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云花
(云南省昆明市石林縣板橋街道辦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云南 石林 652201)
2002 年度開始實施國家級退耕還林項目1824.3 畝全部為生態樹種(桉樹),涉及7 個村委會,10 個村民小組,193 戶農戶。其中包括小屯村委會大官莊村一、二組379.1畝,涉及10戶農戶;冒水洞村委會大灣箐村小組2 戶,7 畝;冒水村委會上冒村1 戶,102 畝;龍潭村委會黑泥潭村小組31 戶,50 畝;龍潭村委會小官莊村27 戶,319.7 畝;龍溪村委會小龍溪村93 戶,134 畝;大疊水村委會小團山村3 戶,198 畝;疊水村委會中村28 戶,245.5 畝。
2003 年度實施國家級退耕退耕還林項目1189.3 畝,為生態樹種(桉樹),涉及4 個村委會,6 個村民小組,104 戶農戶。其中包括龍潭村委會小官莊村164.4 畝,26 戶龍潭村委會黑泥塘村31 戶;小屯村委會大官莊村570.4 畝,11 戶;疊水村委會中村245.5 畝,33 戶;冒水村委會上冒村102 畝,1 戶;冒水村委會大灣箐村57 畝,2 戶。
2012 年度實施的云南省昆明市級退耕還林2910 畝,涉及8 個村委會,16 個村民小組,1032 戶農戶。2013 年度實施的云南省昆明市級退耕還林898.8 畝,涉及5 個村委會,7 個村民小組,411 戶農戶。其中,龍潭村委會小官莊村核桃34 戶,27.8 畝;龍潭村委會慈門村核桃12 戶,71.6 畝;青山村委會周家村核桃117 戶,241.2 畝;青山村委會段家村小組核桃56 戶,110.6 畝;小戈丈村委會小戈丈村核桃139 戶,231.7 畝;者烏龍村委會大者烏龍村二組核桃52 戶,79.2 畝;矣馬伴村委會西林村1 戶種植油桃、核桃兩個品種136.4 畝。
2014 年度實施的云南省昆明市級退耕還林項目2960.8 畝,涉及9 個村委會,16 個村民小組,555 戶農戶。其中,龍溪村委會種植枇杷576.3 畝;青山村委會三家村小組58 戶,259.3畝;龍潭村委會初為村51 戶,73.7 畝;龍潭村委會小官莊村99 戶,160.4 畝;疊水村委會大麥地村23 戶,81.8 畝;疊水村委會秧田沖村87 戶,264.4 畝;疊水村委會39 戶,150.8 畝;冒水村委會下冒水村19 戶,89.7 畝;小戈丈村委會小戈丈村48 戶,109.7 畝;者烏龍村委會山咀村26 戶154.1 畝;者烏龍村委會小者烏龍村5 戶40.1 畝;矣馬伴村委會大馬安山村73 戶,581.9 畝;矣馬伴村委會小馬安山村26 戶152.1 畝;黃家莊村1 戶72.1 畝。2014 年實施的市級退耕毀林除龍溪村委會會種植枇杷外,其一村委會均為核桃。該年度實施“事實耕地”退耕7.4畝,均為疊水村委會中村、秧田沖村2 戶農戶。
2017 年度實施的新一輪國家級退耕還林1101.2 畝,涉及2個村委會,2 個村民小組,115 戶農戶;其中黃家莊村委會陳家田村32 戶,159.3 畝,種植枇杷樹;矣馬伴村委會西林村83戶,941.9 畝,種植板栗樹。
2017 年度實施的陡坡地治理項目1095.9 畝,涉及4 個村委會,5 個村民小組,395 戶農戶。其中,青山村委會三家村15 戶,種植枇杷69.6 畝;冒水村委會大灣箐村64 戶,種植板栗391.9 畝;冒水村委會上冒水洞村102 戶,種植板栗494.9 畝;小屯村委會太平田村74 戶,種植枇杷46.5 畝;黃家莊村委會段家壩村140 戶,種植枇杷93 畝。
由于新一輪的退耕還林涉及到發改、財政、林業、扶貧等諸多部門,各個部門之間的工作不是獨立存在的,只有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交流,才能夠針對目前石林縣板橋街道辦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的協作改進。統籌各項專項資金,整合各個渠道的資源,以此來大大改善退耕農戶的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突出整體治理效果,在原有的基礎上調整產業結構,增加農戶收入,持續鞏固退耕還林的現有成果。
為了提升退耕還林的成效,石林縣板橋街道辦還應當鼓勵和引導新型農村經營主體參與到退耕還林的工程之中,針對板橋街道辦2012 年度、2013 年度、2014 年度及2017 年度實施的這些退耕項目在管理實際中存在的,管理不到位出現的不掛果或掛果大小不均勻產量低、勞動力缺乏等系列問題,建立高度組織化經營管理機制,并引導農戶通過出租、入股、互換等形式,將退耕地經營權轉向企業、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現統一的規劃和管理,享受相同的政策待遇。采用“公司+農戶”、“公司+基地+農戶”、“黨支部+造林專業合作社+農戶”等經營模式,配合“保底+分紅”等收益分配方式,不僅能夠提升農戶的經濟收入,保障了其股份權益和利益,還能夠推動三變改革,達到生態、產業發展、企業得利、農民受益的共贏局面[1]。另外,針對2002 年度、2003 年度實施的生態林,采取間伐或擇伐相結合的采伐模式進行采伐,保證即不影響種植戶的經濟收入又不影響生態環境兩兩兼顧的目的。
加強板橋街道辦的設備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充實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針對現有的工作人員定期展開培訓,加強對其的業務技術和指導,幫助新進入林業崗位的年青工作人員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和工作經驗,從而進一步提升退耕還林工程質量。
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和當地政府下達的文件,應當繼續加強退耕還林工程的宣傳力度,不斷提升廣大農戶的思想意識,使得退耕戶更加注重退耕地后期效益。由于個別退耕戶只是為了領取退耕還林補助而實施,針對后續的產業、如何發展等一頭霧水、無從下手,只有加強退耕還林地的管理,提升其造林成效,并積極開展相關種植業,才能夠使得退耕還林工作充分發揮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大大增加石林縣的整體收入水平[2]。為進一步實施生態美縣,提高板橋街道辦的森林覆蓋率發揮“退耕還林”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