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鳳嵐 云南省廣播電視學校
“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相互協調、相互補充”作為政府會計的改革思路,不僅加強了政府對財政資金的管理,也使政府財政變得公開、透明。尤其是隨著權責發生制在財務報告中的運用,更是體現了國家對于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重視。只有進一步加強政府會計制度改革,才能更好地加強事業單位的成本控制,明確各級單位的財務管理制度和職責的有效開展。隨著政府會計制度2019年開始在我國事業單位的運行,其有機整合了《行政單位會計制度》、《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內容,通過對各級事業單位會計信息的統一分析和管理,可以更好地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財務報表的合理性,進而有利于更加科學地進行財務預算。而且其中權責發生制的引入可以更好的明確管理主體,在會計科目設置和賬務處理中著力強化了財務會計功能,對于事業單位的財務報告的各級內容有了更加明確的規定,保證其可以準確地反映出事業單位的運行成本與財務狀況。
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有效開展,不僅需要各級單位的認可,也需要各項制度的保障。此次改革出臺的一系列新制度、新政策、新規定,較以往制度政策而言有了較大改變,這就需要財務人員及時轉變以往的固有思維與觀念,不斷加強對新制度的學習研究,不斷探索、積累實操經驗,準確區分新舊制度的異同并做好新舊制度銜接,更好地應對改革對財務管理工作所帶來的多樣性與復雜性。
財務管理不僅是事業單位管理的重點,也是發展的基礎,只有不斷完善財務管理體系才能更有效地落實政府的相關政策要求。政府加強會計制度的改革可以更好地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財務信息更加公開透明化,預算管理體制也變得更加完整,進一步加強了成本管理,在有效控制支出的基礎上,使管理更加規范化、合理化,進而提升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保障事業單位的穩步、健康發展。
政府會計制度改革之前,在固定資產的折舊管理上有著很大的不足,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資產估值的偏差,不利于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在新的政府會計制度下,對折舊制度的缺陷進行了完善,能更加合理地進行資產管理,進一步反映出事業單位的資產運行及維護的情況,使資源的配置更加有效,保證各項管理制度都能有效地落實。
內控制度是一種以預防為主的制度,其涉及到了單位財務管理的各個環節,可以從整體到細節上保證各項制度的有效開展和對潛在風險的監督,為政府會計制度的順利施行提供了良好環境,因此,單位要根據需求不斷加強內部管理。進行風險評估,加強財務風險防控,強化財務監督職能,建立起以防為主的監控防線,確保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方針政策得到有效實施,不斷提高事業單位運營效率。
政府會計制度改革涉及范圍廣,改革內容豐富,如果落實不到位,新舊制度銜接不順暢,各種問題將會接踵而至,對事業單位的發展極為不利,因此,落實好新舊制度的銜接工作尤為重要。這就要求事業單位要及時做好資產數據的歸類統計與清理核實相關工作,讓資產的占有、使用情況以及主體責任更加清晰明了,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清查好每一項結轉結余資金的性質與構成情況,按照新舊制度的銜接規定,完成好新舊制度的轉賬與調整工作,保證財務管理能夠與單位的需求緊密聯系。
政府會計制度的開展需要的是各級財務人員的支持,這就對財務人員的業務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級單位只有通過對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內容的學習,才能對改革的宗旨和自身需要作出的改變有更深的認識,才能保證有更多的財務人員參與到改革中,進而提升其工作效率,以便更好地適應政府會計改革的需要。同時,通過完善的培訓制度來加強對新的會計知識和制度的學習,不斷提升現有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能力,豐富其業務知識、技能體系。
我國在全面進入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進行政府會計制度改革,會計信息化是改革的基礎和保障。加強會計信息化建設是政府會計制度順利實施的保障,這就要求事業單位在對現在財務管理進行調查的基礎上,借助網絡和媒介技術,不斷地更新、升級會計核算軟件,加強網絡信息安全,建設新系統,實現財務預算的一體化,提高會計核算信息的質量,進而能夠更好地保證會計核算的準確性。
結語:綜上所述,要想適應時代的需求,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完善必須重視會計制度的改革,應以此次改革作為契機,建立健全單位財務內控制度,加強對財務人員業務素質的培養,進一步推進會計信息化建設,做好新舊制度的銜接,不斷地優化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水平,促進財務管理的穩步、健康發展,確保政府會計改革的順利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