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平
(柳州東雅科技有限公司,廣西 柳州 545000)
林業發展在促進我國經濟發展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林業經濟的快速發展,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貢獻出了巨大力量,現階段,國家十分重視林業生態環境的建設及保護問題,積極的解決林業發展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成為了重中之重。那么,林業病蟲害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我們應當采取什么樣的辦法,怎么進行宏觀上的應用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論述。
林業病蟲害主要指在林木的生長過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病蟲害侵襲,其中包括有害的病菌類,或者不明生物、已知生物的侵害,由于產生了以上病蟲害問題,嚴重的影響了林木的長勢及生存環境。隨著林業經濟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國家在各個行業中對于木材的需求量也在不斷的上升,隨著需求量的增加帶來利益的同時,也加劇了病蟲害發生的機率。對于病蟲害的侵襲問題,并沒有規律可循,它屬于多發性事件,沒有源頭,毫無預兆,總是讓人措不及防,但是一旦出現問題,得不到有效地治理以及不能做好充分的防治準備,不僅對林業發展帶來影響,還間接的沖擊到了整個國家的市場經濟發展。據以往的事件總結及調查,我國的林業病蟲害的種類高達100 多萬種,在進行整理的過程中,并沒有發現比噴灑藥劑更為有效地辦法,但是這種辦法只能在短期內產生作用,而且作用效果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好;此外,在噴灑藥劑時,稍有不慎反而對林木產生藥害作用,因而解決林業病蟲害問題迫在眉睫。若不能有效地防止病蟲害,將會大大降低我國原生木材的可使用數量,不僅阻礙了經濟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對生態環境造成極其惡劣的破壞。
(1)天敵防治法
每種生物都存在天敵,顧名思義便是在病蟲害的防治過程中,我們可以利用克制病蟲害的物質來進行防治,以便達到一物降一物的效果;因此,林業蟲病害管理人員可以利用這一生物特性去著重研究病蟲害的特性,對其研究的同時,引入相關病蟲害的天敵,配合相關部門進行實地治理,有效地通過生物天敵防治辦法消滅病蟲害,保護生態環境。
(2)益鳥防治法
在病蟲害的防治過程中,會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消耗,因此,我們可以利用益蟲防治的辦法,在降低管理人員工作量的前提下,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消耗;例如,我們可以適量的引入森林的苗木醫生啄木鳥,啄木鳥的日常工作便是吃蟲害,為林木治病;但是在引入的過程中,要符合適量原則,要掌握好引入的數量,以便造成生態系統的紊亂,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3)微生物防治法
微生物防治方法在病蟲害的防治過程中也起到了不容小覷的作用,它不但可以有效地治理病蟲害身上攜帶的有害菌,還能治理在林木中的常發病害,天牛和松毛蟲,這種蟲害的生長及繁殖速度是極快的,主要是寄生在林木體內靠吸取林木的養分為生,長時間得不到治理的情況下,林木最終的結局便是枯萎而死;因此,為了更好地對林木資源進行有效地防護,必須采用微生物防治辦法,將能克制天牛松毛蟲真菌的昆蟲引入林區,但要注意待其將真菌消滅后要及時收回,避免造成因昆蟲過多而使林木受到二次傷害。
對于化學防治方法是目前在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中使用范圍最廣,效果相對來說較為顯著,見效最快的方法,通常采用噴灑藥劑的方法進行,但是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二次傷害,因此在噴灑農藥時盡量選用對于林木影響較小的,在進行農藥的濃度配比時要盡量遵循小濃度治療大病的原則,最大程度的降低農藥對林木的影響程度。現階段,我國在農藥的使用上,一般使用阿維菌等殘留度較低的農藥,這類農藥治療病蟲害時起到了較為顯著的療效;另一方面,管理員在進行藥劑噴灑時,要密切的關注天氣變化,避免在陰雨天氣噴灑藥劑,造成藥劑噴灑浪費;另一方面,管理人員應當統計林木數量及質量,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具體的防治方案,努力貫徹落實病蟲害治理,最大程度的保護生態環境。
(1)營建混交林
病蟲害的侵襲速度極快,對于單一品種的苗木林危害程度更為廣泛,因此,為了防止這種現象出現,苗木種植可以采用混交林的方式,在一定范圍內,種植多種苗木,因為不同苗木對于病蟲害的抵御能力不同,因此,當病蟲害快速來襲時,林木不會成片的造成侵害,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管理人員的治理爭取到一定的時間,并有效的找到解決辦法。
(2)利用工具捕殺
利用人工捕殺蟲害的方式,雖然能夠防止生態環境的二次污染,但是在對蟲害捕殺時,人員數量有限,不能及時的大面積的進行蟲害的捕殺,因此,在控制蟲害蔓延的速度上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捕殺之后,對于沒有進行捕殺的地區蟲害會造成加速蔓延,造成二次蟲害污染;因此管理人員在進行蟲害清理時要改變策略,可以考慮采用定期高溫殺蟲的方法,按時對各草木進行消毒,并將地膜覆蓋在樹苗周圍,防止有害蟲侵入,及時隔斷有害真菌和害蟲與樹苗的接觸。
(3)加大相關工作力度
林業監管部門應當及時的對林木狀態進行及時的監測,以便能夠快速的的制定治理方案,對于新引進的苗木,應當嚴格進行把控,確定好苗木本身是否攜帶病蟲害,從根源上杜絕病蟲害的引入;另一方面,應當積極的鼓勵群眾參與到病蟲害的捕殺及提前發現并消滅掉蟲卵的活動,與管理人員一同整治病蟲害。
為了進一步促進林業防治體系的建立,林業相關部門應當將完善的林業病蟲害防治手段納入體系當中。體系在不斷完善的過程中,必然遇到很多阻礙,因此,政府部門應當加強監控與扶持力度;此外,相關管理與治理人員應當加強專業隊伍的建設,積極引入專業人員,加強專業人員的再教育再培訓力度,培養出一批工作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完善林業防治體系,有利于防治技術的有效開展,提高工作效率。
在林區規劃中,部門應當將關注度放在林木的多樣化種植上;現階段,大部門的林區為了好管理,種植的林木種類偏少,大致在2 到3 種,當病蟲害來襲時,大片的林木遭受迫害,即便是進行治理,林木的恢復力也會減弱,造成了生態系統的嚴重破壞。因此,在下一步規劃中,林業部門在相同區域應當加強多種林木同時培育,在保證多種林木在生長過程中互不干擾,互不影響的狀態下,增加林木的種植種類,當病蟲害來侵襲的時候,不至于造成全部林木遭受迫害,多種類的林木中總會有抵御能力較強的品種,這便給予管理人員足夠的時間充分做防治的準備工作,進而增強了森林對病蟲害的抵抗力和恢復力。
在一定程度上,在病蟲害侵襲的時候,我們僅僅想到的是加強病蟲害的治理,沒有從根源上減弱這一問題。因此,林區進行引進苗木的時候,要選用免疫能力較強,不易生病蟲害的苗木進行培育,盡量以混交林的培育為主;此外,工作人員還應加強對于土壤結構問題的關注力度,定時進行松土、施撒足量的底肥,以保證苗木能夠吸取足夠的養分,保證苗木能夠健康成長,增強免疫力,降低病蟲害的侵襲率;除此之外,管理人員也應合理的進行定期灌溉,降低發病率。
現階段,林業經濟的發展的同時,也遇到了很多問題,病蟲害的侵襲造成了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因此,相關部門獻計獻策,積極的整合完善防治體系,這對于維護生態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維護我國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因此,根據林木的生長特點以及林木的品種,指定出一套合理有效的病蟲害防治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