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鋮博
(黑龍江省恒發環境咨詢有限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目前,我國農村畜禽養殖業發展迅速,國家的相關政府也給予了一定的支持。但畜禽 養殖業發展過程中,由于人對動物的管理不善,畜禽養殖糞污沒有合理的處理就排放到環境中,對周圍居民及生態環境都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因此,應對農村畜禽養殖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進行研究,改善農村生態環境。
畜禽養殖污染是在牲畜養殖過程中,在養殖廠中動物所產生的污染及糞便對環境造成的污染,由于畜禽養殖內的廢水廢渣沒有進行合理的處置,造成了生態環境的破壞,給人們的居住環境帶來極大的影響,嚴重威脅居民的身體健康。從實踐過程中,畜禽養殖對環境的污染主要有以下幾類:
養殖場的大氣污染主要是來自動物的糞便沒有清理后產生的惡臭,尤其是在夏季,這種臭氣則更加嚴重,為周圍空氣質量具有較大的影響。同時,由于動物糞便沒有及時處置導致長期的發酵,則會產生硫化物等刺激性毒氣,嚴重威脅居民的身體健康。對于長期接觸臭氣的人健康具有一定的影響,尤其是老人和兒童。
農村畜禽養殖內的動物糞尿與污水是造成水污染的重要因素,這些污染物進入河流中對水質造成不利影響,使水體水質下降,而影響水中植物的正常生長,導致魚類的窒息死亡。此外,畜禽養殖糞尿與污水還會對地下水水質產生嚴重的威脅。
在養殖場中動物會產生一定的排泄物,會對環境造成污染,這就是農村畜禽養殖污染的主要來源。由于養殖場內動物較多,每天會排放大量的排泄物,而這些廢物如不處置,變容易造成細菌滋生,引發各類疾病,同時由于排泄物長期堆放會造成土壤污染。如果出現下雨天,污染物會由雨水進入周圍的河流中,造成河流的污染。
農村畜禽養殖如果不能按時的消毒,加之動物的混雜則容易出現細菌的滋生,而畜禽身上帶有的病毒會流入到市場中導致病菌的傳播。這些病菌不但會造成動物的死亡,還會影響人體的健康,尤其是近年來禽流感等傳染病頻發。
管理制度的執行需要進行必要的監督,而嚴格執行需要加強相關管理部門對農村畜禽養殖的監管力度。目前我國農村畜禽養殖行業存在很多散戶養殖,由于受到傳統養殖業管理思想的影響,相關部門對農村畜禽養殖的監督管理也存在不足。
大部分的農村畜禽養殖業主自身缺乏專業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對于農村畜禽養殖產生污染的危害性認識不足,不能對污染物進行有效的處理。大部分的養殖業主沒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不能對畜禽養殖進行規范化管理,從而不能使畜禽養殖污染有效的控制,實現從污染源頭防治污染的目的。
對于環境污染的治理技術目前我國已經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但主要研究的是工業污染和化學污染方面,對于農村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技術還有待進一步研究,許多農村畜禽養殖企業缺乏科學的污染治理理念,造成農村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效果不好,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
在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方面政府要加大技術和資金的投入,是畜禽糞便變廢為寶。充分利用畜禽糞便中氮磷等營養物質,通過高溫堆放的方法進行有機肥發酵。同時,對畜禽糞便進行厭氧發酵處理,產生沼氣燃料,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農村畜禽養殖業要鼓勵種養結合的模式,養殖業產生的糞便可以直接用作有機肥,而種植業的發展也促進了養殖業的發展。這樣皆可以避免大量畜禽糞便污染生態環境,又可以節約種植業的化肥使用量,降低種植成本,形成良好的循環經濟模式,促進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農村需要加大對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宣傳,在電視、廣播、公示欄等方式大力宣傳環境保護知識,營造自覺保護環境的良好氛圍。對于畜禽養殖模式的選擇應鼓勵種植業與養殖業結合的方式,從而將畜禽養殖產生的大量糞便進行合理利用。部分農村地區畜禽養殖較為集中,可以通過政府牽頭補助的方式鼓勵養殖戶間的合作,發展循環養殖模式。這不僅有助于糞便等污染物的治理,還可以為農業種植戶提供更多的有機肥,減少化學化肥的使用量,減少農業面源的污染。
貫徹循環經濟和綠色發展的理念,充分結合目前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環境容量等,開展現代化畜禽養殖,合理規劃畜禽養殖的目標和規模,同時對環境保護要求及養殖發展規模進行統籌規劃,確保其合理性。此外,要加大對農村畜禽養殖的監督和管理。
目前,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的需求不斷擴張,農村畜禽養殖規模也不斷擴大,但是對于生態環境的污染問題卻越發嚴重,不僅影響了農村生態環境的平衡,還威脅農村居民的身體健康。因此,相關部門要采取科學方法和手段,對農村畜禽養殖污染進行有效的治理和監督,從養殖技術到污染治理技術,結合先進的科學技術強化對畜禽養殖污染物的綜合利用,制定科學的養殖污染治理方案,提高管理部門的監督力度,從而解決農村畜禽養殖污染問題,推動農村畜禽養殖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