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勇 中鐵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
EPC總承包模式是指總承包企業按照與建設單位簽訂的合同,對工程設計、采購、施工實行總承包,并對工程的質量、安全、工期和造價等全面負責的工程建設組織實施方式,其核心是通過設計與施工過程的組織集成,以達到為項目建設增值的目的。總承包企業在工程項目管理過程中,能有效地將設計、采購、施工三者結合起來,避免相互分離,克服由于設計與施工的分離致使投資增加,以及解決由于設計和施工的不協調而影響建設進度等弊病。
成本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經濟效益。EPC總承包模式下,總承包企業通過成立總承包項目經理部對項目進行全過程管理控制與協調,實現對工程建設的系統化管理,科學合理的規劃安排設計、采購及施工等階段的工作,有效整合項目建設資源,在保障工程質量和安全的同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經濟效益。
由于EPC總承包是在可行性研究或者方案設計或者初步設計完成后,往往只有方案設計或初步設計,沒有詳細的設計施工圖,總承包企業在建設期間責任大、風險高、合同調價難度大,因此要結合成本、利潤和風險等因素,系統策劃各階段的成本管理,采用限額設計、集中采購、優化施工方案等管控手段,在滿足工程建設需求的情況下,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提升企業市場核心競爭力。
EPC總承包模式下的成本管理風險較高,總承包企業要充分重視各項準備工作,熟悉項目所在地的相關政策,了解工程情況,勘察項目施工現場,了解地方性材料、勞動力等資源的供應情況,編制市場調查報告,了解潛在競爭對手情況,結合招標文件及企業情況,采取合理的投標報價策略。并分析影響風險因素,對可預見性的費用進行準確評估,對不可預見費用進行理性分析并制定相應的措施,結合各項評估分析結果,編制成本管理策劃書等,明確成本管理要點、目標利潤率及風險等,制定經濟管理目標。
宏觀成本主要是總承包企業公司層面的,不受或較少程度受到項目自身影響,如物資戰略采購等;微觀成本主要是項目自身的成本,如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等。微觀成本的管控效果決定著項目自身的效益,宏觀成本的管控效果決定著總承包企業的整體效益,宏觀成本管理影響著微觀成本,如果宏觀成本管理不力,將會嚴重影響工程項目的利潤。只有同時做好宏觀成本和微觀成本管理工作,才能提高項目成本管理水平,降低總承包企業的成本支出,進而全面提高企業的整體經濟效益。
EPC總承包一般采用總價合同,對于總承包企業而言風險較高,如果合同不標準或者過于簡單,易發生矛盾糾紛,會影響工程項目的建設進度,增加成本。基于此,總承包企業和建設單位應按照法律法規、標準合同示范文本及項目實際情況簽訂合同,明確雙方權利義務、工作界面責任劃分、合同結算支付方式及違約責任等內容,便于各項工作順利開展,避免出現糾紛事件,保障雙方經濟效益不受損失。
1.提升設計能力,發揮“BIM+EPC”優勢
設計費用盡管占比小于總成本費用的10%,但其影響卻超過總成本近70%甚至更多。EPC總承包模式可以增強設計管理與系統集成能力,將設計、采購、施工相關工作相互結合,不僅可以確保工期,還可以采用全過程“BIM+EPC”模式來控制成本。設計方案要嚴格按照規劃指標、使用功能、消防要求進行編制,以投資估算為經濟控制指標;初步設計階段要明確設計原則和設計標準,編制設計任務書,建立BIM模型,合理的選定材料設備、基礎及結構形式等,滿足審批的方案要求,以限額設計為控制手段,優化設計達到合同的預期目標;施工圖設計階段要避免設計錯誤、專業漏項等問題,選材要準、標準要詳、預算要準,以審核后的施工圖預算對工程成本進行合理控制,測算并分解目標成本。在限額設計過程中,不僅要滿足建設工程的使用功能,同時要盡可能的減少出現設計變更、簽證等,避免影響工程進度及施工成本超支。
2.科學合理采購,降低采購成本
EPC項目中材料設備成本所占比例較大,采購環節的成本控制十分重要。總承包企業要建立完善采購相關機制,提高采購成本和采購質量控制意識,在同等規模的情況下優先考慮“戰略采購”、“集中采購”,采購人員要與設計人員保持一致,按照總承包合同中的采購界面劃分及設計圖紙,了解所需材料設備技術規格、需求數量、市場價,編制采購計劃,通過招標、詢價、競爭性談判等方式選擇供應商,對分包單位提供的材料設備進行認質認價,在確保材料設備質量的基礎上,降低采購成本,同時要綜合考慮材料設備的進項稅,科學合理地降低企業的應納稅額。
3.加強施工階段管理,降低施工成本
①科學合理優化施工方案
根據工程項目實際情況,提出多種可行的施工方案,對每套方案的工期、技術復雜程度、成本等方面進行技術經濟分析,在保證工期、質量和安全的基礎上,優先選擇成本最低的施工方案,實現以最少的資源投入獲取最大的施工效益。
②加強直接費成本管控
施工成本可以分為直接費成本和間接費成本,直接費成本占總成本比例較大,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直接費成本管控工作:
(1)加強分包管理,控制工費成本
勞務(專業)分包已成為總承包企業的常態化用工模式,分包費用占項目人工費比例較大。在依法合規的前提下,總承包企業可以將部分工程分包給具有相應資質的企業,采用“定額與市場相結合”的方式制定合理的分包價格,在施工過程中建立合同臺賬,做好分包結算和資金支付管理,避免出現超結算超支付的情況,加強安全、質量、進度的監控力度,避免發生返工和反索賠,杜絕安全質量事故,保證經濟效益不受損失。
(2)實行限額領料,控制材料用量
材料費占總成本比例較大,在做好采購工作的同時還需加強現場管控工作,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用量控制:①堅持按定額確定材料消耗量,實行限額領料和定期盤點制度,工人只能在規定限額內分期分批領用,如超出限額領料,要分析原因,及時采取糾正措施;②推廣使用降低材料消耗的各種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③加強周轉料管理,延長周轉次數等;④加強現場管理,合理堆放現場材料,減少二次搬運,做好材料的領取登記管理工作。
(3)加強調配利用率,控制機械費成本
機械使用費主要由臺班數量和臺班單價兩方面決定,為有效控制臺班費支出,主要控制以下幾個方面:①合理安排施工生產,加強設備租賃計劃管理,減少因安排不當引起的設備閑置;②加強機械設備的使用管理,提高現場設備利用率;③實行機械租賃制,對于使用頻率較少的機械,應對外租賃;④加強現場設備的維修保養,避免因不正當使用造成機械設備的停置;⑤對各種機械的操作人員在開工前進行培訓,規范操作,提高機械的負荷率;⑥做好上機人員與輔助人員的協調配合,提高機械臺班產量。
施工階段成本控制是實現總體控制目標的重要手段,控制效果直接影響總體的控制效果。采用贏得值法(EVM)對施工過程中的計劃工程量、已完工程量、預算單價、實際單價進行進度和費用偏差分析,定期分析目標成本和實際成本節超情況,實行預警管理并制定相應措施。同時,要認真做好施工成本審核工作,針對出現的不可預見費用增加的問題,要積極采取針對性措施解決,減少不必要的支出。
EPC總承包模式在工程項目管理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本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在EPC總承包模式下,總承包企業要創新成本管理思路與策略,并落到實處,實現企業的管理合理化和利潤最大化,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加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