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蓮
(黑龍江省綠色草原牧場鑫源農業有限公司,黑龍江 大慶 166263)
在奶牛養殖中,為進一步發揮奶牛生產能力,需要注重做好養殖場高產奶牛的養殖管理,堅持以養殖為主,養防結合,控制養殖環境,減少對高產奶牛健康造成的不利影響,以提高奶牛產量和品質,增加養殖場經濟效益。
目前市場上的奶牛品種種類較多,在具體的養殖品種選擇中,要結合本地區市場需求、氣候環境、養殖環境、飼料原料組成等多方面實際條件出發,選擇適宜本地區生長的高產穩產奶牛。同時要確保所選擇的奶牛符合該品種的生長特性,血統純正。在發展奶牛養殖產業前,只有確定科學的優質品種,奶牛泌乳量才能進一步得到提升。
養殖場在建造過程中一定要保證通風良好,背風向陽,地勢較高,排灌方便,通常牛舍要做到坐南朝北。每頭奶牛的活動空間控制在3~4m2。要保證充分利用養殖場的各個空間,有效降低養殖場建設成本投入,提高養殖效益。養殖場建造完畢后,在圈舍中應配置完善的飼養管理設施,包括飲水槽、飼料槽,并構建完善的防疫措施和動物疫病實驗室,以有效減少奶牛在養殖中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保證奶牛生長健康,發揮奶牛高生產性能。
犢牛出生7d 內,要保證其吃上初乳,吃足初乳,通過利用初乳中的蛋白質和抗體,提高機體抵抗能力,減少各種傳染性疾病的發病率[1]。7 日齡內的犢牛每天飼喂初乳3 次,每次飼喂量控制在1.5~2kg 乳汁,溫度控制在35~40℃。犢牛出生1周后,在每次吃乳40~60min 后,讓其飲用適量溫水,飲水量控制在乳汁飼喂量的0.5~1 倍,并讓犢牛適量采食優質青干草,并投喂哺乳階段的顆粒飼料。對于硒元素缺乏地區,出生3d內肌肉注射0.1%的亞硝酸鈉注射液,每頭牛肌肉注射10mL。在犢牛養殖期間應確保飼料投喂的定時定量,保證整個養殖環境安全,避免引起驚嚇。同時還應保證飼料和乳汁的清潔衛生,預防腸道傳染性疾病的發生。犢牛哺乳期通常為60~70d,健康犢牛早期斷奶有利于縮短母牛繁殖周期,加快母牛生產。
育成牛是指7~18 月齡的牛,這個時期主要以青粗飼料為主,保證精飼料高能量低蛋白,確保牛能在短時間內生長發育,加快身體肌肉組織和脂肪的堆積。這個期間還應保證飼料中各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合理搭配。日糧中干物質占體重的1%~6%,精飼料投喂量占體重的0.8%~0.9%。12 月齡前的牛,每天投喂精飼料1~1.5kg。12 月齡后的牛,每天投喂精飼料2~3kg,青干草每天投喂4~6kg。在飼料投喂過程中應保證定時定量對牛進行栓系養殖,每天飼喂3 次。按照先粗飼料后精飼料的原則一次添加,采食完畢后讓其飲用充足的飲用水。在日常養殖中,還應保證育成牛有充足的運動時間,不斷地刷拭牛體表,每天對乳房進行1 次按摩,加速乳腺生長發育。母牛通常6~12 月齡到達初情期,但這個階段的牛體況還不是很成熟,不能過早配種,否則很容易降低奶牛的利用年限,容易引發奶牛難產,同時在這個階段還應重點做好衛生驅蟲工作。
圍產期是奶牛管理的重中之重,主要是奶牛在產前15d 到產后15d 這個階段。在奶牛圍產期應確保飼料種類多樣化,多向奶牛投喂優質青干草,每天精飼料控制在2~2.5kg。產前如果乳房出現明顯水腫現象,應嚴格控制精飼料投喂量,多向奶牛投喂青干草,停止使用青貯飼料,奶牛每天運動2h。奶牛進入分娩期后,在產后30min 內讓其飲用麥麩鹽水,溫度控制在30~40℃,一次飲用量不要過大,產后1 周內要保證向母牛提供溫開水,水溫控制在37~38℃。母牛在產后前3d 不要將乳汁一次擠干凈。第1 次擠奶量控制在2kg,夠犢牛吃即可,隨后逐漸增加擠奶量,到第4 天將乳汁全部擠干凈。母牛分娩4d后結合具體采食情況,對投喂量做出適當調整。采取隔天調整日糧的方法,每天增加量控制在0.5~1kg,直到奶牛產奶量不再出現變化。母牛分娩后,如果出現生殖系統疾病,應立即進行子宮沖洗,及時讓胎衣和惡露排出,加速子宮生殖系統恢復。另外,產后要保證整個養殖環境清潔衛生,及時做好體表消毒工作,防止奶牛生殖系統出現炎癥病變。
奶牛泌乳旺盛期是指產后16~100d,要保證飼料營養價值全面,飼料種類多樣,主要以青綠飼料為主,嚴格控制精飼料投喂量,否則很容易影響母牛身體健康,導致母牛出現乳房炎等生殖系統疾病。如果過量投喂精飼料會造成母牛體況顯著增加,過于肥胖,進而造成卵巢周圍存在大量脂肪堆積和脂肪覆蓋,影響卵巢機能正常發揮,造成排卵不順暢,母牛不能正常發情。在泌乳旺盛期的奶牛養殖中,應采用高能量和適量蛋白質相配合的飼料配方。高能量飼料主要以玉米粉、青干草為主,低蛋白飼料主要以濃縮飼料和豆餅為主,要盡可能多的讓母牛采食粗飼料,每100kg 體重每天投喂粗飼料2~4kg。精飼料投喂量要結合高產母牛泌乳情況做出適當調整。通常玉米粉投喂量為50%~60%,濃縮飼料投喂量為50%~40%,每天投喂3 次,按照先粗飼料后精飼料的順序進行飼料投喂,之后讓母牛有充足的飲水。高產奶牛在擠奶前應做好乳房清洗和衛生消毒工作。在對乳房進行清洗過程中,可以有效的按摩乳房,加速乳房血液循環,對提高母牛產量有很大幫助。母牛產后40~45d,應密切觀察母牛發情情況,做到及時發情鑒定,及時人工授精。
在高產奶牛養殖期間,要提高奶牛產奶量和乳汁品質,需要從奶牛生長發育各個階段出發,結合各個生長發育階段的營養需求,選擇科學的養殖管理模式,注重飼料搭配科學合理,避免飼料出現浪費,保證奶牛正常生長和正常產奶。另外,還應注重做好整個養殖場清潔管理工作,確保養殖環境衛生干凈,禁止外來人員隨意進出養殖區域,切斷致病原傳播途徑,保證奶牛健康生長,發揮奶牛高產性能,進而幫助養殖場獲得良好的經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