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撿發
(南昌市奶類項目發展辦公室,江西 南昌 330000)
畜牧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占有很大比重,尤其奶產品已經成為國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因此,如何加強奶業生產的質量安全監管,是本文探討的主要問題,目的在于提高鮮奶的質量,保障人們的生活品質。
相較于其他畜牧業,奶業生產中有一項特別操作,即擠奶,一般情況需要每天擠奶三次,對工作人員的操作要求以及管理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都有著較高標準,能保證產奶的質量和安全。但有些奶牛養殖場對奶質的意識不高,缺乏相關的質量監管意識,導致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出現各種問題。
我國大多數奶牛場都屬于個體經營,一些奶牛場的經營戶往往更重視經濟收益,而忽略了日常的衛生管理和防疫管理,有些甚至不愿意在這些方面進行資金和時間的投入,導致奶牛場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出現防疫隱患,不僅會威脅奶牛的健康,還會對奶產品的質量造成影響。
一些奶牛場經營戶為了節約成本,會選擇種類單一的飼料,這類飼料的品質難以保證,甚至儲備不夠,有些奶牛場由于受到地域限制和交通限制,甚至會出現飼料供應短缺的問題,從而導致奶牛的營養不良,其對鮮奶的質量有很大的影響。此外,如果飼料的儲存方式不當,會出現霉變的問題,而飼料霉變會導致奶產品中殘留亞硝酸鹽以及黃曲霉素毒素超標等重要問題。
很多奶牛場,為了節約生產成本,會在擠奶以及冷藏設備的資金投入上進行壓縮,還有一些奶牛場繼續采用傳統的人工擠奶的方式,但這種方式對生產操作有著很大的影響,容易降低鮮奶質量,同時還可能出現污染問題,對奶牛的安全和產品的質量都造成威脅。
就目前而言,在開展奶牛養殖場防疫工作的過程中,不能完全滿足養殖戶的基本需求,一些相關的建設資金也投入不足,導致防疫工作人員不具備完整的防疫設備,有些防疫站點仍然使用老化的工作設備導致工作不能順利開展。同時一些防疫工作人員沒有專業的培訓,這樣同樣會影響防疫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同時有些地區雖然也設置了動物疫情方面的指揮單位,在表面上滿足了防疫工作的開展需求,但實際情況中在進行動物防疫時仍然缺乏相關的指導,對防疫工作的開展沒有實質性的幫助。
就我國乃至全球動物疫情的情況來看,我國奶牛場需要加大有關動物防疫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加強奶牛場各員工對動物疫情的危機意識和防疫意識,在日常的生產經營過程中,要嚴格按照相關部門的要求標準執行。建立相關防疫制度,從根本上得到規范和提升。相關動物管理和監管部門需要定期對各個奶牛場進行質量安全抽查,一旦發現問題需要及時上報并進行整改。奶牛場的相關工作人員應該接受定期的專業培訓,不斷學習、更新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加強對奶牛的保健工作,積極做好安全生產和防疫工作。
從日常展開工作的實際情況來看,有些奶牛養殖場工作展開比較困難的原因是養殖戶對奶牛養殖的工作內容和認知不足,認為動物防疫工作和自己的利益沒有關系甚至會影響自己的經濟效益,因此存在一些養殖戶不配合動物防疫機構的工作展開。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使動物防疫工作進行得更為科學順利,防疫工作單位應該進行定期的防疫知識宣傳,幫助人們了解防疫工作、配合防疫工作,讓人們能了解畜牧獸醫預防工作的重要意義。動物防疫機構在進行宣傳工作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和科學調研,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和豐富多樣的內容來吸引人們主動接受防疫知識,從而幫助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的展開更加順利,從而保證奶質。
奶牛養殖場在采用飼料時應制定具體的采購計劃,以滿足奶牛的日常需求,盡可能選擇大公司的飼料產品,確保飼料品質,在采購過程中,嚴禁購買國家明令禁止的添加劑等,相關監管部門也應做好監督抽查工作,一旦發現違禁品,要立即進行處罰,奶牛場內部應該設置簡單的檢查設備,對飼料進行一個初步檢查,可以更加保證飼料的品質。
應根據奶牛場的實際生產需求,及時配置擠奶和冷藏的相關設備,易耗品應儲備充足,設備的耗損部件,應定期并及時更換,此外,要做好設備的日常檢查和維護工作,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為避免停電后帶來的各種不便,奶牛場應配置小型發電設備。
隨著奶牛養殖場的不斷發展,我國現已形成奶牛養殖場,初步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的養殖格局,而在此發展下,需要不斷適應新要求進行產業,標準化改造,制定相關的質量監管制度。從養牛場的基礎設施、機械設備、檢測手段、衛生條件、操作規程、生鮮乳收購記錄以及銷售記錄等各方面進行規范要求。對于一些還在進行手工擠奶的養殖場,要盡可能發展到管道式機械擠奶,從硬件上保證污染源的避免,從而實現鮮奶的健康安全。
就目前而言,我國奶業生產的過程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因此必須將奶業生產的質量安全監管作為重中之重,奶牛養殖場工作人員也應引起足夠重視,根據當前存在的各種問題,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保證生產的鮮奶質量安全,從而實現人們的高品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