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娟
石家莊市藝術學校
職業教育的持續發展具有現實層面的客觀需要,是時代發展之所需,而職業教育整體的優化提升有賴于內部包括音樂在內的各個學科教學的不斷改革。核心素養是國家新一輪教育教學改革的基本價值定位與目標,具有豐富而科學的理論內涵,一定意義上有助于從根本上破解我國傳統教育發展的困境,因此中職學校音樂學科教學改革要以核心素養教育改革基本理念為依托,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一整套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育教學新模式,這是學科教學中的重要命題。本文以下緊密圍繞中職學校音樂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這一命題,以現實教學中的普遍問題為基本立足點和最終落腳點,重點闡述和探討中職音樂學科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具體培養策略。
眾所周知,以核心素養培養為主要教學目標的學科教育教學改革在中小學教育領域得到了較為理想的探索和研究,涌現出了一大批高質量的學術著作和專題論文,但是就中職學校音樂學科教學而言,核心素養的貫徹和落實似乎是滯后的,相關理論研究和實際學校教學過程中沒有形成較為統一的認識,可以說較之于各級中小學學科教學,中職院校音樂學科教學依然在傳統教學模式的軌道上前進。這點我們只要在各大中文學術期刊數據庫檢索就可以看到,以中國知網為例,以“中職音樂核心素養”為關鍵詞進行檢索,相關主題論文很少,大部分顯示的依然是中小學學科教學范疇的研究成果,這就可以體現出當下中職音樂學科教學的基本現狀。因此,包括教育主管部門、學校領導以及音樂教師在內的各個教育主體要不斷提高認識,深刻理解核心素養對于學科教學優化提升的價值與意義,不斷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將核心素養這一教學目標落實到具體的教學模式之中,這是基礎性的工作,同時也是重要的工作之一。中職學校承擔著為國家培養高素質綜合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通過持續創新教學以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是中職教育在核心素養教育改革背景下的關鍵命題。音樂學科教學在中職整體教育教學體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核心素養教育教學改革理念的指引下不斷強化學科教學的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中職院校的學生一般而言都是初中畢業的學生,這一群體一方面文化課的基礎比較差,同時學習的主觀意愿不夠強烈,學習態度不夠端正,因此音樂學科教學要從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兩個層面著力實現突破,在教學內容上盡量做到簡單明確,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同時適當降低學科教學的身段,而在教學形式要讓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參與積極性,這是培育核心素養的關鍵因素。而我們認為基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在音樂教學中不僅要重視演唱技巧的訓練,同時蘊含在作品背后的美學理念甚至人物趣事等也應該得到強化和突出,這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對于演唱作品背后文化因素、時代背景等的挖掘,使學生對于作品的理解會更為深刻。如以常見的歌曲《天路》為例,演唱過程中的節拍、發音以及整體節奏等都是技術層面的教學工作,但如果我們較為詳細地為學生介紹了青藏鐵路的修筑對于西藏社會經濟的發展所具有的意義,讓學生通過多媒體觀看青藏鐵路與西藏壯美的自然風光融為一體的畫面,這一系列教學設計基礎上的音樂學科教學會更上一個臺階。
我們實際上要追問一個最為基本的問題,即音樂學科的學科核心素養具有那些內容?音樂學科對于學生核心素養和綜合發展能力層面的貢獻主要應該體現在哪些方面?就這一命題《音樂課程標準》上就有明確的界定:“音樂教育以審美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將音樂教學中的審美意識培養提高到了重要的位置上,而這對于中職學校的音樂學科教學也同樣適用,可以說學生的審美意識、審美能力就是音樂學科的核心素養,有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因此這就要求中職院校在具體開展音樂學科教學的過程中要切實突出和強化對于學生審美的教育,通過培養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以達到提高學生綜合音樂素養的目的,這是學科教學的核心價值追求。當然,在具體的實踐教學環節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是一個具有多元實現路徑的命題,廣大專業教師可以充分學習和借鑒其他即有研究成果和成熟模式,更為重要的是需要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認識規律,將即定的教學內容進行科學處理,突出審美能力的培養。
實事求是地說,中職院校的音樂學科教學改革有其特殊性,是一個系統而復雜的時代命題,而對于這一命題的解答實際上才剛剛開始,任重道遠,它需要我們嚴格以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為出發點,在實際教學和管理過程中不斷挖掘和完善行之有效的具體策略,以上只是對于幾個值得重點突破點的闡述,期待拋磚引玉的作用,我們期待中職音樂學科教學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