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濤 兗煤菏澤能化有限公司趙樓煤礦
在集團公司重點工作部署會上,李希勇董事長提出充分發揮"四千精神"、弘揚"五種作風"的工作要求,為全體領導干部加強作風廉政建設樹立了"導向標"。作為國有企業干部,應該大力宣傳弘揚五種優良作風,做好五個作風表率:
認真貫徹學習執行國家、省、行業和上市公司有關社會經濟發展政策、規定以及要求,堅持將理論知識學習與業務實踐有機結合,在實踐運用中不斷提升管理能力。對照工作實際,把如何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難題作為學習的重要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增強創新意識,標準意識,改變以往工作中的老思路、老辦法,積極與時俱進、適新應變,敢于勇爭一流,爭當先進。緊密結合當前"智能化開采""數字化礦山"建設實際需求,圍繞提升思想境界、提升工作標準、提升管理檔次提升綜合形象等四個方面,認真對照查擺,真正把問題查擺準,原因分析透,措施制訂實,為趙樓煤礦二次創業凝聚合力,貢獻力量。同時,大力開展對標學習,利用周三夜校、安全培訓、現場實操等活動,加大教育培訓力度,打造一支專業技能高超、操作管理規范、作風過硬的基層職工隊伍。
弘揚真抓實干,就要擔當作為,狠抓落實,將干工作的落腳點放在抓落實,抓過程控制上,堅持說了算、定了干、按期完,不做表面文章;堅持立說立行,馬上就辦,不講條件、不找借口、不推責任;堅持令行禁止、政令暢通,不得陽奉陰違、打折扣、搞變通;堅持對標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不得小成則滿、小富即安。弘揚真抓實干,就要不斷提高業務素質能力,落實領導和上級部署的工作前,做到調研先行,吃透上情、研究政策,掌握內情、對標找差,做到科學精準,防止梗阻。工作開展過程中廣泛調研征求意見,及時跟進督導,及時優化調整。堅持系統思考,優化整合分管專業內部資源,分層次制定培訓計劃,切實提升科室人員學習力、思維力、執行力。全面實行重點工作項目化管理,堅持畫好規劃圖,定好時間表,明確責任人,列出考核表,確保項目建設取得實效。落實精準降本作措施,以"成本再降低、效益再提升"為宗旨,深入開展材料單耗、能效水平及設備使用率、閑置率"三大對標"活動,實施對標管理三年三步走行動規劃,全面深入開展三大對標績效管理,分類開展深化三大對標,尋找和探索研究一流行業標桿生產企業先進對標管理模式理念及控制方法,全面提升礦井綜合管理能力。
在當前國際經濟發展形勢日趨激烈的復雜形勢下,積極引導倡樹"當智者、做勇士"的工作態度,準確分析煤礦經營管理實際形勢,嚴抓細節管控,全面實行“一線工作法”,深入現場、跟班寫實,確保工作落實在一線、成效檢驗在一線。創新企業文化管理,發揮部門之間協同優勢,凝聚共創共為合力,實現“1+1>2”的理想狀態,引領企業全體職工共同實現礦井發展愿景。不斷提升綜合素質,不斷開拓眼界視野,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圍繞趙樓煤礦二次創業,樹立逆勢攻堅、克難制勝的信心,自我加壓,堅持以嚴抓現場工程質量管理為突破口,不斷夯實安全基礎,找準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建設關鍵點、著力點,以點帶面、統籌推進,確保標準化建設取得實際效果。對照先進找差距,狠抓采煤、掘進、防沖管理、機電、輔助運輸、一通三防等十二個方面的工作。分礦、專業、區隊三個層次開展“創精品”活動,確保實現一單位一精品。
清正廉潔是國企干部安身立命之本,也是為人處世的基本準則,因此日常工作中要嚴格遵守并貫徹執行各項紀律規定,堅決抵制歪風邪氣,做到礦領導安排的重點工作親自部署、推進情況親自過問、關建環節親自協調,自覺維護團隊和諧,帶好隊伍,管好自己。在團結協作上做到“兩不六相互”即:不利于團結的話不說,不利于團結的事不做;做到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溝通、相互支持。在管理能力上做到“四無一堅持”,即:無論遇到多大困難,無論承受多大壓力,無論遭受多大委屈,無論受到多少非議,都堅持原則堅定不移干好工作。在問題整改的過程中,做到有針對性制定整改措施,確保解決問題不拖延、問題整改有效果。
圍繞集團公司十年"三步走"戰略發展目標,立足當前,著眼長遠,采取有力措施,用"忠誠+擔當""智慧+汗水"擦亮趙樓名片,對分管工作進行全面梳理、開展全面管理提升,嚴格工程預算管理、技術管理,質量管理,現場管理,強化工程質量控制、工程安裝控制、工程進度控制、工程造價控制,建立完善質量管理體系。積極打造市場化運營中心,深入推進“市場化+”建設,嚴格“五周”工作機制落實,以市場化工資分配為導向,抓實月度“陽光結算”見面會,通過科學劃小核算單元,采取有效計量,強化驗收考核,問題反饋整改,精準執行落實,不斷提升完全市場化精益管理水平。圍繞公司和礦年度重點工作加強督導檢查 ,實施“全生命周期三段閉環管控”,事前按照明確責任單位、責任人、階段性目標、考核指標、推進計劃、具體措施、質量效益和完成時限認領工作,形成任務清單,建立臺賬。事中動態跟蹤調度、定期通報、強化問責;對“推進異常五狀態”(取消、暫停、進展緩慢、逾期未辦結、變更)嚴格辦理審批手續,按照定性、定量原則提交原因分析報告。事后辦結銷號,形成管理閉環,全力確保督查工作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