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剛 朱小青
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黃石供電公司
黃石公司通過創新新員工及優秀專家人才培訓培養,將其作為高技能人才培育的重點,打造人才培養的“蓄水池”。
建立新員工體系化培養機制。有效結合新員工每個成長時期特點,將新員工劃分為入職教育期、輪崗見習期、定崗實習期、骨干成熟期,按照“應知知識、應會技能”進行各時期梳理,形成四個時期新員工成長達標標準線,建立新員工識別模型,有效甄選優秀新員工。梳理新員工學習清單,形成系統化知識體系,繪制新員工學習成長地圖,形成路徑示范,幫助新員工盡快掌握綜合及業務知識,更好勝任崗位工作。結合公司選樹“青安先鋒”活動,鼓勵青年員工在生產責任重、安全責任重的一線用心履職、建功立業,有效增強青年員工的各項本領,彰顯青年員工的示范帶頭作用。
構建專家人才課題項目制。結合專業管理年度重點工作,制定專家人才的年度課題項目。讓專家人才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積累專業成果,成為承擔重點工作、解決生產重大難題的主力軍。鼓勵和扶持成立專家人才工作室,吸納優秀員工、業務骨干進工作室,通過課題項目研究、專業技術傳承等方式,帶領一批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目前,公司在聘各級各類專家人才53人,其中:國網公司級6人 ,省公司級23人,地市公司級24人,建立創新工作室10個,累計取得各類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66項,外觀型專利5項。公司先后建成省公司系統內唯一兩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吳風亮工作室及張再華工作室。
公司在抓好新員工及優秀專家人才培訓培養的同時,從公司戰略目標及發展需求出發,建立三級培訓培養體系,搭建人才發展鏈條,大力培育內訓師隊伍,做好人才成長的“引路人”。
建立“市公司、縣公司、供電所”三級培訓培養體系。在公司層面,建立專家人才大講堂,由優秀班組長、各級各類優秀專家人才、勞模擔任授課,打造精品課程。在縣公司層面,建立實訓實踐大講堂,主要由班組長擔任授課老師,通過實訓演練、交流研討、改進提升等方式,提升人員專業技能。在班組層面,建立現場培訓大講堂,鼓勵人人上講堂,通過對各類規程、制度和工藝標準、工作流程的現場培訓與學習,提升班組人員的技能水平。近三年,公司技師及以上技能資格增加66人,占現有同級人數的15%;新增中級及以上職稱88人,占現有同級人數的14.9%。11人榮獲國家、省地專家、技術能手,生產崗位“雙師”型人才增加22人。
運用學習地圖培訓法。以能力素質模型為基礎,建立各類培訓人員能力提升方案、崗位能力模型,設計學習培訓總體路徑,開發實施開放式學習培訓課程及能力提升效果評估,同時將評估結果納入考核結果應用,從而為員工在企業中的持續性學習和能力發展提供導航。同時結合供電所示范點建設,打造精準化培訓項目。
大力培育內訓師隊伍。公司建設一支涵蓋公司關鍵領域、重點崗位、關鍵技術崗位人員的內訓師隊伍,整合公司內部師資力量,拓寬內部培訓師的專業覆蓋面。同時要求優秀專家人才必須擔任公司兼職培訓師,定期為公司員工進行專業培訓,并將培訓課時計入優秀專家人才年度履職考核中,充分發揮各層級專家人才的作用。制定內訓師系統化培養方案,定期開展內訓師隊伍培訓、內訓師研討會,為內訓師提供相互切磋、相互補缺、共同提升的平臺,持續提升內訓師授課技巧、技能知識。公司現有省公司認證的內訓師19人,其中初級13人,中級6人。公司內訓師隊伍榮獲省公司2019年內訓師競賽團體三等獎。
公司人才培養通過由點到線,再逐步鋪開到面,不斷擴大人才培養范圍,重點落腳到一線技能人員培養。依托各類技能培訓,練就技能人員的“基本功”。通過人才選拔、積分制、激勵約束等機制,持續強化全員素質提升。
抓實各層級應知應會培訓。根據應知應會培訓體系要求,結合各工種技能鑒定需要,建立七大專業應知應會培訓手冊,讓各技能人員明白崗位必備應知應會的內容,有的放矢,讓技能培訓統一到服務職工技能水平提升、服務職工個人崗位能力提升的軌道上來。
強化技能人員培訓。在技能人員安全培訓方面,建立由黨政領導親自掛帥督導機制,堅持以發現問題為導向,編制安全監察、調控、運檢、營銷、信通、基建、網改7大專業的培訓策劃方案,每季度召開技能人員安全培訓工作例會,通報并總結季度培訓開展情況,制定下一步優化提升措施,確保培訓對象全覆蓋,全面增強全員安全意識和能力。實施“雙線一軌”培訓模式,將生產技能人員崗位工作能力需求(工作線)與職業技能鑒定要求(鑒定線)分別進行要點分解,并最終歸集到培訓這條“軌道”上,形成工作、鑒定、培訓相互促進的良好局面。通過開展一線優秀生產技能人才選拔工作,共計選拔一至五級優秀技能人才118人,有效提升了一線技能人才的獲得感。
借助積分制評價引導全員自主學習。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制定學習積分結果應用實施方案,明確積分的范圍、方法及應用。重點在積分應用方面,設置季度學習積分達標線,員工季度積分情況納入季度考核加減分項;對于年度積分靠前的人員,在申報技能等級、職稱時享有提前申報的權利;同時給予積分靠前的員工以優質學習資源作為獎勵。全面實現培訓積分與技能等級評價、職稱評定、學習資源激勵、績效考核等方面的強關聯,強化培訓激勵,引導全員積極主動參與各層級、各類培訓學習,助力提升全員能力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