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永超
(大同區鄉村產業發展服務中心,黑龍江 大慶163515)
由于農業災害會嚴重影響農業生產,為了保證農業生產的穩定性,做好農業災害規避工作,宜利用遙感技術針對特定區域進行實時監測,獲取地球空間信息,并保證數據的及時更新,及時發現預警信息,從而使農業生產過程中可以提前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降低或是避免災害給農業生產帶來的損失。
利用遙感技術能夠快速獲取相關的信息,并借助于計算機技術和相關儀器來對信息進行處理,針對具體的災害信息來建立準確的數據模型。在具體監測過程中不僅獲取的信息數據量十分龐大,而且處理效率較高,能夠為農業災害的預防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遙感技術應用于監測具有實時性和動態性的特點,其在農業災害監測過程中能夠全天候針對農業災害信息進行監測,能夠有效的提高災情信息資料的準確率,可針對周期性或是爆發隱患強的災害進行有效預測。同時還能夠跟蹤監測一些涉及范圍廣、破壞力大及持續時間長的災害。另外,利用遙感技術能夠對災后恢復進行跟蹤監測,及時準確的掌握具體的災害資料信息。
農業災害發生時間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而且部分農業災害易出現在國境線附近,單純的依靠常規監測手段無法獲取到準確和詳細的災情信息,通過應用遙感技術則能夠克服常規監測手段中的弊端,更好的適應各種情況,實現災害信息的準確監測。
利用遙感技術進行農業災害監測過程中,通過航空相片能夠反映出地面連續立體圖像,可以有效的拓寬視野。在一些災害涉及面積廣及較為復雜多變的情況下,遙感技術監測更具優勢。
針對于農業生產中的洪澇災害進行監測時,具體是檢測水體面積,采用光波技術監測相應的區域。無人機監測是當前實時監測的重要手段,而且具有較好的自主性。而且利用雷達遙感技術還能夠獲取水體信息,監測過程中不受惡劣天氣條件影響。近年來針對于降水監測的精度不斷提高,為洪澇災害的預警預報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
利用遙感技術對農業干旱災害進行監測時,監測內容主要以土壤含水量和植物生長形態兩方面內容為主。采用微波遙感技術能夠對土壤含水量進行全天時和全天候監測,可能有效的保證監測結果的精準度。針對植物生長形態監測也是其中一項內容,針對植物生長情況來判斷干旱情況。針對干旱情況進行評估是較為重要的一項工作,農業中的旱情主要以干旱監測的數據為基礎,需要注意的是,干旱不一定會直接造成影響和損失,這主要與農作物生長階段對水分的需求有關。監測過程主要通過分析水分短缺對社會經濟的影響情況,確定旱災的具體等級,因此對旱災的評估還應該考慮地域和時空的差異性。使用遙感技術監測干旱情況,主要是通過連續監測,評估指定對象的有關數據,同時針對不同區域定期發布旱情分布圖。使用遙感技術對旱情的總體趨勢進行檢測基本符合農業生產上的需要,發布的地域信息也具備一定的準確性。但當前的遙感技術只是通過數據模型計算完成一定的預報工作,并沒有做到與實際相結合。因此使用遙感技術在我國農業旱災旱情的評估中盡管已經取得一定成果,但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農業生產中病蟲害會對農作物生長結構造成較大的破壞,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生長和收成。利用遙感技術對農作物生長情況進行監測時,可以針對大面積農田進行監測,及時發現病蟲害,并針對病蟲害的具體影響范圍來對農田受侵害的情況進行確定。利用遙感技術開展實時監測,有利于提高對病蟲害識別的敏感度,并通過分析監測到的數據,以便于積極應對。
冷凍災害一旦出現,便會迅速改變植物的生長環境,從而對作物的正常生長造成影響。任何一種農作物的生長都需要特定的適宜環境,當環境變化在一定的范圍以內,不會對農作物的生長造成重要影響。一旦出現溫度驟降的情況,會造成植物大面積死亡,導致產量大幅度降低甚至是絕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使用遙感技術可以實時監測作物的植被指數,通過對數據的變化,科學分析農作物的凍害情況。
雖然風雹災害發生時時間較短,但其對農作物帶來的破壞力較大,短時間內會導致農作的倒伏,影響農作物的長勢,甚至造成農作物死亡。利用遙感技術進行監測,針對風雹災害的有效參數進行識別,及時進行預警,從而采取相應的對策。
我國北方的農作物生長中還有可能出現雪災的情況。針對冬小麥,發生雪災嚴重時會導致小麥凍死或者返青過晚,影響作物長勢,最終導致減產。另外大量的植被被大雪覆蓋,還會造成牧場的食物短缺,導致大量牲畜在雪災中死亡,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通過遙感技術可以對區域內的信息進行檢測,從而確定雪災發生的有效范圍,同時通過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科學分析,對于雪災后的救援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在獲取空間信息方面遙感技術具有較強的優勢,將其在農業災害監測中進行應用,可以針對農業災害信息實時進行監測,并通過獲取到的監測數據進行分析,有效的識別具體的災害信息,從而及時進行預警,提前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降低農業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確保農業的豐產增收。