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家明
(安徽太湖縣晉熙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安徽 太湖 246400)
在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下,我國的農業經濟發展水平也有了明顯的提升。但是病蟲害的存在已經成為阻礙當前農業經濟發展的一大因素。如果沒有做好植物病蟲害防治工作,其農作物的產量與質量會受到十分重要的影響。為了進一步促進我國現代化農業經濟的發展,必須要加強生物技術在植物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
所謂生物技術,指的是將生物學與現代化工程技術結合起來的一種技術,可以自覺定向的對生物及其它功能進行改造,促進產業的發展。在生物技術的應用過程中,基因工程是最主要的應用方式。分析植物生長過程中容易遭受病蟲害的原因,與其自身免疫力過低有著直接的關系。而生物技術的應用則可以通過提取各類植物基因的方法來科學調節植物中的組織因素,進而起到顯著的病蟲害防御效果。另外,生物技術的應用,還可以通過細胞工程、微生物研發等方式來提升植物對于各種病蟲害的防御能力。例如,在植物的正常生長過程中,工作人員就可以加強植物細胞的組合研究,準確找到植物本身防御病蟲害能力較低的部分,并對其進行人為性的干預[1]。
生物技術還可以有效降低病蟲害對植物的侵蝕強度。首先,在工作人員在研究生物技術的過程中,發現通過微生物發酵工程以及生化工程的應用可以形成一個生物鏈式保護體,并使之環繞在植物生長的外部環境當中,保證植物的健康生長。如果外界的病蟲害入侵,菌類生物體系和生化發酵就會自動形成一個保護菌層,防治病蟲害對植物產生傷害。其次,生物技術的應用還可以進行氮、磷、鉀等資源的合成,將這些合成的資源應用到植物生長過程中,既可以滿足植物生長過程中對于各種營養的需求,又可以達到病蟲害問題的科學治理。
所謂綠色產業開發,指的是通過生物技術的有效應用,在生物反應以及微生物研究的過程中,對植物種植過程中病蟲害的階段性防治進行有效的調節。也就是說,生物技術的應用,可以對不同植物遭受病蟲害不同階段的發病特點進行詳細的分析,然后在科學把握植物病蟲害產生期、植物病蟲害高發期等的情況下,采取化工藥物合成或者生物鏈預防的方式來避免或者降低病蟲害對植物正常生長狀態的干擾。
所謂基因工程,指的是通過對生物基因的重新排序來強化生物的原有性狀或者使生物獲得新的性狀。目前,我國很多新型植物品種的出現都是受益于基因工程與雜交篩選技術的應用。而且,與其他技術相比,基因工程的應用在準確度與有效性方面更具優勢,是未來農業與林業發展的技術應用趨勢。目前,基因工程在植物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抗蟲性狀以及抗并性狀植物品種的培育方面,并且成效十分突出。
將生物技術應用到植物病蟲害防治中,還可以通過配置生物農藥的方式實現,即通過特殊的生物農藥,讓有害昆蟲或者微生物感染細菌、真菌以及病毒,并使昆蟲和微生物失去正常的生長能力和繁殖能力。這樣一來,既可以起到良好的植物病蟲害防治效果,又不會對周圍環境以及人體產生不利影響。例如,很多常見的植物害蟲在繁衍期間感染了某種細菌,就可能出現大面積的死亡現象。根據這一點,工作人員就可以對這些容易被害蟲感染的細菌進行人工培育,并將之形成高濃度的生物殺蟲劑。應用到現代化農業生產過程中,就可以在不傷害有益昆蟲以及微生物,保證植物生長環境安全的基礎上,對害蟲進行有效的治理。另外,生長調節劑的應用也是生物技術的一種應用形式,可以通過藥物干擾的方式來使昆蟲失去應有的發育功能和繁殖功能,進而無法形成種群效果,無法對植物的正常生長產生威脅。
無論是微生物,還是有害昆蟲,其體內的蛋白質含量和酶含量都非常高,且為了保證他們的正常代謝,還存在著一定的蛋白酶抑制劑。工作人員在研究蛋白酶的過程中,發現水解酶對于這些生物體的正常代謝產生明顯的抑制作用。利用這一點,就可以通過水解酶來抑制微生物和昆蟲的生長,進而達到抑菌殺蟲的效果。而根據大量的實踐,發現生物酶的應用不僅可以在抑制一定范圍內病蟲害的數量,還可以將病菌和害蟲轉化成有利于植物生長的營養物質,對植物的正常生長產生促進作用。
在植物蟲害的防治過程中,鳥類生物的應用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很多鳥類都以害蟲以及害蟲的幼蟲為食物。加強鳥類生物的引進和保護,可以對一定范圍內的害蟲數量進行有效的抑制。除了鳥類之外,引進一些天敵昆蟲,也可以在一定范圍內保證農業生產的產量。例如,引進一些赤眼蜂,既可以對一定區域內的螟蟲數量進行控制,又可以提升區域內生物的多樣性[2]。
將生物技術應用到植物病蟲害的防治過程中,可以提升植物對于病蟲害的防御能力、降低病蟲害對植物的侵蝕強度、促進綠色產業的開發。要想充分發揮生物技術的作用,就要加強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技術、生物酶的應用。同時還可以引進鳥類生物以及天敵昆蟲,度植物病蟲害進行有效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