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繼紅
(定西市林業和草原局,甘肅 定西 743000)
林業綠化樹的移植栽培技術主要是為了能夠提升林木的成活率,如果林木的成活率能夠提升,綠化項目的成本利潤就能得到有效控制。要聯系不同類型的林木,采取不同的技術和方案,做好移植栽培的工作,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升綠化樹木的存活率,盡可能避免樹木在移栽過程中因為技術上的問題造成了嚴重的損失,盡可能的對成本投入加以管控,提升利潤,更好的創設適合樹木生長的環境氛圍。
林業在自然生態系統中是一個整體,一方面對光照、降雨等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還會種植的土壤環境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將林業生態系統建設的理念落實下去,進而提升林木存活率,移植之后的生長環境必須要比之前的更好,不然很容易出現移植失敗的情況,成活率也得不到保障。移植之前和移植之后,如果林木的生長環境存在有明顯的差異的情況下,移植的成功率相對較低。所以,在明確了定植點之后,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氣候和土壤狀況等,盡量保證移植之前和移植之后的環境沒有差別。
林木在移植栽培時,很容易傷害到根系,為了能夠將損壞率降到最低,提升林木的成活率,需要按照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情況做好相應的修剪工作,為林木的健康生長提供保障。這其中,林木根系在生長過程中亟需的營養物質獲得的源頭是樹干和葉片,在修剪過程中,需要盡可能的保留葉片。移植栽培過程中,主要是采取人工養護的方式,通過施肥減少水分的蒸發,同時還可以采取包裹樹干的方式,減少水的大量流失。
通常情況下,生長狀態比較好的林木,根系、葉片的吸收量和枝干生長以及消耗量會實現平衡。為了能夠更好的促進林木的健康生長,獲取的營養需要比消耗量要高,實現營養進出的平衡。通常情況下,針對這種不平衡的狀態,主要采取的是人工管控的方式。在前期挖樹時,可以接連澆幾天水,提升林木的含水量,或者是在運輸過程中采取輸液的方式給林木補充水分。移栽之后,需要將新枝適當修剪,不會汲取過多林木生長環節需要的養分。
綠化樹苗品種的選擇不能過于隨意,需要選擇長勢良好的、抗病性能強的品種,避免出現枯死的情況,減少不必要的浪費。樹種品種在選擇過程中,主要的判斷依據是:第一,要確定樹干是否存在有彎曲的情況、是否存在有病蟲害、是否有被機械擦傷的情況;第二,在移栽過程中,務必保證苗木外觀的完好;簡單來說移栽的樹木表皮要光滑、樹干要筆直,滿足了上面的要求,樹木的存活率能夠得到明顯的提升。在選擇灌木的過程中,需要對主干加以區分,不能讓病蟲害傷害到根系。選擇綠籬苗,需要確保樹形完美、枝葉旺盛、根系茁壯。
土壤的營養結構以及整體性質會對苗木的成活率產生較為直接的影響,在移植之前,需要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操作。明確移植品種之后,需要遵循適地適樹的原則,按照樹木的特點以及營養需求,對土壤進行改善。過程中需要選擇沒有污染的、綠色環保的材料,盡量要讓移植地和原本的產地相一致,嚴格的按照相關的設計要求,對地形條件進行合理處理。整地完成之后,要做好澆水壓實工作,盡可能不要污染到周圍環境,選擇適合苗木生長的肥料。
不同的苗木品種存在有不同的修剪手法,喬木樹種,要將主干特點凸顯出來,修剪的重點是將主側枝健康部分的四分之一的長度修剪掉,主干特點不突出的情況下,需要留存10 厘米左右的枝干。常綠喬木將病枝和生長過密的枝條剪掉。灌木類作物需要對病蟲害和枯枝有效的祛除,枝葉如果比較茂盛的情況下,要做好枝杈的修剪工作,保持樹形。綠籬苗則只需要做好枝杈的修剪即可。
在完成移植之后,需要首先確認好地礦以及環境氣候等,要保證地下無管線,也沒有其他的物體影響移植工程的開展。在挖穴和槽坑的過程中,需要實時和設計人員進行交流,按照實際情況對挖掘的位置進行調整,從根本上保證移植工作的順利進行。為了能夠提升林木移植的存活率,需要將養護工作落實下去,移植之后的樹木較為脆弱,根系很容易被折斷,作為管護人員需要定期的觀察林木的生長情況。與此同時,水分是生物生長不可或缺的組成,林木的生長和發育亟需水分,作為工作人員需要做好灌溉,及時的為根系補充充足的水分。但是要把握好施加的量,地表保濕即可,經常用灑水工具,保證樹干和枝葉的水分,避免因為蒸發造成林木的死亡。地下樹根要在干旱的天氣補充充足的水分,確保土壤的濕潤,保證供水需求。降水如果比較多的情況下,要做好排水工程,避免根系腐爛。因為移植的根系穩定性不夠,所以惡劣的天氣情況下,出現死亡的可能性比較高,后續還需要做好培土工作,避免營養流失,為根系的發展創設良好的環境氛圍。
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園林綠化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好綠化樹木的科學栽培不只是能夠帶給社會,同時也能帶給個人良好的經濟收益。在苗種的選擇、運輸和栽培過程中要層層把關,按照不同的環境情況合理的選擇樹種,提升樹木移植的存活率,增加種植戶的收益,為居民的生活創設良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