關,由于前幾年拋荒和毀園,加上缺乏培育管理,至今還沒有恢復到當年最高產量。
1.堅持統一規劃,集中連片發展。全鎮低山河谷地區,海拔600米以下區域都是梔子產業發展的范圍,涉及莊溪、金福、十五溪、橫山、嵩水坪、楊柘坪、水竹園、向王橋、沙堤、麻池、西灣、龍潭坪、樟木壘、曉溪、高橋、塘坊河、重溪、朱栗山等18個村1.5萬畝梔園發展計劃。
2.政府提供服務、農戶自愿種植。政府和金福紅梔專業合作社共同組織項目資金,統一采購苗木。今冬明春的梔子基地發展采取質押保證種植的辦法,凡是計劃發展梔子的農戶,按20元/畝收取質量保證金,其主要目的是確保梔子基地建設質量,杜絕苗木浪費的現象。農戶的保證金在項目驗收合格后,以農藥等物質化形式分兩個年度返還給種植戶,對驗收不合格的農戶不予返還質量保證金。由村委會負責將計劃落實到戶到田塊,在落實發展計劃時優先考慮將梔果交售給金福紅梔專業合作社(長陽中大公司)的梔農。苗木采購和驗收由鎮農辦牽頭,農技中心具體負責:由基地建設村安排專人到農技中心指定的苗圃基地驗收苗木數量和質量,農技中心根據各村落實發展計劃的情況,負責將苗木供應到建設村的交通干線,由村委會負責將苗木發放到戶,并完善相關資料。各村可以現場抽檢苗木數量和質量,以抽檢結果確定苗木供應總量(如抽檢結果為95%,供苗1000畝*500株/畝=500000株*95%=475000株)。
3.加強示范引導,培育主導產業。各村要采取切實可行的辦法,把規劃落實到戶到田塊。一是指導農戶淘汰劣勢產業,集中土地、勞力、資金、物資發展,對不成規模不成氣候的經濟作物予以淘汰;二是積極協調土地流轉,發展梔子產業,對全家外出打工,且土地拋荒的農戶,積極主動做好土地流轉的協調工作,確保本村無拋荒現象;三是狠抓示范基地建設,標準化種植、精細化管理、產業化經營。
1.組織領導落實。鎮政府成立梔子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由鎮委書記、人大主席覃新勤任組長,鎮委副書記、鎮長魏遠靜、副書記、副鎮長劉剛等任副組長,由農辦、財政、移民、農技中心、各村委會、金福紅梔專業合作社等單位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設鎮農辦,曹玉龍兼任辦公室主任。
2.工作責任落實。組建工作專班:各個涉關村的聯村干部和農技服務中心人員為專班成員,各村委會要全力以赴負責此項工作。政府對完成計劃并經過驗收合格的村委會和專班成員給予5.00元/畝獎勵。
3.獎扶措施落實。鼓勵發展梔子產業大戶,對一次性發展梔子基地50畝以上,經實地驗收合格的農戶,給予100元/畝的獎勵。
綜上所述,梔果產業發展得天時地利人和等諸多有利條件,梔果產業必定會成為都鎮灣鎮的最強優勢產業,成為低山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也必定建設成為中國梔子產業第一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