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 俠,劉孟夢
(1.丹鳳縣丹江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陜西 丹鳳726200;2.商洛市丹鳳縣退耕還林辦公室,陜西 丹鳳 726200)
丹鳳縣丹江國家濕地公園是2009 年批準建設,2014 年通過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驗收,正式掛牌為國家級濕地公園。以保護濕地生態系統和區域生態安全、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水源涵養地。成立丹鳳丹江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制定各項制度,為加快濕地保護項目建設,促進科學研究與監測,開展生態觀光旅游,生態科普教育,掌握濕地保護與恢復技術,為此我們開展了濕地植物監測調查工作。
丹鳳縣位于陜西省東南部,秦嶺東段南麓,丹江中上游,屬陜西省商洛市。西鄰商州區,東北部與洛南縣接壤,東與商南縣相連,南部與山陽為鄰。地理位置介于東經110°7′49″-110°49′33″,北緯33°21′32″-33°57′4″之間,東西長62.1km,南北寬65.5km,總面積2438km2。全縣轄11 個鎮、1 個街道辦事處,132 個村、23 個社區,1823 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0.2 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7.71 萬人,總耕地面積23 萬畝。氣候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度的季風性半濕潤山地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3.8℃,年平均降水量687.4mm,無霜期217d,日照2056h,森林覆蓋率70%。
陜西丹鳳縣丹江國家濕地公園位于丹鳳縣境內丹江河流及其一級支流老君河魚嶺水庫至老君河口,銀花河土門至竹林關段,西北起棣花鎮西街村,東南至竹林關鎮雷家洞村。以河流濕地特征為主,集河流濕地、庫塘濕地特征于一體。共涉及棣花鎮、商鎮、龍駒寨街道辦事處、土門鎮、竹林關鎮等7 個鎮辦、43 個行政村,人口15 萬人。濕地公園總面積2080hm2,其中濕地面積1453.5hm2。濕地公園東西長41.5km,南北寬0.2-1km,以水域為中心,將區域內影響濕地生態系統連續性和完整性的水體、溪流、林地、草地等都納入濕地范圍內。丹鳳縣丹江國家濕地公園生物多樣性豐富,珍稀動植物眾多,有魚類60 種、兩棲爬行類32 種、水禽類80 余種,鳥類157 種。有植物206科712 屬1471 種,有野生脊柱動物31 目77 科270 種,占陜西省脊椎動物總數的36.5%。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24 種、保護植物3 種。同時,該濕地公園也是我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重要水源區。
陜西丹鳳丹江國家濕地公園濕地植物多樣性豐富:共有種子植物132 科485 屬693 種。其中裸子植物4 科4 屬9 種,單子葉植物14 科76 屬90 種,雙子葉植物114 科405 屬599 種。公園內植被類型豐富多樣:山地森林有側柏林、油松林和栓皮櫟林;山地灌叢有黃櫨灌叢、馬桑灌叢、薔薇灌叢、狼牙刺灌叢、連翹灌叢、迎春花灌叢、茅莓群落;山地次生草甸有白茅群落、白羊草群落、野菊群落、和龍須草群落;灘地植物群落有眼子菜屬植物群落、蘆葦群落、香蒲群落、薄荷群落、蒿類群落、問荊(節節草)群落、扯根菜群、水芹群落、莎草群落、燈心草群落、五爪龍群落、茴茴蒜群落、齒果酸模群落、荻群落、葎草群落;水域植物有菹草(魚腥草)群落、絲藻群落等。
根據濕地河流和公園走向分為5 個監測點,分別為棣花鎮棣花景區荷花池監測點;商鎮機場丹江河監測點;縣城龍駒寨丹江河監測點;土門鎮河道監測點;竹林關鎮丹江河監測點,監測樣地總面積7hm2。每年6-7 月份普查一次,選有代表性的地方,用GPS 讀取經緯度坐標和海拔高度,用相機拍攝植物照片,丈量樣地面積,在樣地內調查記載指示植物種類、蓋度、分布狀況,及其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漂浮植物、藻類植物等種類和分布等。記載到年度濕地植物及群落監測記錄表中。
通過幾次監測調查,我們初步掌握了20 科28 屬35 種植物在濕地生長與分布情況,了解挺水植物有13 種,沉水植物2種,漂浮植物2 種,藻類1 種。詳見下表:

陜西丹鳳丹江國家濕地公園植物監測表
通過5 年的監測工作,我們認識到保護濕地的水域、植被、野生動物,恢復濕地原生態,有效水源涵養,爭取全社會對濕地保護工作的支持,不斷提高管理水平,搞好濕地監測與研究。丹江是我國南水北調工程重要的水源地之一,丹鳳丹江國家濕地公園的成功“晉級”,為該縣建設集水資源保護、濕地生態系統保護恢復、科普教育、休閑觀光于一體的濕地公園奠定了基礎。今后開展公園植物掛牌,禁止在保護區垂釣和開山取土取沙,嚴禁違法亂建。為野生大天鵝、黑鸛、東方白鸛、鴛鴦、灰麻鴨、蒼鷺、大雁、喜鵲、藍鵲、灰喜鵲等水生動植物提供食源和優良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