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顏
廣西藝術學院
中國工筆畫自戰國到現在,不斷地向著成熟邁進。中國工筆畫講究“取神得形,以線立形,以形達意”, 從而達到神形一致。當中蘊含著濃郁典雅的中國特色,隨時給我們驚艷之感。當中最突出的便是極為生動形象的表達以及精巧卻細致的內容,作為美術繪畫課程教學的一個重要板塊,它再適合不過。工筆畫以線造型,對線條運用的要求比較嚴格,不僅要求工整,還要做到嚴謹細致。學生想要完成一幅好的工筆畫作品,沒有十足的耐心以及良好的繪畫功底是很難達到的。
高中的學習課程,在傳授學生知識和技能,引導他們認識世界的客觀規律以外,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他們獨立分析問題,尋求答案,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從而適應社會發展。學生的這些能力可以通過美術課堂得到提升。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手把手的教,畫出生硬的線條不是老師的教學目的。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有的放矢,以實踐和練習為主,尋求合適的教育方法,讓學生樂于參與,學習基本技巧的同時,透過學習培養自己的耐性,提升自己的審美品味和修養,才能真正培養出優秀的繪畫作者,才能真正讓中國歷史悠久的工筆畫繼續驚艷世界。下面我們從如何更好地指導學生進行工筆花鳥畫的學習以及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審美和修養的培養方面,進行簡要探討。
教學并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只有一步一個腳印,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先從簡單容易的開始,逐漸加深難度,一步步深入,先讓學生了解一根線條,再了解一片葉子、一朵花、一棵樹。這樣由淺入深,學生在慢慢練習運用筆墨的過程中,才能逐漸學習工筆花鳥畫的技巧,積累扎實的基本功,并且培養繪畫的興趣。當學生逐漸掌握了一定的繪畫知識和技能之后,才能開始獨立創作一幅畫。舉個例子,在學習第十一講《古代花鳥畫》這一課的時候,我們先簡單了解五代黃荃和徐熙的兩種不同畫法,再到北宋前期宮廷趣味的黃氏畫風,繼而出現的注重寫生的畫法,配合《禽兔圖》等多幅作品的欣賞,在這樣一步一步的過程當中,我們才能逐漸加深對工筆花鳥畫發展的了解,從而才能慢慢積累鑒賞能力。
教無定法,學無定數,但是無論教還是學,都萬變不離其宗。工筆花鳥畫的教學,并不是讓學生隨心所欲地舞文弄墨,任何畫畫想要達到優秀的程度,掌握繪畫原理和繪畫技巧極為重要。畫理打印在我們的教材當上,但是又不只在教材當中。藝術來源于生活,知識來源于實踐,任何道理都是在實踐當中摸索和總結而來。繪畫原理是在我們不斷的創作和練習當中總結出來的,理解畫理需要我們回到實踐當中去,在實踐中理解,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樣才能將畫理內化到我們的知識當中去,變成自己真正掌握的東西,從而才能自如運用。在不斷實踐的過程當中,我們的繪畫技巧也在不斷豐富,技能在不斷地完善。
總結眾多教學經驗,我們得出一個結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學應以學生發展為本,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現有能力,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從而制定合適的教學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繪畫技巧,讓他們在學校的學習過程當中培養自己的繪畫能力。繪畫的教學中,應當給予學生更多的練習機會,只有多多動手,勤加練習,在經年累月的“畫”當中,學生的技巧和技藝才能慢慢得到提高。
通過反復的實踐操作從而達到繪畫技巧的提高固然重要,理論知識的積累也不可忽視。高中學生工筆花鳥畫在理論知識的學習方面,不同于純藝術院校的美術教學。工筆花鳥畫重在寫意,因此要求學生在掌握基本的畫理畫技,積累基本功之外,更要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掌握必要的文史哲以及自然科學等學科知識。舉個例子,高中美術課本當中,第三講帶領我們欣賞中國古代的青銅器龍虎尊和饕餮紋鼎,第九講帶領我們欣賞辟車五百等中國古代壁畫,第十四講帶領我們欣賞中國古代建筑藝術,第二十講帶領我們欣賞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從古至今,從文到武,涉獵中外。一個優秀的藝術家,除了技巧純熟之外,必然具備深厚的文化素養。有針對性的去教,才能取得一定的教學效果。
1.把握特征
引導學生透過現象去了解本質,明白工筆花鳥畫工而寫意的本質特征。避免將工筆畫當做簡單的筆畫臨摹,在理解其由內而外,以物言情的基礎之上,內化其神韻,從而進行表現。高中生的知識結構讓他們具備了一定的理解和表達能力,因此可以直接向其講解這一思想理論,輔以實踐練習,讓他們在美術課程的學習當中慢慢體會并掌握。舉個例子,在《古代山水畫》這一課的學習當中,欣賞《歸去來分·云無心以出岫》以及《歸去來兮·臨清流而賦詩》這兩幅作品。理解作者通過作品去發現自然的價值,追求自然的美,借欣賞自然以表達自己欣賞自然、熱愛自然,不為仕途所牽絆的情懷。
2.了解要點
讀書不知要領,讀再多也沒用。繪畫不了解要素,練而無效。學習工筆花鳥畫,學生必須把握其要素,以短小篇幅精致細膩的形象,表達無限的韻味,這是一幅優秀的工筆花鳥畫必須具備的最基本要素。工筆畫是一個從外到里,隨物動情,進而由里到外,以物畫情的一個過程。將自然萬物內化于心,外化于情,達到情景交融,方不失為一幅優秀畫作。
3.培養技巧
首先是布局,合理利用空間,布局既不顯緊湊,又不過度空泛,適當的留白給人一種言已盡而意無窮的感覺。其次是用線勾勒,挺拔而有力量,柔美兼具神韻,寥寥數筆塑造筋骨,即可傳遞無窮神韻。然后是色彩的暈染,著色講究淡雅樸素,不必過于華麗,突出層次,過渡自然,仿若渾然天成。不論哪種技巧,皆隨著畫面整體意境需要而運用,切勿生搬硬套,強求不來。只有通過細致的觀察,不斷地實踐運用,才能逐漸豐富繪畫的技巧。繼而通過一幅幅有生命力的畫作,表達作畫者豐富的內心情感。
高中生工筆花鳥畫的學習,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有所成就的事情,這是一個緩慢觀察、積累、練習、提高的過程。初學繪畫的同學,一定不能心浮氣躁,要在經年累月的堅持中才能取得點滴的成長。
工筆花鳥畫極其講究線條的運用,線條技巧發揮得好,就似整個畫作有了筋骨,有了實質性的框架。加之以墨染填色,整幅畫作便能有血有肉,鮮活起來。工筆畫主要靠白描手法,通過線條的千變萬化來表現各種形態各異的事物。山水畫中所有的皴法,都是用線不同造就的。圖像識別是學生學習用線的基礎,欣賞一幅工筆畫,首先要了解人物的十八描,欣賞畫作的時候,觀察作品中用線的各種講究,通過整體圖像的識別,了解工筆花鳥中用線的功夫。舉個例子,在學習《古代山水畫》這一課的時候,學生欣賞《游春圖》時,便可細細觀察其用線的技法,作者以重筆勾勒山石繼而填色,又以輕柔筆法勾勒細密的水波紋。線條的運用千變萬化,可勾勒出千姿百態的不同物象。通過圖像的識別來理解作者對“線”的運用,從而提升學生自己的欣賞與解讀能力。
每一件繪畫作品都有其自身的繪畫和審美的技巧和規律,但是每一件作品呈現到我們面前的時候,又都帶有其獨特的格調。這是由于每一個人生來都帶有自己獨特的天性,加之后天的成長環境、受教育的環境有所不同,個人的品行認知、道德水平的發展都會有所不同,因而每個人的審美都具有自己的不同見解。不同的審美修養和品格素養,讓每個人在作畫的時候,在基本技法的基礎之上,總帶著不同的表現。因此每個人的作品也都是其個人的品格、心緒、所處環境等的綜合表現。同理,不同的人在欣賞同樣的畫作的時候,由于自身差異,也會有不同的見解。所以,通過繪畫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質,有助于高中學生的發展。
古代工筆花鳥畫作品,大都表現了無限的韻味,畫面感受較為深遠。高中學生學習畫作的時候,想要達到這一境界,細節要求必須嚴苛。必須培養良好的作畫習慣,要做到時刻保證繪畫作品的干凈整潔,隨時清理桌面收拾畫具。做好細節,可以給自己打造一個良好的繪畫氛圍,這樣才能投入身心,沉浸其中,從而更快獲得提升。
剛剛開始接觸中國畫的時候,學生基于好奇心和新鮮感,以及畫作所表達的似懂非懂的無窮意趣,總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感覺。整體的積極性會非常高,學生開始動筆勾線,反復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由于繪畫技巧不易掌握,部分學生在經歷反復失敗的嘗試后,依然堅持,遇到困難學會了自我總結或者跟老師同學進行討論,尋求解決辦法,所以繪畫技巧在不斷增加,線條表現力越發成熟。
但是有部分學生,在經歷失敗過后,產生了畏難情緒,逐漸對工筆畫學習失去信心,從而慢慢厭棄工筆花鳥畫的學習。針對這樣的學生,我們要根據他們的特點,及時采取相應的辦法進行引導,挽回他們的信心。這時候,老師不適宜再長篇大論的講,或者只是讓學生毫無章法地練。老師可以一邊示范一邊進行簡單的講解,通過親身示范,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學習體驗,然后帶著學生進行練習。通過示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鼓勵他們拿起畫筆再進行練習,及時的評價和表揚,重塑他們的信心。這樣,學生慢慢的就會有所收獲,然后回歸到樂于學習的狀態,從而將工筆花鳥畫的學習堅持下來。這一過程慢慢的培養了學生的耐性和毅力,對他們的個人修養和綜合素質的發展也是極好的。
學習繪畫,不僅僅是學習一種技巧和方法,繪畫的學習可以調整我們的心態,豐富我們的認知,陶冶我們的情操,提高我們的品格。中學生在繪畫過程中,慢慢學會放下浮躁,沉下心來去專心做一件事情,這對于其他各科的學習也有助益。有的同學剛開始學習工筆花鳥的時候,畫面凌亂不堪,線條亂七八糟毫無美感可言。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熏陶以后,慢慢靜下心來,畫面開始干凈整潔,線條開始具備一定規律,畫面逐漸有了意境。學生的心態也從隨意散亂變得耐心堅持,更加細膩了。
綜上所述,高中學生學習工筆畫是一個慢慢習得技巧、培養耐心、提升品格修養的漫長過程。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一點一滴的投入,長期的堅持和積累,才能讓學生完成一幅比較優秀的工筆畫畫作,當學生成功完成一幅工筆畫的時候,他們會感覺格外的珍惜,因為這是他們辛勤的汗水付出之后來之不易的收獲。到那個時候,學生除了學會了工筆花鳥畫的技巧,更加懂得了如何靜下心來專心致志的做好一件事情,也懂得了任何成功都來之不易,需要強大的毅力去堅持,這也成功地促進了他們綜合素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