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 菲
(蘭陵縣農業農村局,山東 蘭陵 277700)
在種植活動中提升農作物的產量,除了要合理密植,還應該優化灌溉技術。在種植農作物的過程中,要對多種因素都有考慮。在面積小的耕地上得到更高的產量。就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而言,技術的順利轉化需發揮媒體信息技術的價值,促進農業技術朝著現代化方向發展,充分發揮農業技術在農作物生產中的經濟價值,增加農民收入,提升農村地區的經濟水平。
種植栽培農作物需要把多種影響因素考慮在內,包括空氣中水分的含量、氣溫隨氣候的變化情況、區域內土壤的酸堿度、區域內的降水量。要想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就需要盡最大可能為農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長條件,使得農作物在不同生長周期對營養和對氣候條件的需求都能得到滿足。進行農作物的栽培活動,第一部分是做好選種工作,所選擇的種子要對病蟲害有較強的抵抗力,另外還要盡量選擇顆粒飽滿的農作物種子,確保植株有良好的抗倒伏能力。第二部分是要做好土地的翻整作業,翻整土地是在播種之前就進行。將其中存在的體積比較大雜物清理干凈,同時還應該保證翻整過的土地達到一定的濕潤度,整體較為平緩。當農作物有了比較好的土壤環境,農作物的出苗率也會有所保證。第三部分是要嚴謹計劃播種期。從實際情況來看,不同農作物的生長周期各不相同,另外農作物也有各自的生長習性,在計劃播種期時,應當把農作物對氣候的不同要求考慮在內,播種期的規劃越合理,農作物幼苗的成活率就越高。第四部分是要實現對施肥和澆水作業的科學規劃,在農作物生長的不同階段,會對肥料和水分有不同的需求量,對于種植者來說,應當在實際的種植工作中注意觀察,摸清農作物的生長特性,并不斷加以總結,掌握農作物的生長規律。
影響農作物產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農作物的種植密度,首先農作物的種植密度會影響農作物對土壤中營養的吸收情況。眾所周知,一片土地內部的營養是有限的,假如種植農作物密度過大,每一株農作物所能得到的營養就會減少。農作物在生長的過程中會發生光合作用,只有在農作物種植密度合理的情況下,才能確保農作物正常進行光合作用。所以在實際栽培農作物的作業中,實現合理密植務必將農作物的特有屬性考慮在內。在降水量比較大的區域內,可適當減少種植密度,從而增加單株農作物的最終產量。而在其他的某些地區,降雨量比較少,此時就需要適當加大農作物的種植密度。比如某些地區土壤營養含量比較少,且當地的灌溉條件也受到一定限制,此時應當適當減少種植密度。而在一些土壤比較肥沃,有良好灌溉條件的區域,則可以適當加大農作物的種植密度。實現對農作物種植密度的科學控制,還應該將農作物的品種考慮在內。對于那些植株比較高大而且枝葉又比較少的農作物,正確的做法是降低種植密度。而對于那些本身枝葉比較密集,植株不高的農作物,適當提高種植密度才是正確的做法。
實現對農作物高產栽培技術的大范圍推廣,是優化我國農業發展的關鍵手段,現如今社會已經進入到網絡信息化時代,農民學習農作物高產栽培技術也不再僅僅局限于報紙、刊物。對于農業推廣部門的工作人員來說,在實際的工作中應當善于應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同時也有效發揮各大媒體平臺的現實價值,盡可能的增加推廣渠道的數量。向廣大農業種植戶積極宣傳先進的農業種植技術,比如某地農業部為了加大農業技術推廣力度,在微信上開通了微信公眾號,并積極鼓勵廣大農作物種植戶關注,在該微信公眾號上會定期更新農業種植技術,在此條件下,廣大農作物種植戶通過手機就能隨時學到先進的農業種植技術,并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在實際的種植作業中,廣大種植戶使用的農業種植技術越來越先進,種植效果也越來越好。在實際的種植活動中,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現實問題,對此農業部門應當積極開展講座、培訓活動。邀請專業的農業技術研究者向大家普及農業技術,并解答種植戶在實際的生產活動中遇到的問題。比如某地農業部門專門配備了專業的農業技術專家,主要工作就是前往田間地頭為種植戶解決問題,對農業技術的應用和推廣起到了非常明顯的促進作用。
在推廣農業技術的工作中,政府的主導作用非常關鍵。為凸顯政府的這一職能,應積極建立并完善相關政策,編制相應的制度規范。面向農業技術推廣,政府部門需適當增強資金的支持作用,對農業技術具體分配有詳盡的規劃。增強資金扶持政策,要確保資金的投入是有意義的,從當前的情況來看,需要重點提供資金支持的領域是技術人員和農業機械。比如某地政府非常重視當地農業技術的發展,與當地專業軟件公司建立合作關系,加大資金投入,開發了多種應用軟件,專門用來推廣農業技術,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農業技術推廣的有效性,同時也優化了種植戶對農業技術和掌握效果。在應用軟件的支持作用下,推廣農業技術節省了大量的資源,緩解了推廣農業技術人員的工作壓力,也節省了大量的物力資源。對于政府部門來說,意識到移動媒體在推廣農業技術中的重要性非常關鍵。應用移動媒體傳播農業技術信息,能覆蓋更廣闊的領域,加大先進農業技術的應用深度。
在應用農作物高產栽培技術的過程中,不能忽略農作物的質量安全,避免對社會老百姓的身體健康造成威脅。實現農作物的高產種植,為社會群眾提供足夠的糧食供給。在推廣農業技術的工作中,需充分發揮現代媒體信息技術的作用,擴大農業的技術的影響范圍,增強農作物在社會生產中所產生的效用。政府部門科學引導,為農業技術推廣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