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多林 中鋁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財政部2017年修訂印發了《企業會計準則收入—第14號》,根據收入準則第九條,合同開始日,對合同進行評估,識別合同的全部單項履約義務,履約時點,然后針對各單項履約義務按五步法分別確認收入。
設計咨詢收入主要指:工程勘察設計、專業評估報告編制、咨詢服務、技術開發轉讓等收入。近年來,設計咨詢行業快速發展,作為一個知識集中型的行業,一般針對周期較長的建設項目,一般在一年以上。怎樣使該類企業收入成本在新收入準則下確認合規,不出現違法行為,有必要對設計咨詢企業進行收入成本配比分析,本文新準則出發,分析設計咨詢企業收入成本特點及問題,并提出設計咨詢企業進行收入成本建議
設計及咨詢業務中,很多合同履約周期長,一般超過12 個月,合同造價一般較高,合同產品為定制的非標準資產,其高度定制化的性質使得其合同成果在不做較大改動的情況下無法為他方使用。設計企業一般是按月結算,通常有下列方法:按已經提供的圖紙量占預計應該提供的圖紙總量的比例進行計量,計算得出完工百分比;預測出完成該項目需要的總時長,按月平均進行計量;按該工程設計及咨詢項目當月發生的實際成本除以預計總成本得出完工百分比;采用項目經理負責制,擬定該項目預計的利潤率后,在企業內部以招標的形式,選定項目總負責人,總負責人根據中標的利潤率完成企業上繳利潤目標,按月提交項目完工進度報表等。財務部門根據業務部門提供的完工進度資料并按新準則要求確認收入。
1.收入確認標準不統一,未按準則要求確認。目前,很多工程設計項目不規范,很多為合同條款不明確的設計合同,導致項目的進度及完工百分比無法確認,該行業的收入確認也未統一標準,有的以開具發票時確認收入;有的企業資金收付時確認收入,比較正規的企業按照完工百分比法,以圖紙完成的進度進行確認。
2.收入成本不配比。有些企業為了減少稅金繳納等,對無需開票的項目進行部分收入確認或者推遲確認,有些企業為了完成績效考核,提前確認收入,相應成本未確認,收入成本不配比,導致企業稅收風險及稅收損失加大。
由于設計咨詢企業屬于知識密集型的行業,設計人員及其掌握的技術是企業生產中的關鍵因素,人工成本占比大,一般能達到60%以上,還有設計人員在現場實際發生費用及差旅費,公司承攬后分包給其他公司做的外委加工及分包費,生產人員使用的固定資產折舊攤銷等。
設計咨詢企業取得大型設計項目都是一般采用公開招投標的方式,如果沒有中標,之前發生的前期費用沒有相應的收入匹配,且在合同執行過程中,也可能存在設計方案幾經修改和被退回也是常有之事,這種情況下企業的實際成本已發生,但無法通過收入來彌補,這樣導致有成本無收入。
在大多企業中,成本分攤不準確,均未全實現項目核算,更多的傾向于部門的核算,如直接人工成本、折舊、文印加工費等等,大部分未分攤到單個項目,特別是影響最大的人工成本,是否核算準確將影響項目成本的核算準確性,一般一個設計咨詢項目由很多不同專業的設計咨詢人員構成,且設計咨詢人員設計不同的項目,大多數的規劃設計咨詢項目交叉進行,各部門之間也會存在相互交叉共同設計同一個項目的情況。
(一)提高合同質量,不但要重視合同的簽訂,更要重視合同的質、含金量,合同是新準則確認收入的起點,企業簽訂合同必須明確項目可研、方案設計、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等服務內容在合同條款里的權力和義務,才能真正做到收入確認有依據。
(二)做好項目全成本估算工作,簽訂合同之前做好項目成本估算工作,編制項目成本預算報告,包括人工成本、差旅費等一切費用的測算,成立項目全過程執行分析案例中心庫,將項目業務執行情況與發生的成本費用結合起來,作為典型案例,為后來類似在項目提供決策參考,對于利潤微薄的項目,企業可以采取分包或放棄等方式降低公司風險,讓企業的人力資源集中到優質的項目上。
(三)改變成本核算模式,按單個項目進行核算及分攤。企業不能按項目進行核算,有著其歷史原因,這就需要從源頭抓起,設計出項目核算的標準化流程,將各業部門融入到項目核算的各個流程當中,使各部門之間實現無縫銜接,實現真正的業財融合,例如在簽訂合同的過程中,財務應積極參與合同的談判、評審等,合同簽訂后,市場開發部門按照標準化流程及時將相關合同資料提供給財務部;項目實施過程中,生產部門按照標準化流程及時提供當期的生產任務計劃、通知單、作業表、完工進度表等給財務部,人力資源部和其他部門提供給財務部的費用表需分攤到每個項目,財務部門根據各業務部門提供的資料即可實現按項目核算。
(四)建立起完整的項目臺賬。企業在分項目核算收入成本基礎上,還需建立健全完整的項目臺賬,每月準確計量項目的累計收入和累計成本情況,每完成一個項目,要對該項目的收入、成本、利潤、現金流等進行分析總結,為新項目的承接和對未執行完畢的項目的收入成本分析提供支持依據。對正在執行中的項目,隨著項目的推進或外部情況的變化,及時對預估的成本進行修正,進而形成項目執行情況和整體收入利潤預測分析報告,使工程設計類企業根據新準則確認的收入數據更加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