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姣 田海燕
銅仁廣播電視大學
貧困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扶貧開發、脫貧攻堅一直是黨和國家工作的重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共產黨對中國人民的莊嚴承諾。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使命,而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基本前提。
2018年底,全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55.12萬,減少貧困人口148.14萬,貧困發生率4.29% 。銅仁市2017年減少貧困人口12.94萬人。貧困人口發生率由11.46%下降到8.38%,實現519個貧困村出列。2018年減少貧困人口16.65萬人。貧困人口發生率下降到4.4%,實現553個貧困村出列。2015-2018年,貴州省共減少貧困人口500余萬,脫貧攻堅成效顯著。
2018年貴州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30 元,比上年名義增長 10.3%,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1592元,增長8.6%;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9716元,增長 9.6%。居民人均消費支出 13798元,比上年增長 6.4%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 20788 元,增長 2.2%;農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 9170 元,增長 10.5%。
貴州省2018年實現旅游總人數9.69億人次,比上年增長30.2%,旅游總收入9471.03億元,增長了33.1%,其中省級鄉村旅游示范鄉(村)131個,鄉村旅游扶貧重點村2422個。截止2018年底,全省共評定標準級鄉村旅游村寨、客棧、客棧和三星級以上經營戶1414家,鄉村旅游接待游客4.62億人次,占全省接待游客的47.7%;實現收入2148.33億元,占全省旅游收入的22.7%,同比分別增長33.61和36.33%。
農村廣大黨員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在文化素養、知識結構、對黨的政策的認識、理解與把握等方面參差不齊。有些黨員對參加組織活動和學習黨的方針政策缺乏政治熱情。大量農村黨員外出務工、下海經商,人才外流嚴重,有些村黨支部只能勉強支撐,個別村黨支書儼然已成光桿支書。農村部分黨員在思想、認識上存在誤區,不關心集體,不過問黨組織工作;個別黨員組織觀念淡薄,不愿履行黨員義務,不交黨費,不愿做黨組織所分配的工作,甚至不參加黨組織生活,不能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鶎狱h組織對這些消極、不作為黨員在處置上缺乏話語權,處置執行存在很大難度。這給農村基層黨組織開展工作帶了極大的不便,勢單力薄的基層黨組織由于缺少支持和熱情,對黨建工作也只能放任自流。
廣大農村,尤其是貧困山村由于自然、地理的環境條件惡劣導致多偏遠山村,交通不便,即便修好了水泥路,但老百姓出行仍存在諸多不便,究其原因,沒有交通車通行。有些村還存在生活用水困難。新修建的房屋由于偏遠,供電公司以人數少、成本高、架線不安全為由推脫,一拖再拖,造成村民生活用電困難。同時還存在上網難、信息閉塞、人居環境差、沒有任何產業,沒有農村集體經濟,農村基礎設施十分落后,產業發展后勁嚴重不足,人們生活水平低下、生活質量無法得到保障。
農村教育資源匱乏,農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很多農村尤其是貧困村有相當一部分年長的村民不識字,村民不讀書,不看報,也很少看電視,農民整體素質普遍偏低,老百姓對政策的理解、把握有偏差,對國家推行的各項扶貧措施不了解、被動接受,盲目享受政策,卻并不能依托政策為“三農”建設作出積極貢獻。加之,農村社會工作可謂是空白乏力,沒有志愿者隊伍,個人自掃門前雪,只顧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沒有那種主動服務和幫助他人的意識。長此以往,造成了整村、整鄉的貧窮與落后,精準扶貧政策落實難、基層組織建設差、人才匱乏。加之政策上對貧困戶的傾斜幫扶力度較大,在有些地方甚至出現了“爭當貧困戶”、“等靠要”等情況。
1.要全面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強化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為抓脫貧謀振興提供堅實的組織保障。村委處于國家行政五級管理中的最基層,是各項工作任務的落腳點。村委會是村民自治組織,村支委會是農村最基層的黨組織?!吧厦媲l線,下面一根針”形象生動地說明了村支兩委在農村工作中的重要性。要實現農民增收、農業發展、鄉村振興就必須抓好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做到“四個加強”:即一要加強理順權責關系。保持權責相隨,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工作局面。二要加強村級組織建設。抓牢“農村黨員”這個關鍵少數,選優配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建強黨支部班子,強化基層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三要加強監督執紀。利用和發揮好監委會主任作用,督促村級組織嚴肅工作紀律,筑牢組織根基。四要加強村級干部管理。“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村級治理中村級干部的作用不可小覷。加強村級干部管理要堅持“三結合”原則,即紀律從嚴和關心關愛相結合、效率管理和時間結合、結果管理和過程管理相結合,構建一支作風硬、能力強、素質高的村級干部隊伍。
2.要努力提高村支兩委干部待遇,關注民生,完善基層干部關懷激勵機制。農村工作需要村干部來推進、落實。尤其是現在到了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期,村干部的工作內容、工作強度和工作壓力大大增加,基本是“吃住在村、工作在村”。但村干部的待遇卻十分低,在很多農村,只有專職的村支兩委干部三人即村支部書記、村主任(副主任)、村會計(統計員)才有微薄的工資(1200-1800元/月)。大多數兼職村干部基本沒有任何報酬,有產業的、集體經濟發展較好的村可能會從集體經濟中撥付微量補貼給他們。因此村干部的服務意識淡薄、工作缺乏激情和能動性,工作推進困難重重;很多村干部為了生計而得不東奔西跑,無暇顧及村里工作,不能做到兩頭兼顧,有些甚至辭職外出打工。建議從根本上提高村支兩委干部的待遇,為村干部完善相關保險保障,解決其后顧之憂。建議對專職村干部實行工資制,兼職村干部實行補貼制,逐步構建村干部職業化管理制度,制定工作流程,規范工作程序,確定工作量,納入績效考核。
3.要不斷提升鄉村治理能力,激發基層干部干事創業精神。鄉村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層基礎,鄉村治理水平關系黨和國家的政策能否得到有效落實,也關系農民切身利益。在國家治理體系中,村級治理是“神經末梢”,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進程中的短處。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必須切實發揮村級組織的自治作用。要做到“三個明確一個加強”:一是明確主體。村級組織作為社會基層治理的基礎環節和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的重要主體,要擺正“村民自治”的主體地位,激發村干部的積極性。二是明確定位。村級治理的難點是鄉鎮對群眾的引導力和約束力不強。這就要求村級組織應貫徹落實民主集中制,增強服務群眾的能力,帶領群眾致富發展。三是明確職責。應明確村干部的主要工作職責及目標任務,實行績效考核管理,增強村干部干事創業能力和激情,提高工作效率,鞏固基層工作成效。四是要加強對村干部的監督與教育引導。設立監委會,加強對村干部的監督管理與教育引導,肅紀正風,構建廉潔高效的基層組織,培養清正廉潔的基層干部隊伍。
1.增強自信,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強農產品開發研究。中國廣大農村有近8億農民,基本以種植為主,除小麥、玉米、大豆、水稻外,大規模的經濟作物較少,農民靠種植掙錢非常困難。因此,要徹底改變村民思想觀念,要有的放矢地調整種養殖結構,加強農產品開發研究,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守好發展與生態兩條底線,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
2.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生活環境,夯實產業發展基礎。要想富快修路。交通的便利不僅可以解決“出行難”問題,也可為農村經濟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促進勞動力、農產品及資源的輸出和技術、人才的引進。例如銅仁市2017年基本實現了縣縣通高速,同時通過實施好通村路、通組路、連戶路等工程,基本解決農民行路難問題,大大加速了銅仁市農產品、中藥材的輸出和旅游業的發展,推動鄉村振興縱深發展。此外,銅仁市還推陳出新,推出了脫貧攻堅一系列新舉措,通過開通網絡,安裝廣電云“戶戶通”,解決各村上網難、信息閉塞等問題。甚至有些村還開設了農村淘寶店,解決了村民購物難問題。此外還通過“五改一化一維”改善農村人居生活環境與條件,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3.加大農村產業扶植與發展力度,增強農村集體經濟實力,促進鄉村振興。鄉村振興第一要務就是產業興旺,鄉村振興需依托自身優勢,挖掘獨有文化特色,民族風情。探索一條適合農村經濟發展的集康養產業、農文旅一體化發展的產業道路,依托綠水青山,發掘富有地方特色、三農風味、民族風情的旅游資源,吸引游客感受鄉村美景,體驗鄉村樂趣,感受農民生活,留下美好記憶。實現掙錢不用背井離鄉的目標,增強農村集體經濟實力,促進鄉村振興發展。
在廣大農村,農民的整體素質普遍偏低,需要加大教育扶貧力度,建立勤勞致富良性機制,扶貧既要“扶志”也要“扶智”。擺脫貧困,最首要的不是擺脫物質上的貧困,而是要先擺脫思想上的愚昧,構建‘凈’與‘靜’良好生態環境。打贏脫貧攻堅戰,推進鄉村振興,人人有責。鄉村振興需要喚起民眾的自覺,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振興。要喚起農村村民的自覺,需要加強教育,適當開展社會培訓,提高農民的思想覺悟與技能水平??沙浞职l揮新時代農民講習所的作用,發揮黨員干部的作用,通過制訂農民培訓計劃,開展社區教育、社會培訓。可通過組建志愿者隊伍,采取送教下鄉、送技術下田間地頭等社會工作方式從根本上提升農民綜合素質,讓村民知曉鄉村振興戰略,并真正理解和支持鄉村振興,培養其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情懷。對易地扶貧搬遷戶則可通過開展社區活動、技能培訓等社會工作方式,加強社區建設,增強搬遷貧困戶作為社區居民的歸屬感、獲得感及幸福感。
總之,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全面準確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貴州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發展鄉村旅游助推脫貧攻堅。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補齊鄉村振興最短板;加快發展特色現代農業,構建鄉村振興產業支撐;引導資金、人才、技術、信息等有序流向農村,集聚鄉村振興資源要素,調動農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發揮鄉村振興主體作用,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好愿景,開啟百姓富、生態美、多彩貴州新未來銅仁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